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夫生死往來的世界,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合稱為三界。欲界是有淫欲和食欲的眾生所住,上自六欲天,下至無間地獄都屬之;色界的眾生,沒有男女淫欲,只有精神上的愛染,依禪定的深淺而分四個禪天;無色界裡面無色身物質,只有心識依住於深妙的禪定中。
我們現身居住的是欲界,在這個世界,從人類乃至其他的生物,生生死死,種種苦難災患,都是我們眼前可以看見。世間上的人沒有誰能夠永遠不死,也沒有誰能避免生老病之苦,也沒有那一樣事物是永遠常新的。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以禪定的殊勝功夫而生,雖然不受老病苦,但當其定力已盡,出了禪境時,還是要墮落輪廻的,縱使壽命最長的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有八萬十劫,最後都是會盡的。
人們常常羨慕天趣的福樂,而厭離惡趣的苦報,但是,天趣仍是在三界之內,三界之內的眾生都是由業感所生,既是業報所生,不論善業惡業,終究不是永久的,聖者視三界如牢獄,如大火焚燒的住宅,迫切的希求出離;現世人天的善業,也只是一種方便,並非佛陀教化眾生的最終意旨。
《法華經 – 譬喻品》中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讀了這段經文,我們應該即時修行,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都是我們的大火,三界又是充滿大火的住宅,火宅豈能容許久住呢?清凉極樂世界,才是安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