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陽與五行的關係-8
書籍目錄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五別絡
三、陰陽與五行的關係-8

三、陰陽與五行的關係-8



東方生風 1,風生木 2,木生酸,酸生肝 4,肝生筋,筋生心 5,肝主目 6。其在天爲玄,在人爲道 8,在地爲化 9,化生五味 10。道生智 11,玄生神 12。神在天爲風,在地爲木,在體爲筋,在臟爲肝,在色爲蒼,在音爲角,在聲爲呼,在變動爲握,在竅爲目,在味爲酸,在志爲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 酸傷筋,辛勝酸 13(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詞 註

1.「東方生風」:張景岳說:「風者,天地之陽氣。東者,日生之陽方。故陽生於春,春旺於東,而東方生風。」根據張景岳意見,所謂東方生風,卽按季節而講的。也是意味着春天的氣候,是一種具有日初東升的溫和象徵,東方主春令。
2.「風生木」:王冰說:「風鼓木榮,則風生木也。」這個「風」字,仍是代表着自然界中的溫和氣候。「木」統指一切植物,也就是說一切植物在春季這樣的溫和氣候中,顯現了蓬勃的生氣。
3.「木生酸」:王冰、張景岳二氏均以爲「凡物之味酸,皆木氣所生也」。
4.「酸生肝」:唐容川說:「酸味入腹,則生養肝臟焉。」例如藥物醋炒能入肝,也卽說明酸味與肝臟的關係。
5.「肝生筋,筋生心」:是說肝臟和心、筋,有着互相聯繫的關係。
6.「肝主目」:目爲肝竅。
7.「在天爲玄」:張景岳說:「玄,深微也,天道無窮,東爲陽生之方,春爲發生之始,故曰玄。」
8.「在人爲道」:張景岳說:「道者,天地之生意也,人以道爲生,而知其所生之本,則可與言矣。」
9.「在地爲化」:張景岳說:「化,生化也,有生化而後有萬物,有萬物而後有終始,凡自有而無,自無而有,化化生生,道歸一氣,故以東方首言之。」
   按以上「在天爲玄,在人爲道,在地爲化」句是總括的說明了風木之氣,在自然大地上,以及人體上所起的變化和作用,從宇宙間這些現象的演變,得出了一系列的規律。其餘四節同此。
10.「化生五味」:這應與「在地爲化」和以下「在地爲木」句聯繫起來看,那麼可以說化生五味,是指大地上一切植物的生化而後產生出五味來的。
11.「道生智」:這應與「在人爲道」和下句「在藏爲肝」聯繫起來看,人的肝臟,稱爲將軍之官,主謀慮,所以說「道生智」。
12.「玄生神」:這應與「在天爲玄」和下句「在天爲風」聯繫起來看。總的是說自然界的氣候變化,而促使了萬物的生長,但無形跡可拘,因此說「玄生神」。
13.「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這是概括的指出了肝病的致病因素,可以分爲三方面:一是精神的刺激;一是氣候變化的影響;一是食物失調。同時都相應的提出了治法,這些治法完全是以五行相制爲理論根據的。

按 語

   本節總的精神是以五行中的「木」爲中心,以「天人相應」的觀點,結合了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影響到大地上有生植物的生長,從而聯繫到人體內在臟器 —— 肝,從肝臟再結合到外在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再聯繫到思想活動和病理上的變化,最後又說到病因和治療的原則。這些理論,的確在實際臨床上起着指導作用,以下的心、肺、脾、腎同義,可以此類推。

南方生熱 1,熱生火 2,火生苦 3,苦生心 4,心生血 5,血生脾,心主舌 6。其在天爲熱 7,在地爲火 8,在體爲脈 9,在藏爲心,在色爲赤,在音爲徵,在聲爲笑,在變動爲憂,在竅爲舌,在味爲苦,在志爲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10(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詞 註

1.「南方生熱」:以四時配五方,則南方主夏令,夏季在四季中最熱。如以一日講,則每天中午日至南方時最熱,所以說「南方生熱」。
2.「熱生火」:這也是一種自然的物理現象,例如以鋼擊石、鑽木至熱皆能生火。
3.「火生苦」:凡物經火焚後,其味皆苦,這也是一種很自然的說法,所以洪範上說:「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4.「苦生心」:王冰說:「凡物之苦者,皆先入於心。」這是說明苦味與心的關係。
5.「心生血,血生啤」:是說明心臟與血液以及脾臟之間的聯繫。
6.「心主舌」:因舌爲心之苗。
7.「其在天爲熱」:熱爲無形之氣,是自然現象中夏季的正常氣候。
8.「在地爲火」:火是地上有形的物質,火亦主熱。
9.「在體爲脈」:「脈」是指血脈而言。如素問痿論有「心主身之血脈」。脈要精微論有「脈者,血之府也」也說明血與脈之關係。
10.「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這也是概括的提出了心臟致病因素及其治療原則與上節同義。

按 語

   本節總的精神是以五行中的「木」爲中心,以「天人相應」的觀點,結合了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影響到大地上有生植物的生長,從而聯繫到人體內在臟器 —— 肝,從肝臟再結合到外在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再聯繫到思想活動和病理上的變化,最後又說到病因和治療的原則。這些理論,的確在實際臨床上起着指導作用,以下的心、肺、脾、腎同義,可以此類推。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