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心要正,動機要純
書籍目錄
卷一、六妙門初講
卷二、六妙門續講
第五相攝六妙門
第六通別六妙門
第七旋轉六妙門
第八觀心六妙門
第九圓觀六妙門
第十證相六妙門
卷三、六妙門(原文)
卷四、六妙門析論
六妙法門的對治
修學六妙法門的根機
一、用心要正,動機要純

一、用心要正,動機要純



         概 說

   打七的時候,「用心要正,動機要純」。要來參加靜七的時候,我們都會要你們填寫表格,就是要你們問一問自己,打七的動機是什麼?目標是什麼?主要就是要你們知 道,提醒自己為什麼要來打七?這是你們要來打七最基本的動力。是什麼力量驅使你?它驅使你的方向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

   有些人不明白動機及目標,只是看了一些書,以為打七很好玩,進禪堂只是挨腿疼,或者要親身體驗腿疼的滋味;有的人以為可以趁機哭鬧一番,發洩悶氣;有些人則是心情苦悶,藉打七哭一陣,讓心情好轉。這個動機只是治病,所以必須去審查動機。因為這個念頭、這個力量在驅使我們參加這個七,我們必須知道它是怎樣的念頭,這很重要。

   我們不管學習什麼東西,尤其學佛時,有的人把目標訂得很高,但目標最重要的是 要立得正。也許在學習過程不必理會這些,比如進入禪堂,不必問為什麼要來?可是,在開始之前,一定要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我為什麼要參加?這個方向要把它調正。若方向調正後,它開始發動了,就可不理。有些人來打七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理由,比如身體很差,聽別人說靜坐能治療身體;或時常失眠,認為靜坐後便能睡得著,這些方向都沒有錯。最怕的是要來學放光,或者覺得靜坐後,會有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如果會放光,回去後,就可以在外面招搖一下,讓別人知道自己有修行,出出風頭。或者參加了打七,不管這個七有什麼成績,或者只有腿疼,總而言之,結束後,可告訴別人:「我打過七,我是有修行的」,或「沒打七的,沒有修行」等。

   當然,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念頭。從佛法中,我們了解很多教理,有些同學還研究得相當深入。但無論多深入,都會發覺這些教理是外在的,是從書本上、別人口中或經典 得來的。即使知道得很深,也分析得很細密,能寫出很有分量的論文。但最後發現到,在生活中碰到難題時,它都用不上去。譬如看過經典提到「空」,可是煩惱一來就不能「空」,什麼都「有」。因為雖然我們知道佛法講「緣起性空」一切東西都是空,可是境界一來,想了一百個空,都沒有用。因為我們感覺不到「空」的力量,而且這個空,沒有和我們的生命結合起來。

   佛法若沒有和生命結合起來,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教理。當要用上去時,就沒有力量,因為根本應用不上去。所以,只有通過實踐的方法真正去體驗、體會,讓所知道的這些教理和生活結合起來,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應用時,這才能成為一種智慧。我們學佛,就是要得到這種智慧。

   所以,當我們來學靜坐時,便應把持這樣的方向。我們修行用功,主要是為了加強自己的力量,以便把佛法真正應用到生活中,把這些知識轉化成為智慧。把課堂上所聽 的、書本上所讀的知識,真正轉化為生活上的一種應用的方法;或者說在生活上碰到任何事情,都能夠用這些教理,以這些智慧去化解內心所不能解開的結。

   若是朝向這樣的目標或方向努力,在用功時,就會慢慢地發覺到自己漸上軌道。所以,我們在用功的時候,方向要正確。用功時,數息或腿疼、昏沉、打妄念,這些都是用功的過程中會出現的現象。不管現象如何,只要把方向調好,就能慢慢把自己調到軌道上來:等到工夫慢慢用上時,就會進步。所以,我們在開始用功時,要先認清為什麼要用功。

   其實,學佛的人,有一些是從教理開始入手,就是指那些以比較理性態度入門的人。從教理入手到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需要的除了教理外,還要知道怎樣去應用。因為應用時常有這種感覺:知道有這種理論,但用不上去,這是因為心沒有力量。譬如知道要「空」,心也告訴我們要「空」,但還是覺得「有」比較好一點。結果到最後又「有」了,又掉下去。「有」就是有業,又再造業,然後再掉下去。

   當我們在掙扎時,發現到世俗的力量強,佛法的力量弱。這是信心不夠堅定,心力不夠強,不能起觀照,不能把佛法真正融合到內心裡去的緣故。所以,每次要用時才想 起,有時還會忘記它(佛法),當事情發生了,才來後悔,這時才知道修行的重要。

   修行雖然有不同的層次,比如有一些層次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把自己的行為調正,這也是一種修行。但是若要讓生命的智慧顯發,便需要有專門的修行方法來提煉我們的心。

   我們的心就好像鋼鐵,是要提煉出來的。比如拿一塊鐵去燒,一定要將它丟進爐,用高熱的火來燒,把那些不好的渣滓熔掉了,鋼才能提煉出來。

   所以,我們要有比較專門的方法來修行,而且要轉化。修行時,動機要純,用心要正,不要有任何雜染或不好的念頭在裡面。動機不純,邪惡的東西會跑出來。若一心一意地認為修行只是要開發智慧,提煉自己的身心,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智慧,那修行的方向就正了。當然,還可以再向上提昇,要解脫、要成佛,但暫時先把目標訂在智慧這方面。其實,學佛也是為了要開發智慧。這種身心的提煉、鍛鍊,是要用密集、猛烈的方法來用功的,就好像用高溫的火來燒我們所要的金屬品。所以,在用功時,方向必須調好。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