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後必須修習學處的原因,如《伽耶經》說,「唯有菩薩以正行為堅實,才能獲得正果;凡夫以邪行為堅實,無法獲得正果。」《三摩地王經》也說,「要以正行為堅實,為什麼?童子!以正行為堅實,容易獲得無上正等菩提。」正行就是成佛的方法,就是各種菩薩學處。《修次初篇》也說,「發心菩薩不調伏自己,不可能調伏別人;懂得這層道理,菩薩帶著強烈歡喜心修習布施等善行。缺乏六度,不可能成就。」
光有智慧或方便不能成佛,必須兩者兼具。只有想成佛的願望不夠,必須進一步趣入成佛方便。所謂方便,就是正確的道;萬一走錯路,不管多努力也長不出菩提果,就像企圖在牛角擠出牛奶,因為位置錯誤,硬擠也擠不出來。或者沒有修錯,方法不完全,即使花費許多力氣,也不能生果,就像種子缺水或土等單一要素,即使其他俱全也不會發芽。如《修次中篇》說,「修習錯誤的道,不管多認眞、花費多少時間,也無法證果,就像妄想從牛角裡擠出牛奶。煞費苦心修習不圓滿的道,即使長久努力,也無法證得所求果位,就像種子缺乏任一因無法發芽。想要證得佛果,必須依止無錯謬、能圓滿一切的道。」何謂無錯謬、圓滿一切的道?如《毘盧遮那現證菩提經》說,「金剛手菩薩!一切種智的根本是大悲心,以菩提心為因,透過各種方便達到究竟。」前面已經解釋過大悲心,菩提心包括 “世俗菩提心” 和 “勝義菩提心”,方便是指六度、四攝等學處,以上出自蓮花戒論師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