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 建 木
一、事略
宗喀巴(tson-kha-pa)大師原名叫賢慧稱吉祥(blo-bzan grags-pahi dpal),是受沙彌戒時取的。宗喀巴是後來人對他的一個尊稱。「宗喀」是距離青海西寧五十里的一個地名,「巴」是藏語的語尾之一。「宗喀巴」原義卽是宗喀地方的人。
大師於一三五七年(元順帝至正十七年),降生於宗喀的一個佛教家庭。他的父親名叫 達爾喀且魯崩格(dar kha-che klu-hbum dge),母親名叫馨茂阿却(sin-mo a-chos),兩個人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同族人也全部信仰三寶,族中還有不少出家人。
大師三歲時,法王迦瑪巴遊戲金剛(chos-rjekarmapa rol-pahi rdo-rje)應元順帝的邀請,由西藏到內地去。中途經過大師的故鄉,見到大師器宇非凡,因此授給他近事戒,賜號慶喜藏(kun-dgah snin-po)。
在這一年裏,附近有一位修大威德得成就喇嘛名叫敦珠仁欽(don-grub rin-chen)施捨給大師的父親好多馬羊等財物,請求把這個小孩送給他。大師的父親很高興地答應了他。從此直至入藏以前,大師依止敦珠仁欽而住,學了很多經論,並且受了密教的灌頂,他的密號叫做不空金剛(don-yod rdo-rje)。七歲時,依敦珠仁欽受沙彌戒。
爲了進一步深造,十六歲時(一三七二)辭別敦珠仁欽前往西藏。十七歲到達拉薩東面的止公(hbri-gun)山林。在止公寺間阿仁波車(hbri-gun spyan-sna rin-po-che)座前,聽受大乘發心儀軌、大印五法、那若六法(naro-pahi chos-drug)等極深的教法。以後又到拉薩西面的極樂寺(bde-ba-can),從吉祥獅子(bkra-sis senge)和善滿(dgebskonspa)所聞經論。又以功德海(yon-tan rgyamtsho)和烏錦巴(u-rgyan-pa)爲正副阿闍黎學習現觀莊嚴論。又依曼殊寶(hjam rin-pa)大善知識聽受大乘莊嚴論等慈尊諸論,這樣幾年之內學習了好多顯密經論。十九歲在那塘(snar-than)時,學習現觀莊嚴論。其中多引俱舍之文,比較難懂,因此發心學俱舍。在那裏他從義賢(don-bzan-ba)譯師聽受意樂賢(bsam-bzan)的俱舍釋,但他還不滿足。一天在一位格西那裏看到慶喜祥(kun-dgah dpal-ba)的現觀莊嚴論釋,比他過去所學的注解明晰易解,又看到其中有引俱舍論處,論釋得也很清楚,因此第二年夏天他就到澤欽(rtse-chen)請慶喜祥講一遍現觀莊嚴論。慶 喜祥又介紹他到仁達巴(redmdah-pa)那裏聽聞俱舍和入中論,仁達巴的學問修持都極好,因此成爲宗喀巴大師一生最重要的師長。那年秋季,從大譯師菩提頂(byan-chub rtse-mo)受集論。冬天從慧明(blo-gsal-ba)大律師聽受毘奈耶根本經及其釋論。二十二歲仁達巴爲大師評講集論一遍,那年又以釋量論爲主,兼講入中論,並講授律藏等經論。同時依金剛寶(rdo-rje rin-chen)聽聞歡喜金剛第二品薩迦派的注釋。次年春季夏季,大師又請仁達巴講釋量論一次,並聽受集密本續和五種次第。秋間從福稱(bsod grags-pa)喇嘛聽受多種經論,以後閉關專修,並閱釋量論的廣釋,對於法稱的理論,生起無量不可抑制的猛利信心。過去西藏人僅僅知道因門系辯論方式,現在大師看出陳那集量、法稱釋量論攝盡一切上下諸乘修行次第,因此認爲這些著作乃是成佛解脫之道。二十四歲那年的春天,大師到那塘,那時義賢正著釋量論的注解,大師就在那裏聽受一遍。夏季,大師在那塘立釋量、集論、俱舍、戒律四部之宗,同時從一些大德受好多密法。秋間在藹寺(ergrwa)從空賢(nam-mkhah-bzan-po)學詩詞,同時依止仁達巴溫習入中論、釋量論、集論、俱舍論等,又重新聽受一遍現觀莊嚴論和戒律。過去沒得到傳承和講解的中觀宗重要經論,這時從那塘住持慶喜幢(kun-dgah rgyal-mtshan)受得一切傳承,又請極樂寺妙寶(hjam rin-pa)講授一次。當時西藏得中觀宗諸論的傳承的寥寥可數,可是現在到處都有,這都是由於大師得到傳承,加以弘揚的緣故。這一段僅僅是把大師所學的經論略舉幾個例子,實際上所學絕不限於這些。大概藏中所有經論,大師或者兼聽講授,或者僅受傳承,沒有沒接觸過的。
續讀下文(請按這裡) ……
續讀下文(請按這裡) ……
大師在學習圓滿的時期,改戴黃帽,以後他的弟子們也就隨着戴黃帽,因此形成黄帽派。黃帽原是持律者所戴,據土官宗派源流說:『貢巴饒塞(dgons-pa rab-gsal,朗達瑪 滅法後復興佛法的大律師)送廬梅(klu-mes)到西藏的時候,把自己戴着的一頂黃帽子送給廬梅,說是「戴上這個,就想起我來了」。因此,過去一些大持律者都戴黃帽子。宗喀巴想振興衰頹的戒律,帽子的顏色與過去的持律者們取得一致,採用黃色。』(德格版一〇一——一〇二頁)據此,黃帽並不自宗喀巴始,宗喀巴採用黃帽,主要的用意是復興戒律,其中並沒有多少改革宗教的意味。
以後大師在雅壠(yar-lun)地方恭請錯欽薄(tshogs chen-po)寺住持戒寶(tshul rinpa)律師爲親敎師,錯巴吉津(tshogs-pa byirdzin-pa)寺住持慧依(ser mgon-pa)爲羯磨阿闍黎,錯巴吉津的維那福德金剛(bsod-nams rdo-rje)爲屏教阿闍黎,還有兩個寺院的持律比丘爲證戒僧衆,正受比丘戒。
受比丘戒後曾從名稱菩提(grags-pa byan-chub)請問法義,印證所學,並聽受道果的傳受,那若六法、帕摩主巴(phag-mogrub-pa)與世間依怙(hjig-rten mgon-po)的著述。
以後到聞(hon)道場,講現觀莊嚴、因明、中觀諸論。此後到前藏,住在剎(tshal)寺,閱讀大藏,引生無量觀察妙慧。他三十一歲那年造現觀莊嚴論獅子賢(simhabhadra)釋廣疏,取名「善說金鬘」。以後一兩年之内。除了自己修習以外,在各地講了很多大小乘經論。如在賈城(bya-yul) 爲七十位左右善知識講現觀莊嚴論、入中論、集論等,在貢迦(gondkar)的五明道場(rigs-Ina lha-khan)爲貢迦法王和七十多位三藏法師講現觀莊嚴論、因明、集論、俱舍、比丘戒、入中論等。住在門喀札喜棟(mon-mkhah bkra-sis gdon)寺的時候,一天晚上和大家一起烤火,談到西藏學者的傳記。有人說從前慧獅子(ses-sen)在一個法會中每日能講十一種經論,在西藏在一個時期中所講的以他爲最多。當時霞頓(Sa-ston)等善知識請求大師也這樣講,大師說:「略加努力,也許可以作得到。」於是就答應了他們。隨卽閉關二十一天,閱讀經論。出關以後的前幾天,略講了一些印土論典。以後十五部論同日開講。每天從早到晚講十五座沒有間缺。其中小部頭的論先講完了兩部,於是後來又加講兩部,一共講了十七部;卽是:因明疏、現觀莊嚴論、集論、俱舍、戒律、慈氏後四論(辨中邊、辨法法性、大乘莊嚴經論、寶性論)、中觀五論(中 論、廻靜、六十、七十頌、細研)、入中論、四百論、入行論。講這十七部論時,每部論各依一種西藏人所著的廣釋爲根本,其他若干注釋爲附屬,加以抉擇。經歷三個月法會才圓滿。每天晚座講完,仍舊修大威德二種次第,未曾間斷。以後大師曾在一法會中,同 時講二十一部大論。又在專修的時候,曾合講二十九部大論。一切緇素,嘆爲希有。
大師三十四歲時,打算學金剛乘講授、灌頂、密傳、事相等法。於是到了後藏,住在努却壠(snubs-chos lun)從錯(tshogs)寺住持稱友(grags-pa bses-gnen-pa)受五種次第密 乘法類。又會見-位西寧籍的通達中觀的喇嘛名叫精進獅子(brtson-hgrus senge)的,詳談法義。這一期間,大師了知中觀月稱和清辯的差別,而以月稱論師爲解釋龍樹論義的正宗。
大師以前所學偏重顯教經論,今後打算專攻密法,以便專修。於是到仰垜(nan-sted)的德欽(bde-chen)寺,從布頓(bu-ston)大師的上首弟子法祥(chos kyi dpal)學習時輪疏釋、修行事相、六加行法等。以後大師打算學全部瑜伽的傳承、解釋和事相等。未學經以前,要先把事相學會才好,於是從布頓的弟子以善巧瑜伽事相而著名的瑜伽師壽自在(tshe-dban)學習。對於金剛界祥勝和金剛頂等瑜伽部一切大曼陀羅的畫規、舞讚、結壇、結印等,學習得都很純熟。以後又回到法祥那裏,請受金剛鬘的灌頂、傳承、密授、指導、舞讚、畫壇等一切事相。又學到金剛手大輪等灌頂、傳承、教誡。以後又到霞魯(sha-Iu))從大持咒者瓊波雷巴(khyun-po has-pa)聽受瑜伽部諸大曼陀羅等藏土清淨灌頂傳承未斷的下部密法,並聽受魯伊巴派(li-yi-pa)和那伯巴派(nag-po-pa)勝樂等無上瑜伽無量法義。學習完畢,仍舊回到法祥座前,聽受金剛心釋、金剛手讚釋、那若大疏等時輪的各種注解,並全部聽受布頓所造二派集密的各種釋疏。以後又從三藏大法師幢稱(rgyal-mtshan-grags-pa)抉擇瑜伽部舞讚等事相,也聽受經法,特別聽受布頓所造的金剛出生大疏、瑜伽部根本經、攝實相經、金剛頂經、祥勝經、淨惡趣續、顯實相論、橋薩羅莊嚴論、祥勝經大疏等無量的重要經續和注釋。
三十六歲時赴拉薩朝釋迦佛像。以後一二年內捨事閉關專修。三十八歲培修精基(rdzinji)地方的慈氏菩薩殿。第二年住在羅札(lho-brag),爲該地僧俗講多種教法。四十歲時從法依(chosskyabs)大師聽聞菩提道燈論釋、集密五種次第法等。這一年中,曾往孃(gnal)的)的金沙奔巴()行廣大供養,在那裏講比丘戒律,安立無量眾生 住於戒律。自此以後,即使漉水觸火這一些瑣事,也要依律而行,徒衆也跟隨着這樣作。因此,以後黃教最尊崇戒律。這一年在若種(rwa-gron)安居時。大弟子達瑪仁欽(dar-ma rin-chen)阿闍黎初次謁見。達瑪仁欽最初看不起宗喀巴,但聽了大師講經之後,對大師很快地生起了信心,誓從大師爲隨身弟子。後來大師圓寂,卽由他繼承法位。
以後由孃回到俄喀(hol-kha),住拉頂(Tha-sdins)阿蘭若一年,自修教他。這年之內,了解佛護、月稱一派中觀見的究竟,生大歡喜。因此造論稱讚如來所說緣起性空的甚深道理,這部論通稱「緣起讚」。
四十四歲那年的春天到迦瓦棟(dgah-bagdon),在無量海會之中,講說菩薩戒品、事師五十頌和密宗十四根本戒等。以後與仁達巴共赴若珍(rwa-sgren),冬季在若珍廣演大乘莊嚴論、辨中邊論、集論、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諸大乘法。又爲仁達巴講集密月稱釋和中觀論。仁達巴也爲大師講六十如理論、集密五次第法和中觀月稱釋的中見等深細修法。第二年夏與仁達巴、勝依法王(bskyabs-mchog dpal bzan-po)在囊則敦(gnam-rtsed ldan)寺安居時,抉擇正法,廣弘戒律。四十六歲時造菩提道次第廣論,這部著作總依慈氏現觀莊嚴論,別依阿底峽菩提道燈論,開演三士道次第。後半別明止觀,更是大師的精心著作。以後又造菩薩地戒品廣釋、密宗根本罪釋、事師五十頌釋等。四十七歲時宣講現觀莊嚴論,講授完畢,令弟子達瑪仁欽依照此次所講的要義,而造釋論。達瑪仁欽卽遵囑造廣 釋心藏經嚴論,卽是現在西藏講現觀莊嚴論的根本依。四十八歲時,移錫雷朴(lhas-phu)寺,廣演法稱論師的因明廣釋,達瑪仁欽記而造論。以後到俄喀住慈氏洲(byams-paglin)講經,因勝依法王等的勸請,造密宗道次第,總明四部密宗的全體。這部論與菩提道次第,一明密乘、一明顯教,是宗喀巴生平最偉大的兩部著作。
五十一歲時,赴前藏,在塞若却頂(se-ra chos-sdins)安居,大弟子克主傑(mkhasgrubrje)初次參謁大師,大師爲授大威德灌頂。這一年造中觀論廣釋。
五十二歲時,造辨了不了義論。這一年(永樂六年,一四〇八)六月,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隨員數百人,到西藏迎請大師來漢地,爲大師婉言謝絕。大臣們轉請派一上首弟子,應成祖之請。大師於是命令大弟子釋迦智(sakya yese)前往京師。釋迦智見了皇帝以後,被封爲大慈法王(snin-rje chos-rje)。這一年中觀論廣釋造訖,在六百多三藏法師的聚會中,廣爲宣演。此外還講了中論、辨了不了義、四百頌論、密宗道次第、密宗根本三昧耶、事師五十頌等。
這一年培修拉薩大招寺,第二年正月在大招寺興起大法會。又應徒衆之請,興建根本道場迦登寺(dge-ldan rnam-par rgyal-bahi glin)。建立房舍的軌則,完全合乎戒律所說,下至厨房,都依照戒律建築。第二年來到格登寺,做一些開光等事情,並講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稱釋及五種次第、集論、瑜伽師地論、因明論等。又造集密四天女請問經和集智金剛經二書的注釋。五種次第的注解也是第二年內在這個道場內造成的。
五十八歲時,藏王名稱幢(grags-pa rgyal-mtshan)迎請大師赴聞地的札西朶喀(bkrasis dokha)安居,爲數百三藏法師宣講中觀、因明、菩提道次第、入菩道行論等。大弟子根敦主巴(dge-hdun grus-pa)卽在此時此地初次參謁大師。以後回到格登寺,著魯伊巴勝樂大疏、圓滿次第四瑜伽廣略講義、修法,又對勘集密根本經和注解,有所注述。五十九 歲時,因以前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帙過於浩繁,一般人不易誦持,於是另造菩提道次第略論。六十二歲在格登寺宣講集密釋箋、幾種釋續、五種次第廣解、六支力行廣解、時輪無垢光大疏、中觀、因明、勝樂、菩提道次第等無量甚深大法。這一年入中論廣釋造訖。歲末,大師令刻集密根本經,第二年刻好。六十三歲(一四一九)時宣講勝樂輪根本經等顯密諸法,勝樂輪根本經釋也在這一年作成。如是在講經行化的生活中,這一代大師於十月二十五日圓寂。
宗喀巴大師的平生,在學問修持各方面都具有最高的造詣。對於教理,他總結大小乘、顯密一切教誡理論,而自成一家之言。他一方面有括囊大典、網羅宋家的氣度,一方面又有不容假借混淆的見地。如抉擇佛教各宗的見地之後,以中觀爲正宗;抉擇中觀各派之後,以月稱爲皈依。詳見菩提道次第廣論觀品和辨了不了義論。他的著述極豐富,現存 的有十八帙(包括傳記和口義)。對於戒律,他能嚴格地遵守,矯正舊派佛敎的流弊。他的德行又極高,足以領袖羣倫。因此,他所創的格魯派(dgelugs-pa)至今爲西藏第一大教派。在時間上講,這一派流行了六百年;在空間上講,不但流行於西藏本土,而且遠及靑、康、漢地、蒙古。如果咱們把宗喀巴的傳記稍事涉獵,就知道這些現象不是沒有原因的。
二、宗喀巴大師的弟子
宗喀巴的弟子多到不可勝計,現在僅將最著名而且對弘揚宗喀巴敎法最有關係的幾位大弟子列舉如下:
1.嘉曹傑(rgyal-tshab rje, 1364-1432)名叫達瑪仁欽。最初在薩迦派(sa-skya-pa)出家,親近仁達巴等諸大善知識。以十部大論在各寺立宗。最初聽到宗喀巴大師的名聲,自己不相信,以後聽到大師講經,慢心才降低下來,願作弟子。十二年中受學一切顯密教 授。宗喀巴圓寂以後,他繼承法位,爲迦登寺的第一位坐床者。以後依據大師的成規,以戒律爲本弘集論、俱舍、因明、現觀莊嚴、入中論等。大師的一切顯密善說,無不盡力宣揚。在位十三年(一四一九——一四三)之內,宗喀巴的弟子把他當作宗喀巴一樣侍奉。
2.克主傑(mkhas-grub rje, 1385-1438),原名格雷倍桑(dge-legs dpal-bzan)。最初也在薩迦派出家,親近仁達瓦和達瑪仁欽,也立過十部大論宗,後來因仁達瓦的介紹而爲宗喀巴的弟子,宗喀巴圓寂後到後藏弘揚宗喀巴的顯密教法。以後被達瑪仁欽迎回迦登寺,繼承法位凡八年。他的學說完全祖述宗喀巴,不糅雜絲毫其他說法。非但摧伏一切外道外派的論難,卽使大師弟子中,見地稍有不同於宗喀巴的,一定要盡力破除。
3.妙音法王(hjam-dbyans chos-rje, 1379–1448)名叫札西倍敦(bkra-sis bpal-ldan),在宗喀巴的弟子中稱爲聞持第一受持顯密經論一百八部,講說的時候,不需要經本,只靠背誦。甲午年(永樂十二年,一四一四)受宗喀巴大師的囑咐,於次年建立哲繃寺 (hbras-spuns)。講授中觀、因明、現觀莊嚴論等都以宗喀巴爲依歸,攝受弟子極多。因派七位阿闍黎分別宣揚教法,所以該寺形成七大院,其後合併爲多聞(sgo-man)、明慧洲(blo-gsal glin)、廣樂(bde-yans-pa)、密咒(snags-pa)四大院。
4.大慈法王(bvams-chen chos rje 1354-1435)名叫釋迦智(sakya ye-ses)。曾經代表宗喀巴到南京謁見明成祖,回藏後依宗喀巴命創建色拉寺(se-ra)。以後又進京作永樂、宣德兩代的國師。把黃教傳布到蒙古和漢地,是爲漢地有黃教之始。
5.根敦主巴(一三九一 ~ 一四七五或七三),最初依止慧獅子 (blo-gros senge),其後爲宗喀巴的弟子,並從達瑪仁欽、克主傑問法。後來隨慧獅子到後藏弘法,在那裏創建札什倫布寺,住持三十八年,暇時就到後藏各地廣講經論。這個寺院最初分爲三個院, 到班禪善慧法幢(blo-bzan chos-kyi rgyal-mtshan)增添一所密咒院。人才衆多,爲後藏第一大寺,歷代班禪就是該寺的寺主。
6.上慧賢(stod ses-rab bzan-po),阿里人,學成後回阿里莽域(man-yul)建立達摩(stag-mo)等寺,從此宗喀巴的教法遍布於阿里。
7.下慧賢(smad ses-rab bzan-po),西康人,起初在色拉寺求學,曾爲該寺的副講阿闍黎。回西康後,在昌都建立寺院,從此黃教盛行於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