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卿 弘法師開示
正知當下—– 無間根本作意
我們要做到正知正念,先要有無間根本作意。要做到根本作意,就要正知當下。在講無間根本作意之前,先講三皈依的意義。
三皈依就是三種增上,三個提升自己的方向、用力處、著力點。皈依的意思就是說,常常用三寶來提醒、來勉勵自己。所以稱之以佛為心、以法為意、以僧為識。用佛法僧來做為我們的心意識:拉進來最裡面就是我們的心,推出去就是我們的意向,用法來做我們的意向,用僧來做我們對外面的認識。
三皈依
三皈依、三種增上:以佛為心、以法為意、以僧為識。自洲自依。
(一) 自增上,我皈依佛:出三界,不取世間顛倒相,只為滅苦。
皈依佛的意思是:立志出三界,不取世間顛倒相,一切只為滅苦。我們講正知,就是知道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離苦、少苦、滅苦。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先減少動作,才能感覺舉手投足、揚眉瞬目,每一個動都為了少苦。每一個身體的擺動、姿勢的變化都是為了少苦,因為若不是為了少苦,你可以維持不動的姿勢,你之所以要變換姿勢,是因為這手有點酸,臀部坐得有點痛了才移動位置。那個變換位置,就是為了離苦。為什麼要說話?也是為了要少苦。眼睛睜開、閉上也是為了少苦。這樣的作意,是加強對苦的敏感和覺知。
出三界就是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依靠。世間顛倒相,就是以為世間有樂、有美、有永恒,有我的自尊可追求。佛陀出了三界,不取世間顛到相,他証了涅槃、苦滅,是我們的榜樣,所以我皈依佛,就是要跟他一樣。用這樣的心情來提昇自己,叫自增上。
(二) 法增上,我皈依法:如法作意,如法精進。體驗當下離欲見法,能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親近,緣自覺知。
法增上,就是依照佛陀所留下來的法次第,如法作意,如法精進,也就是根本作意,根本精進。從根本來作意,體驗當下離欲。當下一定是離欲,有欲就不叫當下。真的活在當下是不可能有任何欲望的,欲望往後拉,有過去心,往前推,有未來心。有過去心,有未來心叫欲望。過去心就是你想改變過去,未來心就是未來還沒到,你就在追求了。當下是無欲的,你離欲才能見法,不離欲,是見不到法的。因為,法是離欲的。有欲,就見不到「無欲」之法;世間心不死,出世間心不生。
熾然就是燃燒的感覺,能離熾燃就是出三界,離開那種一切燃燒,三界如火宅的感覺。不待時節,就是你不一定要等什麼時機因緣。比如說,我現在很忙,不能修行。只要你有那個意圖和願力,現在就可以修,沒有所謂時機因緣還沒成熟。對這個法能夠通達,能夠親近,自己可以修行體驗,自知自証。這叫通達親近,緣自覺知。
我皈依法的意思是,這一輩子就能解脫,當下就能離欲見法。法就是現世要看到,也就是說這世就要見到法,這世若不能見的就不是佛法。如果你不認為這樣,不能如理作意、如理精進,都不算是皈依法,或者認為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見法,那也不算是皈依法,這是皈依法的意義,有這樣的認識,叫做法增上,有這樣子的法,就可以幫助自己提昇。
(三) 世間增上,我皈依僧:以慚愧心、四無量心立梵行,心淨眾生淨。善向、正向、及至世間福田。
我皈依僧,所謂僧是指有修行証量的聖賢僧,不是表裏不一的凡夫僧。皈依僧就是以這樣有証量的聖賢僧、聖弟子為榜樣,這叫世間增上。每一次看到聖弟子,看到聖僧,我們會生慚愧心。或者想到他,想到一個有修証的出家人,我們生慚愧心。他能,我為什麼不能呢?能夠依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立梵行。梵行就是清淨行。心淨眾生淨,從自己開始,不生世間顛倒妄想,說我修行也不能改變世界,那何必修呢?
我們眼睛都往外面看,常常想要改變世間或自己的家人。但佛教認為改造世界,惟有從自己做起,因為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世界。有一種爭論說,你要先去服務社會,不要在家裡打坐,你打坐是自私的行為。諸如此類都不是佛教的思惟方式。佛教的思惟方式是,你真的在修行,真的慈悲喜捨,就是在服務社會,因為自己跟社會沒有分別,你自己就是社會,你自己就是世間。法界是無礙的,一般人很難瞭解這一點。
我們常說,你微笑,世間跟著你微笑。如果你改造社會,不能幫助這個社會微笑的話,你改造社會有什麼用呢?如果你是以很不快樂的心改造社會,如何讓社會快樂起來?或者以很強的正義感,義憤填膺要去改造社會,我不曉得這樣的社會到最後會不會義憤填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價值標準,到最後,還不是鬥爭。所以佛陀寧願你在家裡打坐好了,以最平靜的心去改造社會,也不願你以很不平衡的心去改造社會。你自己很不快樂,很容易起瞋心,如何去改造社會?所以很多事一定要回歸到自己。
世間增上,就是常常去想一些有修証的,或是歷代的聖弟子,想到他們,就生慚愧心,然後精進,勤修慈悲喜捨,不會對自己的心和眾生起分別。知道自己真的能夠安樂,世間就得到安樂;自己的心能夠清淨,眾生的心就會得到清淨。其他都是假的啦!
我們通常有所謂的皈依師父,皈依師父只是公証人,証明你真的懂得什麼是佛、法、僧,公証你真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此而已,是皈依內心的三寶,不是皈依這個師父。皈依是自己發願真的要增上,依法增上,依世間增上,有慚愧心。如果你不知道這三個意思,那你的師父是在幫你做假見証。那我們為了不讓我們的師父變成偽証,就要努力學習,真的瞭解佛、法、僧三寶的意思。
善向正向就是法次法向,就是八正道。佛教沒什麼玄密的,就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這是最平常的。能夠無間斷地根本作意,身口意清淨,然後修四念處、禪定來相輔相成。世間福田就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