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暇滿難得
書籍目錄
最勝耳傳修心七義論講記
釋頌文科判為三:
二、開演正教義
丙、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第四、明一生之修法者
第五、明修心之量
第六、明修心三昧耶
第七、義明修心學處
甲四、正明主論
乙一、出離心
乙二、菩提心
乙三、正見
丁二、斷相違法
丁三、正贊無過大師
丁一、此法為求解脫者堪入之理
一、思暇滿難得

一、思暇滿難得



第一、開示加行法

謂先依四加行修,而後可入正行,四加行者:
一、思暇滿難得 二、思死無常 三、思維業果 四、思生死過患



一、思維暇滿難得者,分三種修,甲、暇滿,乙、難得,丙、具足大意義。

    甲、暇滿者,依龍樹菩薩說,能離八難,具足圓滿,此是暇滿之真實義。暇者,對八無暇言,離八無暇,即是暇也。初想三惡道,及長壽天,我若生者,必不克與佛接近,墮四無暇。次想即生人中,不值佛法住世;或生邊地下賤,雖有佛法而不得聞;或雖不生邊地,得聞佛法,而身形殘缺,愚盲聾啞,不堪受持;又或雖免殘缺,六根悉全,而以世間智,囿執邪見;則聽聞佛法不生敬信。此為四種無暇。合前四共為八無暇。亦稱八難。凡具此八者,與佛法無緣,無暇修學,長為障難。今此八者,我幸不生三惡道,長壽天,免前四難;又幸非生無佛法時中,非邊地下賤,非盲聾暗啞,非有邪見,故亦無此八難。如是心生歡喜。念彼無暇,我今有暇,云何不修佛法。能作是念,是為進入佛門之初念,業已生起。

   滿者,謂具足十圓滿。此十圓滿,屬於自分者五:一、得生為人,二、六根具足,三、未作五無間殺父母等罪,四、信受佛法,五、得生中土。屬於他分者五:一、有佛入世,二、佛曾說法,三、佛法住世未滅,四、有住持正法僧伽,五、具學法順緣,衣食無缺,災障不侵等。此自他分者各五,合為十圓滿,加八暇,共成十八種貴重之至寶,今悉據為我有,良不易易。蓋由過去生中,發願獲得圓滿。今生乘此願力,始得具足,非偶然也。如是暇滿之身,能作一切大利益事。經說此暇滿人身,貴過牟尼寶千百萬億。馬鳴菩薩云:此暇滿身能成辦一切所有功德,遠勝如意牟尼寶珠。由是可知暇滿人身之價值。夫不知黃金之可貴者,不知金之價值之可貴。暇滿身亦復如是。今已知其價值,即知寶貴,誰肯輕棄者哉。以此身依三學修,則證阿羅漢。以此身發菩提心而修,則濟於諸大菩薩。以此身通達空性,現十八神通力,救度眾生,皆可一一成辦,直至成佛。依金剛乘,並可不捨此身而入金剛大持位。故此身所能成辦之功德,不可思議。最下以此身修法,只須一兩月內,可令再世,仍獲人身,免墮三途。彼牟尼寶能悉如人意,令獲一切意樂之物,有求必應。今此暇滿身,最下獲得再世人身,免墮三途之事,彼則不能成辦,何況向上諸種成就。是故暇滿身,遠勝彼寶。波尚非寶,此暇滿身,乃真正牟尼寶。彼僅致現世意樂,此則能致未來世無窮意樂。持以相較,何止倍蓰。經如上思維,知此身至可寶貴,心生歡喜。自念空具此身,不能出生大利益事,是為辜負,甚可惋惜。今有以黃金一兩,雇人作一日役,其人必大喜應命,自謂獲得便宜。不知貴於牟尼寶之身軀,以壹兩黃金賤賣以去,大為不值。此不能寶貴其身之意也。若人不能善用其身,非但成就佛菩薩等利不可得,即遮止三途,亦不可得。設更以此身造諸惡因,如此大寶委諸泥途,如是之人實為可憐憫者。又應思此身,於六時中,每一剎那,皆貴重無比。於一剎那間,發菩提心,能遍滿虛空界之無量福德。於一剎那間,發懺悔心,能消滅大於須彌山之一切重罪。故雖千兩黃金,不敵其一剎那頃。如是貴重之身命,萬勿輕失,失則再來不易。如是思維,已知此身貴重,亟應勤取心要而修,是入法之初念,業已生起。爾時於法必能自行抉擇,不須他人鼓勵鞭策而修。

   二、難得者,分因難得、果難得二類,眾生雖知此義,囿於世法,積習過深,不即起修。今日諉諸異日,少年諉諸老年,甚至期諸二世。果令二世續得人身,未嘗不可;然決不能得。阿底峽云:難得今難得,二世更難得,現應取要義是也。喻如花,由種子與水土等緣和合乃成;人身亦須諸緣和合始能獲得,月稱入中論云:「劣報之人身,須持一戒乃得」。謂下劣殘缺支節之人身,猶須前世曾持一戒,乃能得此;決非輕易得來。若具足暇滿,內蘊智慧,必得受用者,尤須由夙因守十善戒,以六度力為助伴,加以清淨願力,乃得此身。今世能種如是善因,二世始得,否則決不能得。彼希望二世者流,以無因而望果,猶之未曾播種而望收穫滿倉,何能如願。由上知暇滿身,由多因和合而得,甚為希有。惟其希有,故名難得。龍樹寶蔓論云:「眾生業力,偏於惡而少趣於善」。故從因位上觀察,知暇滿極為難得也。次從果位上,觀察難得之理。寂天菩薩云:引人身如大海過渡之舟」。謂當依此身為舟,渡生死海,以登佛果之岸。勿於茫茫生死海中,隨波逐流,盲目而行,失其所依,以至墮落,感受苦果。果有六道,而地獄道眾生,為數最多。次餓鬼,又次畜生,其數遞少。至三善中之人道眾生,其數尤少,遠不逮於畜生、餓鬼、地獄三道。居大都市者,但見人多,今如說少,必不相信。如成都一市,常有人滿之患,然成都每一住戶中,所有蟲蟻,乃至水內、地下、壁間、虛空、胎卵濕化之微細眾生,殆無量數,其數皆超過成都全市人口,可知人少是實。次想成都人中,具足暇滿身者極少,暇滿而聞佛法又更少,聞法信受者又少之又少,殆屈指可數。如是思維我之暇滿,又聞法生信,誠為難得。經有盲龜浮木之喻,云有盲龜,巢於木上,此木為海水漂浮,盲龜失木,沈於海底。每經一百年,得出海面一次,盲龜出東,此木或西,龜木相值,機緣甚難,歷千萬年,始得相遇一次,盲龜失木沈海,譬如眾生偶失人身,墮三惡道。百年出海面一次,喻歷時久長,始再得人身。雖得人身,或生東方世界,而佛在西方,或生邊地,而佛居中土,不得聞法;同彼龜木,不能相遇。歷千萬年,龜得遇木得孔,復歸巢穴。喻眾生曠劫,才遇佛法,得入法門。經言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類尚多,不能具說。故現已離惡趣而得人身者,必當把握此生而修善業。否則仍同往昔,必復流轉沈淪。寂天菩薩云:「身如過去所造業,墮惡趣時恒居多,恒常流轉惡趣苦,故惡趣苦難出離」。如畜生道中,貪等三毒均增上,煩惱粗重,不似人身,尚有一剎那間,天良發現。壽命,有千年、百年、十年、數月數日,乃三剎那之異。彼道中數數輪轉,多造惡業,極難出離;彼歷多生,難得人身;猶人歷多生,難得佛法。以上所說,是果難得。

   三、具足大意義者,頗邦喀大師,喻如推挽萬鈞銅球上山,已至山腰,若再努力,則達山頂,否則墮落山腳.再推為難。眾生已得人身,如推銅球已至山腰,只差一半功夫,便達山頂,此為學佛與墮落之利害緊要關頭,須一鼓作氣,完成此事。若復墮落山腳——惡趣,尚難再得人身,何況佛果。此就外境而言。若反觀自心,試問我造暇滿之因,今有幾何,如猶少者,知來世暇滿,必難再得。應把持現有暇滿之身,勤修佛法心要。尤應就此成就菩提心之法要,精進修學。以此是成佛最方便之教授,故此法如鐵連環,但得一環,餘環自致。如果暇滿難得之大意義,真實通達,則以後念死無常等,直至菩提心之通達皆源源而來。今人非不知此身可貴,然所知未能深入;故須多設譬喻廣引公案,依教依理,觀察思維;久久心生感動名感動知,再一進心生決定,名決定知。自異於未修者一般淺近浮泛之知。然後以所知力,鞭策自己,一心向道,疾取法要而修,必能遮止嬉遊懈怠,令人身虛度也。昔噶當派善知識貢窮巴傳,載格西貢窮巴心生此義時,所居靜室門前,有大蒺黎樹,多生芒刺,貢窮巴要出,必經其下,恒為芒刺所傷。貢窮巴自思當伐彼樹,旋自念言,無常迅速,知我歸時,尚保有此身作伐樹否,宜以有暇,常作佛事,竟終身不伐。此是貢窮巴真實生起暇滿難得意義,宜懸為學法者榜樣。前言暇滿須觀察思維修,而生起感動知與決定知,暇滿以下科目,亦應如是修,始能得力。如眾生生瞋恨時,初思彼人負我,如思至此便止,瞋恨不深,仍無力量。設繼續觀察思維,彼某事辱我,某事陷我,我於彼如何有恩,彼於我如何修怨,彼今逼人太甚,我決不能忍,思維至此,則毛髮上指,血脈僨張、勃然起尋仇報復之心,斯時瞋恨已到極處,遂強而有力也。學者即取其法,移修暇滿無常等,如彼一一觀察思維而修,則所修便強而有力。凡思暇滿得力者,其心常不斷趣取法要,如恐不及,如是可得成就。今人有修才一二日便已厭倦,僅屬短期一種善心所,暫時衝動,或由上師三寶加持,暫近善法,瞬即忘失。必須具足繼續串習,無一時一刻之放逸,乃能起暇滿難得之大意義。即後修死無常等法亦應如是修,此能一切修法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