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覺了,如來禪,
六度萬行體中圓。
夢裏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永嘉證道歌〉
每個人都有過旅行的經歷,每一旅行都有其目的地。要到達這一目的地,就必須走過一段或長或短的路程。這段路程可能比較平坦,也可能比較坎坷;可能比較直,也可能比較彎。但不管是平坦還是坎坷,是直還是彎,一個人要去旅行,要到達目的地,就必須走過這一路程。
人生也是一次旅行。所不同者,對於主體來說,一般的旅行具有可選擇性,即究竟是不是要旅行,應不應該旅行,其主動權大多掌握在某一主體手中,他可以選擇去,也可以選擇不去。而人生之旅則不同,一個人祇要來到了人世間,他就必須進行一次或長或短的旅行。某一生命的誕生這一事實本身,就決定了該生命對於其人生之旅的無可選擇性。他沒有選擇的主動權,他的人生之旅的必然性,是由其父母決定的。早在他的父母雙雙結合的一瞬間,就決定了他這一未來的小生命必然要經歷一次人生的旅行,除非這一生命尚未誕生就已夭折。難怪有些人在人生之旅中遇到坎坷時會報怨父母說:「你們當初爲甚麼要生我?」而另一些在人生的旅途上飽嚐歡樂與甜蜜的人,則會對其父母感激涕零,感激他們給了自己一個可享受人生之樂的生命。
其實,不管每個人的人生之旅有何不同,若僅僅從父母賦予自己生命這一原初意義上說,我們對父母既不應報怨,也不必感恩。因爲從原初意義上說,父母僅僅給了我們生命,至於這一生命如何去行走,其人生之旅以及會有一次甚麼樣的人生旅行,這種決定權則主要是在我們自己手中。如果這一趟旅行不順利,那麼,我們沒有理由去責怪父母,因爲路畢竟是自己走的,旅行的目的地也是自己定的。
反過來,如果自己的人生之旅非常順利,我們也不必去感謝父母當初所給予我們的生命。因爲一般來說,父母的結合並非僅僅爲了創造某一生命。
・高層次的兩性結合,其派生的生命是愛情的結晶。
・低層次的結合乃至於苟合,其派生的生命是動物本能的產物。
・層次不高不低的大多數男女兩性的結合,其派生的生命是生物繁衍的自然規律起作用的結果。
在這些不同種類的兩性結合中,絕大多數都是要派生新生命的。至於他們的結合所派生的生命,究竟是個甚麼樣子,那則是偶然的,在此時此地派生的生命是這個樣子,在彼時彼地派生的生命又是那個樣子。也就是說,父母的結合所派生的生命並不一定就是「我」這個樣子,也有可能是「他」那個樣子。所以,僅僅就給予生命這一點來說,不管「我」這一生命的情形如何,也不管以後會有一次甚麼樣不順利的人生之旅,「我」都沒有理由去報怨父母;同樣,不管「他」那一生命的情形如何,以後會有一次甚麼樣美好的人生之旅,「他」也沒有理由去感激其父母。
・我們所要報怨的,是父母由於自己的過錯而使我們的生命不能弘暢發展,或是使我們的人生之旅途變得崎嶇坎坷。
・我們所要感激的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是他們為了哺育這一生命所流的血汗、所付的艱辛、所做的努力。
至於這一生命以後要面對一個甚麼樣的人生,要經歷一次甚麼樣的人生之旅,那主要是由這個生命自己決定的。
那麼,我們的人生之旅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從普遍的意義上說,這仍然像一場夢。每一場夢的發生,其情形如何,這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從可能性上說,每個人都想做好夢、美夢。夢代表了一個人的理想和抱負,表達了一個人最真實的情感和心願。現實中想得到而又無法得到的東西,實際上存在著而又無法流露的情感,都會在夢中表現出來。至於這個夢能否實現,那就要看他的所作所爲了。
人生之夢是處於動態之中的,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上,我們有著不同的夢。一個人的一生,就是由一系列破滅的夢與實現的夢、苦澀的夢與甜蜜的夢組成的。一個生命誕生不久,他的人生之夢也就開始了。這個夢會不斷變化,會由小到大、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這個夢的變化是在一條或長或短的路途上發生的,是在一次憂喜交加、得失並存的旅行中發生的。人生之夢就是一次旅行。
童稚之夢
童年時期,我們的人生之夢是很單純的。我們夢想著能吃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能穿上自己喜歡穿的衣服,能玩到自己喜歡玩的玩具,或者是能得到別的孩子已經擁有的東西。有了這些以後,我們就滿足了。這時,我們不會去做兒童少年的夢,因爲此時的我們還沒有能力去做那樣的夢。在這個時期,我們所做的每一個夢都是既強烈而又朦朧的。
少年之夢
到了這時期,我們固然還在做著幼兒時所做過的夢,仍然夢想著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仍然夢想著能擁有別人已經擁有的東西;但又不僅僅是如此,我們還夢想著其他的東西。我們夢想著在學校能成爲最優秀的老師最寵愛的學生,夢想著每個學期都能評上「好學生」,讓家裏滿屋子都貼上獎狀,夢想著能當班長、當社團的隊長,還夢想著長大後能當科學家、文學家或其他甚麼「家」。總之,在這個時期,我們有很多的夢,有五顏六色的夢。有的夢離自己很遙遠,有的夢雖很近,但很快就破滅了。不過這不要緊,一個夢破滅了,再做一個更好的夢,反正少年時的我們有著做不完的夢。夢實現了,我們會欣喜若狂;夢破滅了,我們也祇是會傷心一陣子,或是掉幾滴眼淚而已,決不會躺在破碎的夢中起不來。相反,我們會很快地站起來,然後再去做一個新的夢。這就是少年較之成人的可愛可敬之處。
青年之夢
在青年時期,人們所做的夢數量減少了,然而夢時卻增長了。這一時期,人們不外乎做兩個夢:
一、是夢想將來的事業如何如何。
二、是夢想未來的戀人如何如何。
與童年、少年不同,青年人在做過每一個夢之後,都會立即付諸行動,用主觀努力去將他的夢變成現實。他夢想自己學業有成,將來能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他便會在知識的海洋裏拼命地遨遊,不斷向著夢中的目標奮進。他夢想擁有一個美麗的戀人,並已發現了現實的目標,便會立即發起攻勢,並且窮追不捨,不達目的決不甘休。青年人對自己所做的爲數不多的那幾個夢,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並且願意花極大的心血和精力去實現它:
・夢實現了,他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了不起的人。
・夢破滅了,他也會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憐、最倒楣的人。
而且,青年人成功後的幸福感和自信心,會維持很長時間,並會不斷增加其強度,導致其事業上的狂熱和情場上的熱戀。同樣,青年人失敗後的挫折感和自卑感,也會持續很長時間。較堅強、較清醒的人,倒也遲早會站起來,再去構造新的夢境;而較脆弱較迷惑的人,則會長時間沈浸在夢碎後的痛苦中,自艾自憐,或是怨天尤人,他會無數次地品嚐和回味自己經歷過的痛苦,從而愈品嚐、愈回味就愈感到苦。同一人生之夢所遭遇的這截然不同的兩種情形,都會對青年人 造成或大或小的終身影響。所以,筆者忠告那些正值青年時期的朋友們,你們在編織自己的人生之夢時,千萬要小心謹慎,別做太離譜的夢。
中年之夢
人到中年以後,還是會做夢的。所不同的是,此時人們每做一個夢,都經過了深思熟慮,人們不太關注自己所做的夢是否美麗、是否動人,而主要是在乎它能否實現、怎樣實現,以及實現之後能爲自己帶來甚麼。相對於青年人來說,中年人的夢更加成熟、更加擁有現實基礎和實現的 可能性。雖然同樣是夢,但在童年的夢、少年的夢、青年人的夢,以及中年人的夢中,祇有後者纔是人們在最清醒的時候做出來的。
由於太成熟、太清醒,中年人的夢有時讓人覺得不像夢。這個夢沒有動人的幻想,沒有美麗的色彩,它太現實,現實得讓人感到它很世俗。但對很多中年人來說,做這樣一個現實乃至世俗的夢,又是出於迫不得已。他的現有的一切,使他祇能做這樣的夢,甚至他過去的夢,亦決定了他現在祇能做這樣的夢。他沒有太多的選擇權,他所能努力的就是如何將由前行之夢所決定的這一後續之夢變成現實,而不是如何再去構造更美麗的夢。
同時,中年人所做的夢也很沈重,其中既包含了自己的理想,也融入了家庭的責任和社會的義務。也就是說,中年人所做的夢並不完全是由他本人的理想所決定的,還要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所以,同樣是夢,青年時期以前所做的夢,一般都表達了自己的理想,都是美麗動人的;而中年時期以後所做的夢,則比較複雜,其中或許有一些色彩,但已算不得美麗,並且還可能有幾分無奈。
中年人的夢若是實現了,他的人生頂峰也就達到了,以後很難再有境界更高的夢;這個夢若是破滅了,他也不會再去做更好的夢,最多祇會再做一個更加無可奈何的夢。甚至,他連無可奈何的夢也不想再做了。因爲此時的他,在人生大半程的旅途中,已經跋涉得精疲力竭,已無力在夢破之後再去做夢了。他知道,即使他做了,那多半也祇能永遠是一個「夢」,他已沒有氣力將其變成現實。
老年之夢
到了老年,人們便徹底走出了夢境。此時的人們祇能收取、品味過去所做的一系列人生之夢的結果,而不會再去做夢了。過去之夢的結果是苦是甜、是酸是辣,他都得品嚐,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必須全盤接受由自己一手塑造的由一個個夢累積而成的「我」,這個「我」使他欣慰也好,讓他遺憾也罷,他都必須泰然受之,因爲他的人生之旅已快走到盡頭,他已沒有機會和心力再去重新做夢、重新構造一個「我」了。
・感到欣慰者,會由欣慰伴他走完人生之旅。
・感到遺憾者,也祇好由遺憾將他送到人生的終點站。
到了此時,一切的後悔與懊惱,都已失去了意義。可喜的是,很多人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夢圓、夢破之後,其情感與心境,已平靜如水,能夠泰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這是最理智的做法。那少數到了暮年還怨天尤人或是悔恨交加的老人,實在是跟自己過不去,也著實讓人同情。當然,那些曾經有過傷天害理之舉的人,不在同情之列,他的所做所爲,決定了他應該也必須在悔恨交加的自責中告別最後一個夢,走完最後一程路。
夢的幻滅
生命到了終點,夢徹底破了,人生也就完結了,人生當眞像一場夢。
人生之夢像一場戲劇,戲劇總有謝幕的時候;人生之夢似一次旅行,旅行亦有結束的地點。戲劇謝幕了,旅行結束了,人生之夢也就消失了。夢的消失亦即人生的消失,所以在佛教看來,人生之夢如同泡沫幻影一樣,一逝即歸空性。泡沫幻影從空性中來,又必須回到空性中去;人生亦如是,也是從空緣有,再到空。說它有,它不會永恆存在;說它空,它又確實存在過。實際的情形是,它亦眞亦假,亦有亦無,亦實亦空。若看不透這個道理,對人生強取強求,患得患失,那就必然要在逐求與失落、煩惱與痛苦中度過一生。祇有窺透此理,纔能得失隨緣,屬於自己的不丟棄,不屬於自己的亦不強求,如此則能坦然走完人生之旅。
佛教人生哲學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人們選擇後一種人生態度,而避免前一種人生境況。爲了讓人們明白這一人生之理,讓人們能選擇後一種人生態度,佛教曾不厭其煩地告誡人們人生如夢的道理。請看經論上是怎麼說的吧: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見〈金剛經〉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見〈中論〉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見《六祖壇經》
人生是一種「有爲法」,它像夢幻泡影一樣,它像露珠閃電一樣,轉瞬即逝;人生是一種「緣生法」,它緣聚則有、則實,緣散則無、則空;人生由心而生,亦隨心而滅;人生不異空,人生即是空。這就是佛教對人生的總看法。
當然,僅以這種總看法,僅有上述籠統的說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更不可能影響人們的人生觀,使人們對其產生信仰。佛教當然知道這些,它的人生哲學的內容,當然不祇這些,它還要回答下列問題:
・人生為何如夢?
・人生之夢是怎麼產生的?
・做夢的主體即「人」是從哪裏來的?
・人的本質是甚麼?
・做夢的環境是怎樣的?
・夢是怎麼形成的?
・夢境的特徵是甚麼?
・夢何以會如此?
・人如何從夢中醒來?
・人從夢中醒來之後,又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
・人如何纔能使自己似有似無的一生過得有價值、有意義,過得無煩惱、無痛苦?
・如果煩惱痛苦已經產生,那該怎樣袪卻?
・如果感到人生無價值、無意義,那又該怎樣調整?
・甚麼樣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最明智、最能使人達到理想的境界?
凡此等等,佛教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正是本書所要介紹的內容。
佛教認爲人生如夢,下面我不妨就站在這個角度,從人生之夢的產生開始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