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五分淺說
書籍目錄
一念五分淺說

一念五分淺說

隔條

   依佛法說:眾生自無始以來,由於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所以輪迴生死,未嘗休息。念善則上升,念惡則下墮。又儒家也說:「克念作聖,罔念作狂」,作聖與狂,繫乎當前這一念之差異而已。可知「念」之一字,實在是眾生生死之根株,轉凡成聖之關鍵,我輩修學佛法,若想了脫生死,離苦得樂,對於此當前一「念」,實不可不特別重視。今筆者謹依古德之唯識論注,研究此「念」之成分,以及它生起之過程。

想很多

   百法論義云:「遍行五者,乃善惡最初之動念也。雖有五法,其實總成一念。」又說:「若無遍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此五法者何?即是:作意、觸、受、想、思。這五法所以稱為「遍行」者,遍是普遍,行是行動,因這五種法,不論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起任何心理活動,對任何客觀環境,都與之俱起,這五法沒有不起來的時候,所以叫五遍行。

   今略釋如下:

   一、作意:在普通心理學上,叫做「注意」。就是說:當我們的感官,最初接觸外境時,所起的一種「警覺」的作用,稱為「作意」。反之:若不注意,則雖境界現前,我們也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依唯識學云:我們八識田中所含藏的善惡等一切種子,必須要有「作意」來督促、警醒,此等種子才能生起現行,然後去攀緣外境。譬如:我們念佛之時,必須「作意」,心無旁騖,才能專注在「佛號」這一個境界上。

   二、:就是接觸。這是指我們的心對於外境所生之反應作用。依唯識云:觸,乃根、境、識三者和合所生。例如:當眼根與色境相對之時,八識田中的眼識種子,即準備生起現行,謂之「觸」。當這三法和合之時,能令心心所接觸外境,一旦心心所接觸外境時,必定引起某種心理上的變化。反之,若不接觸,則根、境、識三者,各居本位,不起變化。例如:刀與紙若不接觸,紙是紙,刀是刀,各不相干。一旦接觸,即起變化,或是紙包住刀,或是刀戳破紙。

   因此,「觸」對修學淨土法門的應用是:我們必須時時不忘西方淨土,常常與西方淨土接觸,這樣才會生起感應。若念佛之時,不與西方淨土接觸,心是心,境是境,則「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

   三、:就是領納感受。這與前面所說的「觸」,有次第生起的關係。因為心與境接觸之結果,便是「受」。譬如:
   當我們接觸到順境時,即生起喜悅的情緒,愉快的感受,叫喜受、樂受。
   當我們接觸到逆境時,即生起憂愁的情緒,痛苦的感受,叫憂受、苦受。
   當我們離開上面喜怒哀樂之情緒,接觸到一種平凡的境界,它激不起興奮或悲傷的情緒,心理感覺平平淡淡的,叫捨受。

   以修學淨土來說,當我們接觸到佛號,即生起一種法喜,這乃是「受」的心理作用。

   四、:什麼叫「想」呢?試看「想」字,上面是個「相」字,相是形相。下面是個「心」字,心是心念,此即能緣心,對所緣境,攀緣過之後,在心中留有此種形相,常常浮在心上,這就是「想」,唯識學叫「於境取像」。

   至於「想」之作用是「施設種種名言」。世間萬有,原來並沒有它的名言。後來所以說:這是人,那是物。這是花,那是草……。這些都是經過「想」心所的分析,歸納而安立的名言,如果沒有「想」心所,種種名言即無從建立,而我們也就沒有開口說話的餘地了。

   五、:什麼是「思」呢?思就是「造作」的意思。造作就是活動。俗謂「三思而後行」,可見「思」是行動之根本。

   唯識學云:思有三種:
   (一)審慮思 ── 審慮此事,應不應作。
   (二)決定思 ── 決定此事應作。
   (三)動發勝思 ── 動身、發語、勢用強勝。

   由此更可知:「思」乃是推動、支配各種心理與行為的原動力!思像磁石一樣,磁石能令鐵塊動作,思則能令心造作。

   可是,平素一般人的心思,都是馬馬虎虎,滿不在乎!如孔子所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一個不用心思的人,則很容易作物質的奴隸,被物欲牽著鼻子走,所以孟子說:一個不用心思的人,就是小人!因為不用心思,就等於把最有能力的人(思)隱藏起來,而讓那些糊塗蟲(感官)去支配人生,這真是最可悲的人生!

   所以,孔子主張以「思」來指導人生,所謂「君子有九思」,意即:君子之所以為君子,乃在於他遇事能慎思!

   佛家特重三慧學,所謂「聞思修」,思居其中。所聞者,必經過思維,所思者,乃為了修行。而修行之時,更應運用其思維,覺察其所聞,三者互相關聯,而以思為中心!

   「思」心所,既然如此重要,我們平素應當時時運用心思,以「思」來練心,以「思」來修心。

   五遍行大致介紹如上。今再合而說之:一念五分,我們平素起念的過程是:先由「作意」喚醒八識田中應起心王的種子起來,以「觸」心所來令心心所攀緣外境,感「受」到什麼滋味。心心所緣境之後,心中常有此境顯現,此即是「想」。最後由「思」心所指揮身心造作種種事業。

   以上五法構成一念,所謂「說時遲,那時快」,此之一念,甚微細,一彈指頃,即有百千念頭流注生滅!六道眾生,多生雜染熏習,妄念多,淨念少,念念相續,生死不斷,今欲克念,了生死,不亦難乎?曰:不難!但依釋尊所說淨土法門,持名念佛,念念從心起,念念從口出,念念從耳入,一句佛號這麼念,十句佛號也這麼念,百句千句,亦復如是。藉佛號之淨念,代替多生之妄念,以純一之念,治向來之雜念,念之既久,乃至淨念相繼,淨淨交感,不生淨土,更生何處?所謂「甜瓜換苦瓜」,其勝異方便為何如哉!

人生禍區福境,皆念想造成。
故釋氏云:「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是苦海。
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航登彼岸。」
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可不慎哉!

(菜根譚)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