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華供養說到朶朶的心華
三.從華供養說到朶朶的心華

三.從華供養說到朶朶的心華


花

   〔*前面文是   演培法師所講 “國王與採華人” 的故事,下文是結尾分享〕

   可是國王注意一看這個採華的人,他異常安詳鎮定,沒有一點怕死的樣子,就很驚奇的問他:你知不知道因你的過失,就要結束你的生命?採華的人回答王說:怎麼不知?不過我更了解:人是一定要死的,誰也避不了這一關,問題就看怎樣死法,如果有意義的死,死又有什麼可畏?做人最要緊的,就是不要以非法,愛惜自己的生命!早上我出去採華,老早探滿了一籃華,本應早就回來的,但因遇到功德圓滿的佛,我就以華奉獻了佛。以華奉佛,是我對聖者的敬信,遲遲回來(因為佛在接受其供養後,為採華人說法,讓他真正得到法益),是我違犯了王法,罪當該死,還有什麼可怕的?不過我又深深覺得,做人與其這樣無德性的活下去,不如有德而死來得有意義,所以現我能夠從容不迫的就死。但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還得向王報告的,就是我以華奉佛,明明是傾籃而奉,不曾留下一朶華,後來華籃裏仍是滿滿的一籃華,使我不得不深信這是佛陀慈悲對我的恩賜,所以我就更加不知死有什 麼可怕!國王聽了採華的人這樣說,雖感到是一大奇事,但仍不怎麼相信,所幸王亦是信佛的,決意到佛那裏問個究竟。佛告訴王說:事實的確如此,採華人未說謊言。 他當時不惜身命以華散佛,不僅是爲他個己的幸福,並且欲度十方眾生。正因他的有此一念,我已爲他授記,肯定的認爲他將來會成佛,佛號叫做妙華。

   華的特性與美麗,佛法以之比喻忍辱,所以以華供佛,也就象徵佛法行人的修忍辱行。在這世間可以明顯見到的,人總喜歡接近性情柔和的人,遠離性情暴惡的人。 不管是個什麼人,如他脾氣太大,不時大動瞋心,圍繞在他前後左右的,除非另有什 麼所圖,遲早會離開他而去的。是以在這世間做人,不可太過任性,隨時大發脾氣!

   人人都喜歡欣賞華,甚至被陶醉得百看不厭,是什麼道理?原因很簡單,就是它能給予人一個美感,使人自然而然的被它的美艷吸引住,不忍遽然的離去。因爲一朶朶的華,太柔和、太輕盈、太美妙、太幽雅了,似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讓你很樂意的去接近它,華這東西,好像就是天地間一切美的結晶!

   當知人也是如此,如你是個柔和忍辱的人,那你面上所表現的,必然是一片祥和之氣,沒有半點兒不豫之色。中國有兩句話說:「誠於中,形於外」。從你外表的祥和之氣,就可知你内在的心腸慈愛,不會對人存有不良的念頭,因而任何人都樂意的親近你。


   忍辱在做人方面來說,的確是很重要的一法,任何人都不可忽視的。我們不要以爲個性强脾氣大,就可顯示自己的威風,認爲自己的力量大。錯了!佛在遺教經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爲有力大人」。能夠稱爲有力大人的,唯有能行忍辱的人,不能奉行忍辱,動不動發脾氣,只可顯示你是一個十足的小人,根本不能成大器的!

   以華供佛既是代表修學忍辱波羅密行,當你有枝供佛的華在手,就得想到做人如何做到像華那樣的受人愛敬,像華那樣的吐出芬芳,像華那樣的爲人接近,就得好好的學習忍辱,不論什麼不如意的事現前,在你要發脾氣而瞋心還未起時,立刻想到華 的種種美德,瞋恚之火自就不會燃燒起來 而所培植的功德之林也就不會被燒掉!

   以華供養,在佛法中還另有一個超勝的意義,就是藉外在鮮華,開發內在的心華 ,因爲人人都有一朶心華的。蓮華三昧經說:「常住如法心蓮臺」。當知所謂心蓮,就是每個衆生所具有的自性清淨心。又佛在靈山會上拈華示衆時,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亦是指的我人心華,而以所拈的華來表徵的。還有解深密經序品所說的 「大寶華王」,亦是指每個人的一朶心華講的。人人所有的一朶心華,原是極爲清淨芬芳的 因被外爍的客塵封蔽得太久,致吾人不知有朶「大寶華王」的心華。現在果能常以清淨芬芳的鮮華供佛,久而久之的積聚種種功德,不但使一朶心華開放,並可以此無量功德莊嚴從所開放的光輝燦爛的心華,成就無邊的淨佛國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