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為於教授生淨信故
書籍目錄
最勝耳傳修心七義論講記
釋頌文科判為三:
二、開演正教義
丙、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第四、明一生之修法者
第五、明修心之量
第六、明修心三昧耶
第七、義明修心學處
甲四、正明主論
乙一、出離心
乙二、菩提心
乙三、正見
丁二、斷相違法
丁三、正贊無過大師
丁一、此法為求解脫者堪入之理
乙.為於教授生淨信故

乙.為於教授生淨信故



乙.為於教授生淨信故,明法之重要者,本教授是修心要法,菩提道次第所述教授之四種重要,本論一一具足,此外尚有與一切法不共之特別重要,如頌所云。

【頌曰】 應知諸教義 如金剛日樹 
     五濁厚重時 轉成菩提道

此中四句,更標出本法與一切法不共之重要。應知二句,謂應知本法之諸種教授意義,喻如金剛,喻如日,如大藥王樹,有不共之殊勝。金剛者,寶中之王,上界天人福報所致,其所衣鎧甲,皆以金剛寶組織而成。世問凡夫,設能獲此金剛鎧甲,則成世間第一富厚之人,乃至獲其金剛鎧甲之一介寶粒,猶足壓倒世間一切寶物,滅彼威光,自救貧乏。此修心教授亦為法中之王,有能獲是全部教授者,則斷一切生死煩惱,而登大寶佛位,乃至獲此教授之片辭半偈,猶能對治輪迴中一切衰損之苦,勝過一切小乘,可以威攝諸阿羅漢,令之減色。日者,光明為體,能破除一切世間黑暗。而此教授,光明如日,能摧毀一切煩惱無明。若全得者,悉斷煩惱所知二障,竟體清淨,毫無染污,如光明日。即僅得其二分,亦能對治所破貪瞋等煩惱,還令清淨。如幽僻之地,但受日光所照,皆得破除彼暗,還復光明。大藥王樹,能治眾生一切疾病。此教授若全得者,能遮治眾生所有八萬四千煩惱。即獲教授之一支分,亦能分別法除貪瞋等煩惱。猶如獲得大藥王樹之一枝一藥,亦能分別治寒熱等病。以上立金剛日樹之喻,以明本法之重要。

   五濁厚重時,轉成菩提道者。五濁,一曰眾生濁,謂末法眾生煩惱熾盛,少有智慧,多行不義,不知愧悔等。二曰劫濁,謂末法時中;兵戈紛起,疾疫流行,民困日深。災害備至等。三曰壽命濁,謂未法眾生壽命日促,人壽百歲,遞減至六十、四十等。四曰見濁,謂末法眾生,知見不正,於世法中,各執偏見,釀成鬥爭,互相侵害。於出世法,多信外道,或雖信人道,其見染污,不堪負荷等。五曰煩惱濁,謂末法眾生,所有貪瞋癡煩惱,遍一切時處,煩惱之庫門大開,儘量發露,無有覆藏處等。如是眾生濁、劫濁、壽命濁、見濁、煩惱濁,於末法中,積聚為五濁惡世。經稱十方諸佛,讚歎釋迦牟尼佛,於五濁惡世,為眾生說甚深難信之法,則釋迦牟尼佛降生,已是五濁惡世。其時人壽百歲。至宗喀巴大師出世時,人壽減至六十歲。今則人壽減至四十歲。凡云人壽百歲、六十歲、四十歲者,不必盡人如是,惟約多數而言。如果當知釋迦佛時,五濁尚輕;宗喀巴時,五濁較重。今則更重於宗喀巴住世之日。本論稱五濁厚重時,正是今時也。過去賢劫千佛,深悲末法眾生,甚難調伏,讚歎釋迦牟尼獨能調伏如是末法眾生,故讚佛云:汝是五濁世中金蓮花,汝是五濁世中白蓮花。釋迦牟尼佛於五濁中,化度諸菩薩摩訶薩,諸阿羅漢。見諸眾生,應得度,顧未來世五濁增上,風起雲湧,未來眾生,益難調伏,竟於三轉法輪之後,委此難調眾生而涅槃。可知末法眾生,五濁過於厚重,雖佛亦無奈何,捨眾生而示寂也。

   今於五濁最亟厚重中,能就厚重之五濁,轉為菩提,如是之法,惟恃此修心教授。故本教授之功用不亞於佛。此尤明本法之特殊重要。佛住世時,眾生較有福德,人壽較長,一切神人常護善法,眾主吉祥安樂,少有障難。佛滅度後,諸護法神,隨佛往居別一世界,魔王眷屬,密佈此世,欣喜惡法,摧毀白業,不願眾生,獲得吉祥安樂,尤於有善根之眾生親近佛法,多作障難。當此違緣蜂起,眾生為群魔所播弄,不能自拔於厚重五濁中。今乃藉當前之五濁違緣,改為道用,即彼煩惱,轉成菩提,而以煩惱衝動,逼令身心所造之惡業,引為助伴,化違緣為順緣,有如是殊勝之法,自為未法眾生之所需用。其法維何,即此修心教授也。知此,則本法尤為重要之重要。為令聽者知法之重要,如病者知藥之重要,而生敬信。故設此頌。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