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鈔票與上帝
第三章 鈔票與上帝

第三章 鈔票與上帝


Bg A75
   

   某假日的午後,於藝術用品社遇見位書法家,相談甚歡,分別前他送我八個字:「富貴不讓,自在不賣」。這幾個字讓我想起某一部電視影集裡的故事。


   兩家鄰近的百貨公司,生意競爭非常激烈,為了創造更好的業績,其中一家百貨公司將一個拾荒者,變裝成為聖誕老公公,因為這個拾荒者的長像和藹可親,且能言善道,於是讓很多小朋友覺得他真的就是聖誕老公公。
   隨著聖誕老人受到歡迎,這家百貨公司的業績也隨著提升。同時間,鄰近的百貨公司生意受到影響,業績明顯下滑。


   於是這家眼紅的百貨公司找了位精明的律師,向法院提出訴訟,指控那位假聖誕老人誤導小朋友,讓人家相信他是真的聖誕老公公再世。為假聖誕老人辯護的律師,請來了曾與聖誕老人互動的幾位小朋友,好說歹說,那些小朋友還是相信他是真的聖誕老公公。


   結辯時,律師拿出一張一元面額的美鈔,鈔票上印著「我們虔誠信仰上帝」( In God We Trust ),律師說:試問我們將這幾個字印刷在每天都要使用的貨幣上,而法庭上在座的所有人,又有誰真的見過上帝?又有誰因為沒見過上帝而不信仰祂呢?


   因為這番精彩的結辯,法官與陪審團判決不起訴那位假聖誕老人,當庭釋放。

   我們生存的世界,有物質的世界與非物質的心靈世界。兩者並非截然分隔,心與物的交互作用,天天都在每一個人身上重覆發生,「心經」中提到萬事萬物皆具有「空性」的本質,主要在提醒我們,物質本身看似實有,但其被賦予的名相標籤並非牢不可破,各種物質現象都係因心靈的投射,才會產生某種意義,而對個體生命產生或苦或樂等作用。


   一張千元大鈔與一張紙,在凡人眼中也許很不一樣,但在嬰孩或不食人間煙火的證悟者眼中,兩者可能都是同樣的物質而已。


   金錢也許是物質世界裡最顯著的代表,因為大部份物質世界的東西,幾乎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從一棟房子,一輛跑車,到梵谷的畫,乃至於帕法洛帝的歌聲。但從金錢與貨幣的起源與發展中,也許我們可以看到金錢裡的空性。


   打從遠古時期的人類開始,基於分工的共同需求,在尚未使用貨幣的年代,先是採取以物易一物的方式,後來衍伸出大家可接受的價值代表物,從石頭、獸角、到各種金屬。時至今日,即使我們使用貨幣,鈔票等不同性質的物件,其本質仍是一種交換的工具。意即金錢物質的背後,其實是代表一個無形無相的『交換的動機」。

   假使哪一天某位世界首富迷失在非洲某個未被文明拜訪的原始部落裡,當他又饑又餓,很想吃土著烤全羊,酋長用手勢溝通:「請拿你身上有價值的東西來換這頭烤羊吧!」首富先生掏出皮夾裡的 Visa 與 Master 卡,酋長搖搖頭,從來沒看過那種奇怪的卡片;首富先生再挖出口袋裡幾張百元美鈔,酋長還是搖頭;甚至,首富先生要把他手腕上那只價值不菲的名錶脫下來,酋長還是搖頭,部落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季分明,不需要其它工具來提醒時間的存在。


   無技可施之下,他用小學畢業後就沒再用過的嗓子,五音不全地唱了一首「奇妙的恩典」,想不到 那樣的旋律,讓酋長等人驚為天籟,眾人皆大歡喜的歡迎首富,除了烤羊,獻上更多美酒佳餚 ……。


   所謂金錢,不管是鈔票、或是存在銀行裡的幾個數字,雖然是一種物質,但這個物質的背後,所代表的,其實是一種無形空性的「交換個人所擁有資源的意願」。這種意願,雖然大多數人以金錢來衡量,但是其實是一種「信用」。淺顯來講,就是「相信會有用」。


   一位友人信諾「義氣」二字,只要朋友一句請求,他可以掏心掏肺,甚至散盡家財在所不惜。相對的,若「不相信會有用」,就如同首富碰到土著一樣,金山銀山、名牌現金,對於土著都產生不了作用。


   從這角度看,富人所擁有的,其實是許許多多看不見、摸不著的「交換的意願」,這種無形的意願,只有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分享,才會產生物質的作用。所以,富人與窮人的差距在那裡呢?是在色相上的資源,或者是空相上的心態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從心經上「諸法空相」的道理,我們來重新看待「物質的分享」。在某個時空條件下,我們或許可以使用某種物質,但並不能真正的擁有它。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地主,他們可以使用那片土地,在上面種菜、蓋房子或任其荒蕪,但是地主並不真正擁有地球的任一隅土地。


   想一想,我們腳下那片土地,一百年前是誰擁有的?再想想,一百年後這片土地又會是誰擁有?一百年前,這裡也許是片農田,現在是高樓地標,幾百年之後也許是公園或是古蹟。
   就如同侏儸紀時代的恐龍幾十萬年前沒有擁有地球一般,現代的人類未來也不會擁有地球,我們只是於有生之年,在上頭生長休息而已。


   某位藏家收藏了梵谷的真蹟,他也許可以每天看著它,但是並不能真正擁有它。一幅畫被創造出來之後,就存在於那裡,它具有色彩與線條,真正的意義在於觀賞者看到它時所產生的感受,而不在它被額外賦予的「價值」,價值是人心區別「擁有」與「沒有」之後才產生出來的。


   我們在故宮博物館裡,看到幾百年前乾隆皇帝蒐藏的珍奇古玩,內在湧現的美感,與乾隆皇帝可能差距不大,但是我們卻很羨慕乾隆。乾隆若知道我們可以坐飛機去大英博物館觀賞更多寰宇珍寶,或許他會羨慕我們也說不定。


   梵谷完成那幅畫的同時,即使他自己也不能再擁有梵谷的畫,那幅畫擁有了自己,它就是這樣的存在於世間;或許有朝一日,透過臨摩、影印、與翻製的複製畫,它甚至可以擁有許許多多分身,然後複製畫也本自擁有。


   有一首歌,歌名為「奉獻」,歌詞的意境寫得很好,「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黑夜 …… 」。白鴿在藍天裡飛翔,並不代表他擁有藍天,反而是牠奉獻了藍天吉光片羽。


   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去擁有的觀念,是一種以個體短暫色相之「我」為出發點的生命觀,追根究底地去想,我們可以使用某種物質,但並不會擁有某種物質。所謂「擁有」,是站在「有我」的觀點來看待外在事物。站在小我的觀點,登山者看似征服了高峰;從穹蒼大我的角度來看,登山者奉獻于青山。


   由於對於小我的過份執著,衍生出有「我的」、「別人的」種種分別心,這種分別心又會產生「有」與「無」的感受。當對於小我的執著,隨著我們成長變得愈來愈大,甚至執著於「非要到不可,否則 人生無法滿足快樂」時,原本自由的小我反而被所希冀的物質所擁有。


   禮運大同篇中說「物有所用」,而非「物有所有」,物質能為人所用,但無法為人所擁有。我們可以奉獻自我於世界,而非去擁有世界。


   西方人因為對全能上帝的信仰,有些鈔票上印著「我們深信上帝」或是「感謝主」的字眼,有人提出以上帝之名印在銅臭上,是否褻瀆了尊貴的神祗?
   就財富背後那顆願意分享的心念,相信才是源自上主最好的本意——是「奉獻」而非「擁有」。


   我想起某位上師曾經開示:「我們所要放棄的並非財富本身,而是對於財富的執著。也許書法家送給我的話可以稍作修改,換成「富貴在心、自在無價」。你認為呢?

從小到大,我們已習慣取得,總是要從別人那裡多拿到些東西,然後緊抓住不放。
我們常以為我們可以擁有什麼,實際上,事物可以被使用,但終究不會真正被任何人擁有。 
去博物館逛一遭吧,看看過去的人所留下來的東西,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或許,我們可以學習轉換另一種心態 —–
什麼是我們可以奉獻的? 金錢?一種服務?或是快樂的分享? 
也許是給路上需要幫忙或鼓勵的陌生人、我們摯愛的人、社會、或是我們所生存的地球。 
讓我們美好的心靈,透過五官(根)與六意創造出種種事物,讓我們彼此更加幸福,讓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


不論你從事什麼工作,對於這個世界上相互依存的人,都同等重要,
用一顆奉獻的心開始你的一天,你將擁抱無價的自在與喜樂。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