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希求解脫的中士意樂
書籍目錄
第一部  道前基礎
第二部 共下士道
三、輕重差別
四、說明十善業
五、思維別業果
六、思維因果後如何正行
七、生起下士意樂的量
八、破除邪執分別
第三部 共中士道
四、分別思維六道痛苦
二、集業
三、死亡
四、結生
三、幾世圓滿
四、生起中士意樂的量
五、排除錯誤見解
六、抉擇能趨入解脫道的體性
四、如何對治煩惱
五、分別說明斷除煩惱
第四部 上士道
三、如何策發菩提心
四、略說七重因果
五、正式修習七重因果
六、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
二、已得守護
三、還出方便
四、願心學處
三、解釋學處次第
三、差別
四、實際財施
五、意念財施
六、小結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
三、如何攝受眷屬
四、解說四攝
三、止觀雙修的道理
四、次第決定的道理
三、住所緣時如何修
四、住所緣後應該如何修
五、引生住心
六、成就奢摩他
二、抉擇補特伽羅無我
三、抉擇法無我
四、差別
五、止觀雙修
六、修習毘鉢舍那成就的標準
總結
二、金剛乘的修習方法
一、希求解脫的中士意樂

一、希求解脫的中士意樂


   說明為什麼不能以下士道為滿足的理由,即使獲得人天妙位,還是無法避免行苦損害,眾生執苦為樂,不過是一種顛倒錯亂。正確來說,人天只算是暫時的安樂趣,並非真實恆久不變,光是沉浸在善趣快樂,等到福報窮盡,又回到惡趣受苦,那麼先前的短暫享受,又有什麼好留戀的;這就像即將墜落懸崖的人,不會把臨時棲身的險崖或樹枝,當成永久安樂處。《入行論》說,「雖然多次投生善趣享受快樂,死後也常墮入惡趣遭受劇苦。」《弟子書》也說,「眾生經常上下流轉,有時在善趣,有時在惡趣。好不容易到善趣,卻將短暫快樂當成究竟安樂,不肯把握機會修習佛法,最後只得身不由己隨業飄流,繼續在善惡趣打轉,無窮無盡。」說明不論善趣或惡趣,都是輪迴,都不是真正究竟的安樂,即使身處善趣,也要視同惡趣,激發出離心。

   《四百論》說,「智者看到善趣,就像看到地獄一樣心懷恐懼。如果說輪迴裡有個安樂處,能讓智者歡喜,恐怕找不到。」《攝功德寶》也說,「凡對生死有貪著,必定無法脫離輪迴。」《弟子書》也說,「把善趣當成快樂,會增長無明;把善趣當成痛苦,會減損無明。經常串習輪迴悅意的一面,耽著短暫快樂,則貪欲煩惱更旺盛;經常串習輪迴不悅意的一面,畏懼輪迴過患,則貪欲煩惱逐漸息滅。」說明眾生執著三有快樂,不斷在心中強化悅意境的可愛,由無明及貪欲造作不善業,才會沉溺輪迴出離無期。對治這些妄執必須真正瞭解輪迴本質,只有純然的痛苦與不淨,唯有認清真相,才能對治妄念。否則放任愚癡及貪愛勢力增長,將來哪有機會脫離苦海?修習輪迴過患,相當重要。

   如何正修中士意樂?

   解脫,就是脫離束縛。業與煩惱是繫縛眾生的兩股力量,透過業與煩惱的作用,形成欲界、色界、無色界;或以趣區分的五道和六趣(阿修羅與天道可以合一,稱為五道);或以出生方法區分的溼卵胎化四生。輪迴就是藉由業與煩惱的力量,將前後相續連結起來,成為不可掙脫的束縛。逃離束縛,稱為解脫;想要逃離的心,稱為希求解脫心。這種解脫和業與煩惱的行蘊不同,因此不會在第一剎那生起,第二剎那息滅。因為不會自動熄滅,所以才要努力修證。不努力對付業與煩惱,兩股力量在生時產生作用,形成後有;唯有強力對治,才能終止業與煩惱繼續運作。

   如何引發解脫心?

   想解除口渴,必須先知道「口渴」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狀態,然後有不想經歷的心。同理,想寂滅取蘊中的苦,必須先觀察取蘊有什麼過失。不修三有過患,就沒有出離心,更別想離苦得樂。《四百論》說,「不厭患生死輪迴,怎麼可能喜歡涅槃寂靜?就像貪著親人恩愛,不想離開家庭一樣;對世間盛事懷有強烈欲望,自然不願出離三有。」有二個方法可以引發希求解脫心,就是思惟苦諦、集諦,與思惟十二緣起流轉的四聖諦。以下說明如何修習苦諦,分為思惟生死苦及生死別苦,首先說明四聖諦,為什麼苦諦是第一?


行苦,與苦苦、壞苦統稱三苦,欲界受三苦逼迫,色界受壞苦和行苦逼迫,無色界只受行 苦逼迫。顯示行苦遍及一切,是苦苦和壞苦的根本,只要取存在,即使當下沒有感到 苦,將來遇緣就會產生苦受。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