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趣入?
佛說有二種大乘,因位的波羅蜜多乘及果位的密乘,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無論進入哪一乘,都要從菩提心這扇門開始。什麼時候生起菩提心,即使還沒有累積其他功德,就算大乘行者;什麼時候退失菩提心,即使已經具備通達空性的智慧,也只算聲聞緣覺乘,不算大乘行者。許多大乘經典都持相同的見解,這一點可以用正理證明。
最初進入大乘的條件,就是以發菩提心來安立;退出大乘的條件,也是以退失菩提心來判定。是不是大乘行者,要看有沒有菩提心。如《入行論》說,「發菩提心的剎那,即使仍然繫縛在輪迴裡受苦,這個凡夫已經具備稱為善逝子的資格了。」又說,「今天發菩提心,今天就成為佛子。」說明一發心,立刻成為菩薩。
《聖彌勒解脫經》說,「善男子,即使是碎掉的金剛石,還是比其他寶石貴重,還是叫做金剛石,名稱並沒有改變,一樣可以去除貧窮。善男子!發起成佛利他的菩提心,就像金剛石一樣珍貴, 只要發心,即使還沒有修六度,他的功德遠遠超越聲聞緣覺;只要發心,就具備菩薩之名,能消除輪迴中的匱乏。」說明雖然還沒有學習殊勝的菩薩行,光有菩提心就算菩薩。龍樹菩薩說,「不論自己或其他眾生,想要證得無上果位,其根本就是發堅固如山的菩提心。」
《金剛手灌頂續》說,「各位大菩薩!這是非常廣大、甚深、難測、秘密、極密的大陀羅尼壇城,不應該公開教導惡性有情。文殊菩薩問:『金剛手菩薩!這個稀有、前所未聞的密法,應該對那種有情宣講?』金剛手菩薩回答:『文殊菩薩!已經進入菩提心正行且獲得成就的人,才能聽聞。文殊菩薩!修習學處及密乘灌頂的菩薩,應該進入此大智灌頂陀羅尼壇城。菩提心不圓滿,就不能進入壇城,不能觀看曼陀羅,也不能向他施展咒語及手印。』」由此可知光有大乘法還不夠,必須眞正發心才行。
發心的量要達到多少?
由菩提心安立大乘人,如果發心的量只是口頭上粗淺了解,不過徒具虛名;要達到真實圓滿的量,才算名符其實,應該好好修菩提心。如《華嚴經》說,「善男子!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種子。」有菩提心才有菩薩,有菩薩才有佛,這句話很重要,必須具備這種定解。進一步解釋,例如水、肥料、溫度、土壤與稻種和合,就會長出稻芽;與麥種和合,就會長出麥芽。其中,水、肥料等是共因;稻種和麥種是不共因,因為稻種不會長出麥芽,麥種不會長出稻芽。同樣的道理,無上菩提心是種子,是長出佛芽的不共因;解空智慧是水、肥料等,是聲聞、緣覺、佛三種菩提的共因,所以《寶性論》說,「信解大乘(菩提心)是決定種性的父親,空性智慧是生出佛法的母親。」說明菩提心是父親,空性智慧是母親。如果父親是藏人,生出的孩子不會成為漢人或胡人,由父親決定子女種性的因;母親雖是藏人,卻能生出不同種族的小孩,只算共因。
…… 以下內文,請看原書。
三、如何策發菩提心
四、略說七重因果
五、正式修習七重因果
六、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