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老、病、死苦
書籍目錄
二、生、老、病、死苦

二、生、老、病、死苦



Bg B72

   生苦是一切苦難的開始。沒有生,也就沒有老、沒有病、沒有死。人們都知道老、病、死是令人痛苦的,卻不知生也是苦。相反,對於一個人的誕生,人們總認爲是一件喜事、樂事,總要恭喜祝賀一番。殊不知,生的開始也就是苦的開始。對於生苦,《聖諦經》說,生就是各種各樣芸芸眾生的出生、生存。隨著一個人的出生、成長,色、受、想、行、識這五陰也伴隨生命而興起。所說生苦,就是眾生出生、生存之時所感受的遍及全身的切身之苦和心靈所感受的深深的煩惱、憂傷、淒涼、孤獨之苦。


   佛教指出,首先,人在出生之前,要經歷十月住胎,這就是生苦的開始。這時,他猶如被關在地獄裏的囚犯一樣,四週漆黑,沒有一絲光明。母親喝熱湯,他要備受煮燒;母親飲涼水,他要受冷受凍。他渾身被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著,毫無自由。所以,他會在母體中不斷地掙扎,不斷地拳打腳踢(胎動),這是他對痛苦的反抗。


   其次,嬰兒降生時亦要經受很多苦難。他要衝破母體的束縛,要突破重重的阻力,要竭盡全力去爲自己的降生開闢一條道路。這條誕生之路是如此艱險,以至生命力弱一點的嬰兒竟無力走完他降生前的人生之路,在未與這個世界見面、未與帶給他生命的父母見面的時候,就慘死在母腹中。而那些能衝出母體、來到人世的,也是耗盡了全身力氣。一個嬌小脆弱的生命,要經歷如此的痛苦掙扎方能降生人世,你能說人之生不是苦嗎?正因爲人之生是苦,所以每個人來到人世以後所發出的第一種聲音不是笑,而是哭。他以哭聲昭示自己的誕生,同時亦昭示自己苦難一生的開始。


   再進一步說,每個人在出生時雖不知道他今後要遭受甚麼樣的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今後一定會受苦,祇是每個人所受的苦程度不同、性質有別而已。人人都知道,生命是最寶貴的同時,生命也是最令人痛苦的。沒有了生命,固然沒有了快樂,但同時也沒有了痛苦。所以,人們在痛苦不堪的時候所做出的人生選擇,幾乎都是一樣的:結束生命,走向死亡。對身邊發生的自殺事件,人們都會爲之惋惜,惋惜一個生命的永遠消逝。是的,生存的人爲結束是令人惋惜。然而眞正被惋惜的對象,也許應該是他最親近的人,他的父母、他的子女、他的愛人,惋惜他們永遠失去了一位親人。


   至於他自己,似乎沒有太多惋惜的必要。因爲每個自殺者之所以會走上這一條路,都是有一定緣由的。這個緣由就是他曾經遭受過巨大的人生之苦,這個苦使他感到人生已無意義,生活已無樂趣。他不想繼續受苦,所以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我們之所以對此不必做出太多的針對他本人的惋惜,是因爲我們根本不知道假如他不結束生命,那麼,在以後的人生歷程中,他究竟是得到的歡樂多,還是嚐到的痛苦多。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苦樂都難以預測,又怎能先知他人的命運?


   所以,當聽說某人自殺時,我會惋惜、同情他的親人失去了他,而不太惋惜、同情他自己(祇要他不是被逼到死路上去的)。相反,我對自殺者本人的態度一般是責難(祇要他不是真的沒有了生路)。因爲他選擇這條路是極爲自私的,他的死對自己來說是一種解脫,但對其親人來說卻是一種災難、一種巨大的無法彌補的損失與創痛。他以帶給別人痛苦的方式來解除自己的痛苦,以將他人推進苦海的方式來使自己跳出苦海,這實在是太自私、太無情。他爲了能得到解脫而置自己的責任、義務於不顧,這實在是太沒有責任感了。


   然而,責難歸責難,我們也必須承認,他所選擇的畢竟是一條最容易走的路,對他自己來說或許也是一條最合算的路。假如他在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之後不是自殺而是活著,那麼這對別人來說是幸運,但對他自己來說也許是冒險、是賭注。因爲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他不知會不會能得到一些快樂,但他一定會遭受痛苦,如煩惱、憂愁、挫折、失敗等等。


   人生的眞味是三分甜七分苦,痛苦多於甜蜜。爲了不受苦而寧願捨棄甜,與爲了嚐到甜而願吃苦,這兩種人的人生選擇對他們自己來說,各有理由;從生命的自然意義上說,旁觀者亦無太多的理由去指責此而讚賞彼;但從生命的社會意義上說,我們的確應該指責前者而讚賞後者。因爲每一個人都不僅僅是一種自然存在,更是一種社會存在;從其降生之時起,他的生命就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同時也是他人的、社會的;他對自己生命的取捨並非僅僅是他個人的事,同時亦是他人的事、社會的事,會影響他人的甘苦、他人的命運。


   人生固然有很多苦,但既然我們的生命已經誕生,就必須承受這份苦。儘管生命的根源不在我們自己,我們沒有先天的選擇權,因而後天受苦是不公平的;但生命既已形成,它畢竟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這個生命的命運是苦是甜,也祇能由我們自己來品嚐、來承受。這是先天的不公平,而這種不公平的存在正是人之「生」的最大的苦。

   有生就有老。不管人與人的先天條件有何差異,是美麗還是醜陋,是聰慧還是愚鈍,也不管人與人的後天境遇如何不同,是榮華富貴還是窮愁潦倒;生命的自然規律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有生必有老。


   佛教認爲,生命的衰老是令人痛苦的。從生理上說,人到老時,頭白齒落,肌肉鬆弛,五官失靈,神智昏暗,就象一支風中殘燭,一吹即滅。《聖諦經》對老苦的理解是:人到老年,便會頭髮花白,牙齒脫落,健壯之軀日趨衰弱,彎腰駝背,腿脚僵硬,氣喘吁吁,拄杖而行,肌膚皺縮,面目醜陋,這就是老。所說老苦,就是眾生年老之時所感受的遍及全身的痛切之苦和心靈中深深的煩惱、憂傷、凄涼、孤獨之苦。



   這正與佛教所言相一致。在佛教看來,甚至人之生的同時就意味著老與死,祇是其間要經歷一段十分短暫的時間而已。所以,「生苦」的產生就決定了「老苦」的必然性。然而,人們對生苦與老苦的感受又是不一樣的。生固然意味著苦,卻苦得有希望,或許可苦中得樂,或許會在生命的沙漠中開拓出一片綠洲。而老苦卻讓人苦得無奈,苦得沒有希望,也許沙漠遠處有一片綠洲,可是我們還沒有走到那裏,就已經倒下了,並且再也無力站起來了,於是便祇好對著那片綠洲徒自傷感、徒自悲哀。這種傷感與悲哀是一種無法改變、無可奈何的苦,此爲老苦的另一重含義。


   人們在年輕時的命運各不相同,有的是高官,有的是平民;有的是富者,有的是窮人。可是到了老年,人們的命運卻大多是相似的,高官會失去權位,變成平民;富者或因財富落入兒女之手而變成窮人,或因無力再創造財富而同樣變成窮人;至於原本就是平民與窮人的,他在年輕時沒受過多少享樂,到年老時會更加淒涼。一個有地位、有權勢、有財富的人,一旦到了暮年,這一切就都不存在了,他能不感到痛苦嗎?剛剛還前呼後擁,轉眼之間,便孑然一身,他能不感到淒苦嗎?同樣,一個平民一個窮人,他在年輕時雖然沒有地位、沒有權勢、沒有多少財富,但畢竟也有屬於他的東西,這便是兒女親情、天倫之樂,還有他自己的體力、智力、健康。而到了老年,這一切也都離他而去,兒女會嫌他老,嫌他吃白飯,嫌他礙手、礙腳、礙眼,而他自己既沒


   有了智力,也沒有了體力,他連維持生命都要付出忍氣吞聲、低三下四的代價,還談甚麼人生之 樂呢!這是老苦的第三層含義。
   還有,一個人老了,就會失去很多内在的樂觀的東西,會失去對生命的信心、失去對未來的 理想、失去對自我價值和晚年人生意義的確認。一個老者猶如黃昏中的落日,他的生命力在迅速衰退,他在一步步走向黑暗、走向死亡。這種生命力的衰退和自我價值的失去,是最令人感到悲 哀的,這是老苦的更深一層的含義。

   至於病苦,這是任何人都不會否認的。《聖諦經》說,病是指頭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脣、舌痛、齶痛、咽痛、風喘、咳嗽、嘔吐、喉痹、癲癇、瘺癭、經溢、赤痰、壯熱、枯槁、痔瘺、下痢等。所說病苦,就是眾生在生病之時所感受的遍及全身的痛苦和心靈中存在的深深的煩惱、憂傷、淒涼、孤獨之苦。


   一個疾病纏身、從頭到腳、從裏到外都是病的人,是沒有快樂可言的,有的祇是痛苦,是肉體之苦,亦是心靈之苦。佛教將疾病分爲内外兩種:
 一、內病指精神上、心理上的疾病。
 二、外病指肌體中的疾病。


   不管是哪一種病,祇要疾病一降臨,它就會像魔鬼附身一樣久久不肯離去,它噬咬著人的五臟六腑和四肢肌體,同時也消磨人的意志,損耗人的心力,甚至動搖人的理想與信念。我們往往都有患病的經歷,因而都知道一個病人的最大心願是甚麼,這個心願不是描繪絢麗的藍圖、不是創造雄偉的功業、不是實現美好的理想,而是一個最基本最平常的東西:健康。


   人在病中的感覺和需要與平常是不一樣的。在擁有健康的時候,人們不會知道健康的珍貴,也不會去珍惜它,而是整天企求著其他的東西,如愛情、事業、金錢、職位、名利等等。至於健康,他根本不會去考慮,因爲他並不缺少,故「健康」便不會成爲一個「問題」而引起他的重視與警覺,進而引起他的渴求。人們平常所考慮所關心的總是自己不曾擁有的東西,沒有愛情的想得到愛情,有了愛情又想要婚姻,眞的結了婚又會感到不自由而想要衝出「圍城」,有了離婚後的自由又會產生失落感而希望重溫戀愛、婚姻之夢。在情感方面如此,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人就是這麼反反覆覆地追求著他不曾擁有或得而復失的東西,對於已經擁有的東西譬如健康,他卻不以爲然。他不僅不知道珍惜,相反,健康往往是他最經常的損害對象:



   彷彿健康是世界上最不起眼、最無所謂、最不值得注意的東西。祇有當他一下子失去了健康的時候,纔會猛然醒悟到它原來是那麼珍貴、那麼重要,他這纔轉過頭來關心這一最不起眼最容易忽視的東西。也許他有幸能重新找回它,也許他再也不能擁有它、將永遠與它無緣了。這時,他纔悔恨自己當初對健康的忽視與損害,但時已至此,悔恨已是無用,他畢竟是再也不能找回他曾經擁有的健康了。


   現在,他能擁有的祇有病魔、痛苦、折磨以及離此不遠的死亡。此時的他已沒有了希望、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這些曾經造就出過去的「他」的東西,都不復存在,因而眞正的「他」已經消逝。現在的他能夠主宰自己的祇有一點,這就是慢慢走向死亡。處於這種狀態已是夠可悲的了,何況他的肢體還要遭受巨大的病痛,這不是人生一大痛苦嗎?

   關於死苦,《聖諦經》說,死就是指各種各樣的芸芸眾生的死亡。生命終結,生息散滅,壽命耗盡,命根不存,這就是死。死苦就是眾生即將死亡之時所感受到的遍及全身的痛切之苦和心靈中存在的深深的煩惱、憂傷、淒涼、孤獨之苦。


   對於死苦,人們的感受是有差別的。有的人一生中有許多遺憾,當他沒有感到死神的逼近時,總覺得還有機會去彌補。所以,他雖感遺憾,卻還有希望和慰藉,即彌補遺憾的希望和慰藉,因而還不會感到多麼痛苦。然而,當死神一步步走近他,而他也知道自己不久將永離人世時,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祇能徒然面對自己的人生遺憾,卻無法彌補,甚至連彌補遺憾的希望都沒有。如果這些遺憾是由他自己造成的,那遺憾將轉變成遺恨;如果是由他人或外在因素造成的,則遺憾又會轉變為怨恨。遺恨或怨恨生長在一顆瀕臨死亡的心靈中,那滋味是極其痛苦的,它會一隻害蟲一樣咬著他的肉、啃著他的心、吸著他的血,一直將他折磨到生命的終結。


   也有的人一生中倒沒有多少遺憾,他譜寫的人生樂章幾乎是完美的。但正因爲完美,所以他對此十分珍惜、十分留戀,他想永遠擁有、欣賞並創造這樣的樂章。但當他知道自己即將不再能擁有、欣賞這一樂章時,他會感受到一種痛徹心骨的痛苦,一種割捨之痛。他將割捨他所擁有的經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美好人生,將割捨他的事業、他的愛情、他的親情、他的友情。這麼多美好的曾經爲他擁有的東西,即將與他永遠分離,他怎麼能不感到一種切膚之痛呢?特別是,當他知道自己因死亡的來臨而不再能繼續創造這樣的人生樂章時,他會產生一種最可怕的感受:絕望。這種感受一直要伴隨他走到人生之路的盡頭,他能不痛苦嗎?


   又有一種人,他一生中並未創造出甚麼動人的樂章,但他的命運特別好,一生享樂,一生甜蜜。這種人最戀生怕死了,他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永遠存續下去,從而永遠享受人生,永遠品嚐人生的甜蜜。可是有一天,他終於看到了死神的身影,聽到了死神的腳步聲,因而會產生一種無法名狀的恐懼。這種感受一產生,馬上就死去也就罷了。最糟糕的是,當這種感覺產生時,他祇是看到了死神的身影、聽到了死神的腳步聲;而這身影、這腳步聲離他還有一段距離,還要經歷一定的時間纔能來到他身邊,將他帶走。在這段時間裏,他總是能看到死神在遠處晃來晃去,總是能聽見死神的腳步聲愈來愈大、愈來愈近,他整個人被恐懼包圍著,這種感覺令他窒息,一直窒息到他耗盡最後一口氣。這也是一種類型的死苦。


   還有一種懼怕死亡的人又與此不同,他一生沒有太多的享受,倒也不特別戀生;但他絕對怕死,因爲他一生中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在做這些事時,他沒有想到往生後的報應;但當這些事做完了,而他也知道自己不久將命歸黃泉時,他恐懼了,因爲這時他想起「報應」二字。他不知道自己今生做的孽,來生要付出甚麼樣的代價;不知道自己今生欠下的債,來生要償還多少;不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的今生會造就一個甚麼樣的來生。這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未知數。但他確信一點:他來生一定會遭到報應。


   於是,他便想像著來生遭報的各種可能情形:或是變爲畜牲,任人宰割,成爲人們飯桌上的美味佳餚,因爲他今生曾做過一些祇有畜牲纔能做出的事;或是變爲餓鬼,被饑餓折磨得皮包骨、喉似針,因爲他今生曾掠奪過別人的勞動果實,榨取過別人的血汗;或是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受盡各種磨難而永遠不得超生,因爲他今生曾做過泯滅良知、令鬼神震怒的事;或是被仇人千刀剮,萬箭射,因爲他今生曾殘害他人,結下仇緣。一個被這些想像所纏繞的人,可想而知,他對「死苦」的感受有多麼深了。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更是苦。而人生從自然生命的流逝來看,除了生、老、病、死又有甚麼?因而佛教堅信:人生是苦。

人生是苦,但這苦決不僅僅是生、老、病、死之苦。佛教認爲,除了在人的生命的自然流逝中會產生這些生命體驗之苦以外,人生還有很多社會內容,還要遭受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苦難,如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等等。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