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世界
不求真,不斷妄,
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
即是如來真實相。
〈永嘉證道歌〉
人總是生活於一定的環境之中,從狹義來說,人的環境是指與人的生存有關的文化背景、社會狀態和自然事物;從廣義來說,人的環境則是相對於人類主體而言的整個宇宙客體,包括宇宙中的一切存在及其相互間的關係。佛教對這一問題的考察是從後一角度著眼的。也就是說,它在探討人的生存環境時,是把整個宇宙做爲考察對象的。
那麼,由宇宙構成的人類生存大環境的情形是怎樣的呢?爲了回答這一問題,佛教便構造了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圖景。
「三千大千世界」說,是佛教的宇宙圖式論,是佛教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理解和構想,其中既融入了科學的觀察、大膽的猜測,亦不乏宗教的幻想。據《長阿含經》等佛典的描述,「三千大千世界」的情形是這樣的:
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須彌山原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為佛教所採用。佛教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廓,同一日月所照的世界稱為一個「小世界」;以「小世界」為單位,如此的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又以「小千世界」為單位,如此的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如此的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
換算一下就是,一千個「小世界」爲「小千世界」,一百萬個「小世界」爲「中千世界」,十億個「小世界」爲「大千世界」。由於一個「大千世界」包含有小千、中千、大千三種「千」,故合稱「三千大千世界」。
佛教宣稱,宇宙是由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構成的,在空間上無邊無際,無法測量,猶如微塵或恆河沙數無法測量一樣,故亦稱「十方微塵世界」。在這無限的空間裏,有無數的森羅世界,其中有一個叫做「娑婆世界」。這是由六道眾生雜處的世界。佛爲了解救眾生離苦得樂,便在這裏教化眾生。
佛教還對它所構想的人類生存環境即「三千大千世界」的形狀和構造,進行了描繪。它說,每一個世界都以一個物質性的大地爲基礎,大地是圓柱形的,人們能看見的是其頂上的平面。大地由許多層不同的物質(佛教稱為「輪層」)構成,下面是無限的空界即空間。大地之所以能夠凝結、形成,從而構成人類生存的環境,是由於眾生共同所造之「業」所致。眾生所造的「業」能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稱爲「業增上力」,它使空界中十方風起,相互激蕩,到後來便形成緊密不動的「氣」,稱爲「妙風輪」。「妙風輪」厚達一百六十萬由旬 (「由旬」為梵文音譯之詞,亦譯為「俞旬」、「揄旬」、「由延」、「逾闍」、「逾繕那」等,是古印度計算距離的單位。以帝王一日行軍之路程為一「由旬」,相當於印度的三十里)。
「妙風輪」形成後,又有金色雲彩遍佈空界。接著,傾盆大雨降落在妙風輪上,稱爲「水輪」水輪形成後,就使宇宙在風層氣層之上又有了水層,水層深達八十萬由旬。後來,大風再起,衝擊水輪,並在水層上結成金,稱「金地輪」(實際上即是指石層) 深達三十二萬由旬。金地輪之上,即是構成大地的軟土,此土層深爲八萬由旬。軟土上有山,周圍是海洋、大洲等,這就是我們能感覺到的生存環境。
佛教認爲,宇宙最美妙的地方是其中心須彌山。須彌山由金、銀、琉璃和玻璃四寶所構成,
相傳此山高爲八萬四千由旬,山頂上爲「帝釋天」,此處宮殿林立,香氣繚繞,樹繁葉茂。須彌山的四面山腰爲四「天王天」,是四天王及其眷屬居住的地方。「四天王」亦稱「護世四天王」,佛教說他們各居於須彌山腰之一方,各護一天下 (我國內地寺院中「四大天王」的塑像一般為:東方為「持國天王」,其塑像是身白色,持琵琶;南方為「增長天王」,身青色,持寶劍;西方為「廣目天王」,身紅色,手纏一龍;北方爲「多聞天王」,身綠色,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
據《長阿含經》卷十八記載,四天王所居住的四天王天,高達四萬二千由旬:
所居宮殿,有七重寶城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諸寶鈴,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
佛經上說,須彌山的週圍有七香海、七金山(亦稱七輪圍山)。七重香海位於須彌山和七金山之間,總名爲內海。第七重金山之外是由鐵圍成的鐵圍山,鐵圍山環繞著鹹海。鹹海中有四大洲、八中洲和無數小洲。四大洲亦稱「四大部洲」,指的是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每一大洲兩側又各有二個中洲,四大洲共有八中洲,每洲皆有人居住。
上述圖景就是佛教所構造的眾生包括人的生存環境,這幅圖景是著重從眾生生存環境的物質 結構上進行描繪的。有時,佛教又從宗教立場出發,將整個宇宙一分爲二,即分爲世俗世界和佛國淨土這兩個相對的部分,並進而把世俗世界分爲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從而又形成了佛教的宇宙結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