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止的資糧
住隨順處:住在具有五種德行的處所,(1)食充足,住處附近容易取得食,不必花太大力氣籌辦生活所需。(2)處所賢善,住處附近沒有毒蛇猛獸或盜賊怨敵,能避免被傷害。(3)土地賢善,住處附近沒有疾疫瘴癘等傳染病。(4)善友結伴,住處附近有戒律及見解相同的法友。(5)具善妙相,住處附近白天不會人聲吵雜,夜晚則安靜無聲。如《莊嚴經論》說,「具有智慧的修行處所,就是易得、賢善處、善地、善友、瑜伽安樂具。」
少欲:不貪圖數量多、質地好的衣服或飲食。
知足:雖然只有少許粗鄙的受用,仍能知足快樂。
斷除雜務:放棄買賣交易等惡事,不過於親近在家眾或出家眾,還要避免從事醫藥、卜算、星相等,以免雜務干擾。
清淨戒律:不違犯別解脫戒及所有菩薩學處,包括性罪、遮罪等;假使不小心犯戒,應該迅速懺悔,四力對治,回復戒律清淨。
斷除諸惡尋思:對貪等煩惱有定解,知道這些是導致今生被殺、被繫縛的原因,有各種現法過患;也知道這些是來生墮入惡趣的因,有各種當來過患。要知道,輪迴所有盛事或衰事都是有漏、無常、壞滅,須臾分離消散,為什麼心生貪愛或瞋恚?以此思惟斷除煩惱。以上出自《修次中篇》,詳見《聲聞地》。
具備這六個資糧可以成就三摩地的因,如果還沒生起,也能速速生起;如果已經生起,也能不退轉、安住、增長。其中戒律清淨、觀察貪欲過患及住隨順處最重要。善知識種敦巴說,「修習卻沒有獲得禪定,一般人總愛歸咎於教法,只在教法上打轉,想找更好更適合的法門,這樣做絕對無法獲得禪定,要知道問題是出在有沒有安住修止資糧。」《道炬論》說,「破壞修止資糧,不管多努 力,即使修幾千年,也不會成就 “止”。」
2.身體的威儀
如《修次中篇》及《修次後篇》說,在柔軟適中,前低後高的座具上,具備八種身體威儀。
腳姿:採毘盧遮那全跏趺或半跏趺坐。
眼姿:雙眼微開,不太開,也不太閉,略微向下垂視鼻尖。
身姿:端正坐直,身體不太前,也不太後,向內攝受。
肩姿:雙肩平齊,不高不低。
頭姿:不低頭,不抬頭,不歪斜一邊,保持鼻心到臍間一直線
嘴姿:牙齒和嘴唇自然合住。
舌:舌頭抵住上齒後面。
呼吸:沒有聲音,切忌急促粗猛,必須和緩平靜,使出入息毫無知覺,不費力自然順暢。
《聲聞地》說,前面八種威儀具有五種功德,(1)收斂身心,使 身體產生輕安,不易昏沉掉舉。(2)耐久坐,身體不易疲憊。(3)與外道不同,顯現殊勝處。(4)令他生信,使人在旁看到也會產生敬信。(5)與佛及佛弟子同,這是佛陀開許的共通行持法。
3.修行次第
一般道次第的書主張要照《辨中邊論》所說,修八斷行、斷五過失。善知識拉瓦傳的教授以《辨中邊論》為基礎,再加上《聲聞地》的六力、四種作意、九住心。霞惹瓦大師說,「四種作意中,攝九住心、斷六過失、行八對治,都是修止的正方便,這在許多經典、彌勒菩薩的《莊嚴經論》、《辨中邊論》、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蓮花戒論師的修次三篇等,都是修止的方便。先安住正定資糧,努力學習修止方便,一定可以獲得真實善妙三摩地。可惜現在自稱修止的深教授,對這些資糧和方便隻字不提,連個名稱都沒有。如果缺乏正定資糧及修止方便,不管多努力、花多久時間,絕對無法成就三摩地。」這句話非常正確,又扼要指出各大教典的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