『枉死』變『往生』-2
『枉死』變『往生』-2

『枉死』變『往生』-2


Bg S5

道證法師 敘述
仰蓮居士 敬記

別擔心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願意往生極樂」這個願意的念頭,千萬不要小看一念的「放下」,這一念對娑婆世界的放下,就像烏雲的消散,使得本有的佛光能顯現出來。要知道放下烏雲,突破烏雲並不會失去太陽的光明,不必擔心!放下妄想和執著,本有的福報、智慧才會顯現出來。願生極樂念佛,就是用一念佛號突破一切妄想執著的烏雲,使得佛光顯現出來,也使得佛力的妙用顯現出來。要明白我們心中的罣礙,「在乎這一個,擔憂那一個」就是烏雲。我們由老和尚這一件事可以多少體會到「信」「願」的力量和日常生活的信願考題。


願 ——是心中真正的希求


   蕅益大師說:信願是決定往生的條件。而有信心的人未必已經發了願,然而已經發願的人必定是具有信心的。所以往生的總關鍵是決定在「願」。有人會說:「有啊!我每天都有念願生西方的發願文」。要知道,照字念發願文,未必真有那一份心。「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真正想要的。真心發願的人不只是在佛前念發願文,而是會把這一個願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中,作為前導,就像老和尚被勒索時,還是以這一個願作為主題,他只有這一個大願,完全沒有希望世人恭敬供養他的心,甚至也沒有刻意要辦什麼佛教事業的願。


「我沒有要做什麼」 ——


   有一次有一位居士,帶了一位瑞士華僑去拜見他,這位居士向老和尚介紹說:「這位華僑是瑞士的富豪,您如果把他度來學佛,以後您要辦什麼佛教事業他都會支持的。」老和尚只閉著眼睛平淡地回答說:「我沒有要作什麼」,老和尚是在沒有要作什麼的心境中,做了無量無邊度眾生的事,他度眾生是自然而然的,是因為佛性的德行流露,自然偉大自然感人。


度人山人海 ——
每天吃飽閒著沒事


   曾經有人看他每天被人山人海包圍著問問題,就很感慨向他說:「老和尚您實在度了好多眾生!」老和尚只有平靜地回答說:「我每天吃飽閒著沒事。」如果以我們常人有為的眼光來看,他應該是很忙又很累的,但是因為他的心沒有罣礙執著,所以只覺得「吃飽閒著沒事」。因為內心沒事,什麼都放下,自然輕鬆愉快!因為心中沒事,才能空靈智慧,才能觀照,反而能夠辦好一切的事,又不會累,只覺得悠閒。如果是一般人光是看人山人海心就煩,光是緊張擔憂就累得不得了,心中一有罣礙,就會觀察不清楚,事情反而都辦不好。


 患得患失,障福障慧


   我們一般人因為沒有真願往生,對於娑婆世界每件事都很在乎、很執著,患得患失,也就是烏雲障得很多,陽光反而透不出來。而老和尚真願往生、不在乎了,反而透出智慧光一切清楚明白。誰叫我們不信佛,不信我們本來有智慧福報,要去信妄想執著,搞那麼多烏雲!?烏雲越多,就越沒有福報,越沒有智慧。


 緊張、執著 —— 枉死娑婆
(不會得到什麼 ——
 除了枉死娑婆)


   相信參加過考試的人都會有經驗,並不是越緊張越在乎,成績就能考好;相反地,越在乎就越患得患失,可能成績會越差,因為壓力大,太緊張,血管就會收縮,供應腦子的血流氧氣就不夠,即使平常聰明的人也會變笨掉。而且壓力大的時候,身心都僵硬不靈活,反應就變差了。


 有信、有願 —— 福慧自現


   我們並不是在勸人考試要吊兒郎當不須要好好讀書,是勸人放開患得患失那一種緊張壓力,使我們佛性智慧福報能夠顯現出來,反而能夠把書讀好,把事辦好,就是不刻意想要考好,也能夠考得好,就像廣欽老和尚,他並沒有希求大家恭敬他,大家也自然恭敬一樣。

要知道烏雲一旦散開了,陽光是自然顯現的,擋也擋不住,如果還是烏雲密布要想見陽光,是強求也求不到的,我們的福報智慧也一樣。如果有信願,肯放下、突破心中的烏雲,福報智慧自然顯現,擋也擋不住,不須要另外去強求。人肯放開一朵烏雲就能顯出一區的光明和福報來,如果肯放開全部的烏雲,就能顯現圓滿的無量光,這是自自然然的。
   往生極樂世界,享受一切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福報和智慧!

   願生極樂的人就一定肯放開烏雲,不肯放的就是沒有真願。


娑婆 —— 自心穢所召感
   —— 理應厭離


   蕅益大師對「願」這個字的定義、解釋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厭離」的意思不是叫我們很憎惡、很討厭,厭離是真的沒有興趣自然放下,內心不和它相應,不希求。
   蕅益大師說,娑婆世界就是我們內心的污穢招感來的世界,既然是自心的垃圾有什麼好寶貴的?當然是沒有興趣,不相應、也不希求。而欣求極樂就是很歡欣地奔向極樂世界,很歡欣和清淨快樂相應。因為所謂極樂世界,就是我們的內心清淨快樂所招感來的世界,既然是自心的清淨快樂,當然是應該相應去欣求。


日常生活,願的檢討
(願 —— 厭離自心垃圾)


   如果我們真的願往生極樂就要依照祖師所說的定義,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檢討我們的願是不是真實,檢討我們內心真正的希求是什麼?比如說有一位媳婦她的妯娌向婆婆說她的壞話,使得婆婆也誤會她,到處說她不好,這位媳婦知道了,就很難過,很想去向妯娌解釋清楚,希望大家不要誤會她而能夠肯定她,這就是她的「願」,是她內心真正的希求。

   這樣的希求這樣的願是人之常情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也是可以做到,可以求得的,但是要注意:這樣的願並不是願生極樂的願!因為她很在乎婆婆妯娌對她的評價肯定,別人的批評使她傷心生氣,心中冒黑煙,因為她的心很在乎這個事件,很在乎那幾句評語,也很討厭那些評語,但是要注意「討厭並不是厭離」而是「厭而不離」,因為她的心念一直去想它,一直不肯脫離它的束縛折磨,這就是厭而不離,越想越苦,這厭而不離,就是願意枉死娑婆,不是願意往生極樂。


放得開 —— 就能轉變
     別人和境界


   要明白往生極樂完全不須要「妯娌很善良,婆婆很明理了解我們」這一些條件,這一些條件都是外在,求之於別人的。往生極樂要像前面所說的,廣欽老和尚那樣,自己願生極樂願力堅強,當下放得開,當下自在快樂!自己果真有這一種力量!就能轉變別人,轉變境界。


不動不搖、一心志
無來無去、無歹志


   廣欽老和尚當年在大陸的寺廟中修行,寺廟中的師父為了考驗他的功夫,曾經故意把功德箱的錢藏起來,然後又當眾故意說是他偷的,結果全寺裡的人都對他白眼相向認為他是小偷。這一種情境,換了我們一定苦死了,冤枉死了!但是因為他的心是願往生極樂,所以根本不在乎這個世界的誣賴和評語,所以人家「白眼相向」他也「如沐春風」,完全不會影響他的自在快樂。結果後來寺廟宣佈了真相,大家不但懺悔而且更肯定他的功夫,對他更加尊敬,然而他還是願往生極樂也沒有貪戀。

   老和尚的願力堅定—大家說我是小偷看不起我,我也是往生極樂!大家忽然又說我功夫好是有修有証的高僧,我也願往生極樂!他的願是不動不搖的,不會隨著外面人事境界搖搖擺擺,不會受人左右,所以臨終的時候才能「無來無去」,因為平常願力就不動不搖。大家可以發現,像這樣願力堅定不動搖的人,都反而能夠轉變境界改變人事,讓大家都服氣,比自己動搖去在乎去解釋好多了,因為我們去解釋辯論可能會越描越黑,人家也未必要聽。說實在,自己的心會動搖的人,就是心力不堅強,講話一定沒力量影響別人。老和尚往生前,說:「無來無去,無歹志」,台語的「無歹志」意思是「沒事」,發音正好一語雙關,因為平常就只有往生西方一個大願(一心志),沒有其他不良志願(無歹志),所以沒有輪迴之事(沒事),而能無來無去,不像我們三心二意,搖搖擺擺,來來去去,全是些輪迴六道的「歹志」,沒有往生的「真願」。


自己尚且教不來,
怎能教別人聽你的話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氣地去向老和尚告狀,說自己的媳婦是多壞,多不聽她的話。老和尚只問她說:「你如果肚子痛有沒有辦法叫自己不痛啊?你如果拉肚子能不能教自己不拉呢?」
   那一位婆婆回答說:「不能」。老和尚說:「你教自己都教不來,自身尚且不聽話,怎能叫別人聽你的話?」


生活考題 ——


   我們如果希望把境界轉變成如意,只有自己願力忠懇堅強。我們平常是在佛堂念佛拜佛的時候唱念「願往生極樂」,但是一出了佛堂碰到生活考題,馬上就會浪費生命去在乎,去計較。

   浪費生命就枉死娑婆!比如說:您的兒子大專聯考名落孫山,您心中如果很在乎,覺得沒面子,不敢出去見蓮友,怕人家問起「您兒子考得如何呢?」,有這一種心就要好好檢討自己願生極樂的願。當然,希望兒子考上大學,這一種希求是正常的,可是這一種願一旦有了面子問題,患得患失,就變成了追求娑婆名利的願,和自己往生極樂的願是相違背的。一個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利,不會去希求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會幫助孩子同生極樂國,讓孩子真心快樂,會培養孩子的信心願力和慈悲心,讓他樂意助人,而幫助他永遠究竟快樂,他會認為孩子是不是考上大學不是很重要,因為在這世界上能夠普利眾生的人,未必要去讀大學啊!說實在自己能不能通過極樂大學的信願考試才重要,自己要是枉死娑婆輪迴六道比考不上大學嚴重多了!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我認識一位大家尊稱她「歡喜菩薩」的農婦,有一天她丟掉了五仟塊,她發現的第一句話就是說:「這樣撿到的人也能用,這樣真歡喜!」她的心真的是願往生極樂,所以遇到事總是往最快樂的地方想,往最慈悲的角度想,她馬上放下、布施,使自己當下快樂,自己能快樂,自然散發出快樂的芬芳和光明使大家都快樂!

   自己如果不快樂,愁眉苦臉,天天埋怨放黑煙,說能夠造福大眾實在不可能,也許還會給大眾惹麻煩,所以真的要幫助大眾,自己當下要活得快樂往生極樂。自己當下快樂,就像一盞燈點亮了,就會為整個世界帶來光明,如果內心像一團垃圾發臭,或是一輛車子冒黑煙,對整個世界都會有污染的不良影響。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念,我們每一個心念都是周遍宇宙,對整個世界都有影響的。不要小看這願生極樂的一念,這真正放下垃圾烏雲的一念,會帶來強大的光明快樂,照亮自己和世界,也能產生拔苦予樂慈悲的功能力量,所以說「信」「願」也就是菩提心,這一種光明和輕鬆快樂 ,不是天天患得患失的人所能想像的。


沒有一個憂愁的事,
沒有一個著急的事


   在燕巢有一位悟光和尚尼,她曾經閉關十多年修持很好,她有兩句開示描述她的心境,非常好,簡單而且貼切,真正是信心願力具足的寫照,她用很輕鬆自在、很溫和柔軟的聲音說:「沒有一個憂愁的事,沒有一個著急的事」 。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境界,聽了覺得身心很清涼。一個人真的相信佛力、相信自性,信心具足了就沒有一個可憂愁的事,反正都是往生極樂,憂愁做什麼?

   對娑婆世界的一切,不再罣礙執著,就沒有緊張壓力,就沒有一件值得著急的事,反正一切都盡心盡力,該辦好的,自然都會辦好,著急也不會比較快,不著急也慢不了。不把心思浪費在著急,才能夠真的做到盡心又盡力,反而能夠最快最圓滿!


無為心內起悲心 ——
不在乎個人利害得失


   有人誤會願往生極樂,對娑婆世界不在乎,那就什麼都不必做了。事實上恰好相反,不在乎是不在乎個人名利,不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反而心情愉快,心境開闊,做什麼都能夠全心全力地付出,不會浪費心思在計較或是緊張擔憂,做什麼都快快樂樂盡心盡力,又覺得心中悠閒沒有事,不會累。就像觀世音菩薩,他是由「無為心內起悲心」才能夠全心全力幫助眾生拔苦予樂。


—— 內心方向和焦點
的調整。(明白動機、目標)


   願生極樂要緊的是內心方向和焦點的調整,並不一定要過某一種形式的生活,具有某一種外表、或是特定做那些事,才是願生極樂。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有一位師父種了很多蘭花,有一天他外出的時候,弟子不小心,把很高貴很美的一盆打破打壞了,這位弟子很擔憂、擔心師父回來會生氣罵他,沒想到師父回來看了只笑一笑,弟子就問師父:「為什麼不生氣?」師父就說:「我是為了要美化環境 ,使大家歡喜快樂才種蘭花的,並不是為了要生氣才種蘭花的,所以打破了也不必生氣啊!」


「事物」雖破,
「願」不會破。


   一個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一般人不但是種蘭花,可以說做任何的事都不由自主的,就會去在乎這一件事的成敗得失,一覺得成果被破壞了,有所失落,不管是花草死了,或是東西打壞了,或考試考壞了,或孩子不聽話,都會懊惱難過,這又是枉死娑婆!

   這位師父說得對,「我並不是為了要生氣才種蘭花的」,他對自己的動機、目標都很清楚,他的願可以說是和大家一起快樂、同生極樂的願,而難得的是他始終都能保持這個願,蘭花雖然打破了 ,但是他的願沒有隨著打破,他還是往生極樂一樣歡喜,並沒有生氣枉死娑婆。


 懺悔 —— 遇逆境,
 就製造五大類垃圾


   我自己反省就覺得很慚愧不如他!因為有時候做事,開始的願是往生極樂,但是中途遇到挫折,就忽然又枉死娑婆,又製造貪、瞋、痴、慢、疑五大類垃圾,其實要像他那樣才是真正的願,始終如一保持自他都快樂清淨,遇到順逆境界心都不退轉,不會讓彼此都落入生氣痛苦的地獄深淵。


無論怎麼考 ——
還是願生極樂!


   如果平常生活中,您孩子幫忙做事打破了碗,弄壞家俱,您也能夠願生極樂,只好好的教他,不生氣、不罵人。
   下班的時候發現遭小偷,你也能願生極樂就歡喜布施,不必恐怖憂愁。

   假如先生有外遇,你也能願生極樂不和他嘔氣對他更好;煮菜燒焦了你也願生極樂,快樂地把鍋子刷乾淨。
   朋友誤會你,你也能夠願生極樂不必傷心,因為阿彌陀佛了解你。
   今天吃了一道好菜,你也能夠願生極樂,不會因為貪吃就枉死娑婆。
   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對你很好,你也能夠願生極樂,了解阿彌陀佛對你更好而且永不變心。這樣才能當下快樂,否則苦也是白苦,氣也是白氣,除了枉死也不會得到什麼,不如把枉死變往生!


願力堅強,無障礙


   我們若能練習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往生極樂的願來念佛,臨命終的時候自然也願力堅強沒有障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一首「發願偈」,是寺廟課誦常唱念的:
   願我臨終無障礙
   彌陀聖眾遠相迎
   迅離五濁生淨土

   迴入娑婆度有情


時時佛在,永遠歡喜。


   我們前面講過:我們的心念、生命,可以說是剎那剎那都在生、滅,所以隨時都是臨終。因此——
   第一句:「願我臨終無障礙」也可以說是「願我時時無障礙」,所謂障礙是我們妄想、執著,自己生障礙,要「無障礙」就是自己要決心去放下放開。

   第二句:「彌陀聖眾遠相迎」,為了提醒自己,這一句我通常都念成「彌陀聖眾常接引」,也就是希望阿彌陀佛和一切聖眾,時時刻刻和我的心相連接、相接通,時常引導我。
   第三句:「迅離五濁生淨土」,但願我的心能很快把「垃圾」丟掉,很迅速的脫離一切惡念的污染,恢復本性的清淨,隨時生活在淨土的快樂中。才能夠「迴入娑婆度有情」,而且是「永遠歡喜度眾生」,永不疲勞,永不厭倦。


   願我時時無障礙.
   彌陀聖眾常接引
   迅離五濁生淨土
   永遠歡喜度眾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