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金華山有位俱胝和尚,初結一庵,因久參禪不悟,甚是懊惱,正想往諸方參尋,適值天龍和尚來庵,豎一指而得開悟。自此以後,凡有參學僧到,俱胝和尚都只舉一指,別無解說,來參學僧,也都能歡喜領悟而去。
後來,俱胝和尚收了一位小沙彌,因常隨侍左右,每看到師父為人解說佛理,只豎一指,對方就開悟,拜謝而去,覺得學佛開悟也沒有什麼困難嘛!有一天,師父有事不在家,小沙彌接待來參訪的學僧,學僧恭敬請教說:
「尊師平時如何教導大眾?」
「家師就是這樣豎起一指而已!」
小沙彌有板有眼地豎起一指,學起俱胝和尚的模樣,沒想到來參訪的學僧,竟然也在小沙彌只示一指下開悟,拜謝而去。使得小沙彌更誤認為開悟的佛理,只在此一指頭裡。
俱胝和尚回來後,小沙彌很得意地把所有經過重述一遍,正當小沙彌豎一指時,俱胝和尚立刻抽出腰間戒刀,往小沙彌所豎的一指砍落下去,小沙彌哭得哇哇大叫,掉頭即往寮房走去,正這個時候,俱胝和尚向小沙彌猛喊一聲:
「童子!什麼是佛法大意?」
小沙彌回頭習慣性地又豎起一指,發現那一指已被俱胝和尚砍掉不見了,小沙彌卻在這個時候,忽然領悟了!
附註:

俱胝和尚用傷人體的方式來開示佛法,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當然,俱胝和尚也確有把握小沙彌已具有開悟的條件,否則也不敢那麼大膽嚐試。再者,小沙彌的執著一指頭禪太深了,也唯有用「逆其道而行」,才有辦法斬斷其執著的念頭。有趣的事是:俱胝和尚因豎一指而悟,小沙彌卻因失一指而悟,師徒二人皆因指而悟,在悟的過程中卻背道而馳,可見禪師接人,並不拘泥於某一種形式。
習禪,要像啞巴吃蜜一樣,心中有所得,卻不足與外人道;最忌諱像鸚鵡學人語,心中無所得,只在嘴巴上亂說一通,而流於所謂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