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莊式行醫健康法的實際療效
書籍目錄
二、莊式行醫健康法的實際療效

二、莊式行醫健康法的實際療效

Bg D39

問:若說「行醫」健康法的目標著重於預防疾病,是否亦有治療既已罹患疾病的功能? 

  答:實施此健康法後,前述的癌症、慢性、急性疾病及製造體內氣體的機率將相對減低。「行醫健康法」源於人類與生俱有的自然治癒力以遠離病因。一言以蔽之,便是以「利用健康法度過規律的生活,培養不罹患各種癌症、急性心臟病的強健身體」為基礎,因此治療「未病」方為「行醫」的原始目的。


 然而實際上自認身體健康的人極少嘗試健康療法,因此到本處接受輔導者以染患某種不適、再經由「行醫」理論對其生活、飲食多方改善而好轉的例子也難以數盡,然與其由我口中說明不如觀察患者本身的報告,以下便引用二、三實例以資參考。








  果然,依我方式生活二、三日後,藤井先生病牀日記中便記載每日下痢一 ~ 二回,為期兩週後,下痢情況消失,呼吸更感通暢,身體更產生不可思議的大轉變。此間樣貌可藉由藤井先生的來函轉呈諸位。


  拜啓:時日轉冬,不知醫師可好?十分掛念。(中省略),十月起我開始服用醫師所指導的中藥,並加上按摩工作。

  雖然我在一九八三年因染患慢性支氣管炎(近來更併發氣喘病)與蓄膿症(嗅覺失靈)而痛苦不堪,經由T大學的附屬醫院診治亦無好轉而心灰意懶。
  然而自從服用醫師您所開的處方與實施按摩後於十月十日,一向嚴重的喘聲遽減,鼻塞不再,甚至恢復了即將失去的嗅覺、效果卓著。


  十月十三日再到醫院複診時,由於病況的好轉(血中含氧量恢復正常,肺活量也由昔日不到二公升增至三公升以上),主治醫師驚訝地說:「真是戲劇性的變化,也真令人難以解釋!」十月二十日再次複診時更發現支氣管完全没有雜音,血中的含氧量也較往昔(情況差時)增加數倍(以氧氣分壓表示)。


  如上狀態持續至今,咳嗽、含痰的狀況也全然消退、鼻塞痊癒,甚至靈敏如常,到了夜晚也能安穩入睡。
  於是我便可如往常般到田間耕作,爬坡時不再氣喘如牛,更不會為嚴重的心悸而焦慮難安,每晚好夢伴我入眠。近來回想,病重時常感到心灰意冷,如今卻奇蹟般的復原 真猶如置身夢境,恍如隔世,親人們更是興奮異常,眼見周遭似乎因我而熱絡起來,心中更是充滿感激,醫師您的恩德更令吾人永誌不忘!(以下省略)


  身為醫師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接到此種信件,故不禁將其視為至寶,我也自認為是手握瑰寶的富翁。其中尚餘數項,敬請容後詳述。

問:試問方才在治療話題中所談到「呼吸器官與大腸是表裏一體」的涵意為何?

  答:試問各位頭痛時將如何?
  想必大多數的人都服用止痛藥以求得暫時的解脫,然而這卻是治標的方法,非根治的手段。
  行醫則會如此的詢問病患:「昨晚睡眠充足嗎?」、「是否食用過於辛辣的料理?」或者「血壓是否突然上升?」等語。


  總之頭痛的原因不勝枚舉,因為頭部與內臟、肌肉、神經的關係十分密切也具有整體性,因此行醫著重於「頭痛須先醫治腳部」、雖然首、足相離甚遠,然卻有可資證驗的經歷證明其關係緊密,因此行醫往往建議病患「稍微步行!」、「利用入浴時充分地冲淋腳部」、而利用步行刺激腳部醫治頭痛症狀的成功例子也屢見不鮮。


  人類身體不僅只與五臟六腑有關,甚至與一切器官皆關係密切,例如身上出現疙瘩、皺紋、斑點並非只是單純的皮膚病症,由於內臟的病變所引發的情況亦多,因此往往腸胃問題解決,一切病痛也隨之消失者眾。
  相同地,眾人皆知呼吸器官和大腸之間的關係密切,行醫便將呼吸器官視為表面,大腸為裏,二面表裏更視為一體以便恰當地配合日常生活以資治療。


  不正常的飲食生活不但導致體内存積氣體,使食物滯留腸胃無法順利排出,代謝作用因而異常,也會使得支氣管中的分泌物累積,廢棄物一旦產生毒素更易引發自我中毒症,進而成為各種支氣管病症的原因。
  相反地,一旦大腸能發揮正常的代謝功能,則氣喘、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症與過敏症等呼吸器官的疾病亦為之好轉。

問:行醫對人類身體有何看法?

  答:本國名醫張仲景先師曾著中國最古醫典『傷寒論』書中曾言:「所有的疾病皆由於身心兩面的『偏頗』導致津液失調所致。


  水分占人體百分之七十,可分為淋巴液、消化液、分泌液等體内一切水分的「津」與體內血液的「液」。百分之七十的水分津液又可區分為出所、行所、用所三種,以下言語雖稍嫌陌生,然十分重要,故請耐心以待!製造津液的場所稱之為出所(胃、小腸、大腸、脊髓、胰臟、脾臟等);津液循環的器官則稱之為行所(動脈管、靜脈管、淋巴管、腎臟、膀胱、尿道等),津液使用的場所則稱之為用所(肌、肉、筋、骨、耳、目、髮、膚、軀、腦髓、脊髓、神經等),此三結構稱為三陽,三種機能稱三陰,總稱則為六系。


  例如人類活動時使得用所的一部分肌肉運動,則需要在出所製造津液,並在行所產生搬運功能,如此六系便在體內經常相互連繫,相互控制,因此統括六系者實為津液。


  中國醫學上認為百分之七十的水分、津液實際上就是「控制健康的關鍵」,人體内具有五臟(心、肺、肝、腎、脾)與六腑(胃、膽、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等內臟器官,因此維繫整體的膜、腠與暢流其間的津液若能在質、量上均衡良好的運行,便能對健康產生正面的影響。


  換言之,水分是否能妥善地運用與排除是十分重要的,五臟六腑並不可相互隔離,倘若你心中充滿哀傷便感到食慾不振,受到打擊也會產生神經性病症,凡此經驗人皆有之。由於心中哀淒,腸液便無法分泌;背部疼痛、膽汁的分泌也將行惡化,此皆緣於心臟、胃、皮膚、腸的關係密切非獨立的個體,因此當身體某部分產生症狀,全身皆會受到影響,是故津液若能平衡良好,體内的功能順暢便能永保健康,更能充分發揮自癒力、抵抗力與防禦力,不讓病體有機會可乘。換言之,「行醫健康法」就是具體的利用規律的飲食生活使體內津液調 適均衡罷了!

問:中國醫學對疾病的看法如何?

  答:行醫認為疾病的發生緣於内、外兩因。内因為錯誤的生活所造成的體型症狀,但可藉由本身的耐力、努力獲得改善,此後便不再成為內因。
  外因則為人體後天大敵,諸如濾過性病毒、細菌侵入,乃至於宿醉、疲勞過度、氣候的變化等影響健康生活的各種條件均為外因。


  然而即使内因存在只要摒除外因便不會產生病症,而即使外因十分嚴重若無內因也會健康如昔,因此疾病的發生必緣於内、外兩因的結合。

問:請具體指示如何避免内因的產生:

  答:「行醫健康法」欲徹底掌握人體機構,充分引發人體與生俱有的生命力與自癒力,為使諸位更深入理解「行醫」的方法,茲舉一例詳加介紹。


  住在新潟縣的宮腰美雪次子於出生四個月後死亡,便以書信與我懇談,她希望儘快再為先生添子,於是在我的指導下順利產下一活潑健康的女兒,宮腰女士更以我名字一字取名為「淑子」。我心想此後這一家人必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孰料隔了許久又接獲了一封書函:






  書信的日期為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四日。雖然紫斑病的病症不多,且被認為是過敏症的一種,也是出血時血液凝固成分不足,止血困難的疾病,並於全身中出現許多紫色的内出血斑故有紫斑病的名稱,然若遭遇重創,潰瘍便極其嚴重,因此也算是十分麻煩的疾病之一。當我詳細取得女孩的病況及生活方式後便制訂如下的飲食與生活改善的對策方案。


 (一)就寢前從事有效的指壓與按摩。
 1・以腳底指壓消除淤血、疼痛。
 2・沿著兩肋、肩胛骨由上而下的按摩以消除背部的淤痛、疲勞。
 (二)避免令人興奮的電視節目或漫畫,改聽輕柔的音樂、水流聲與鳥轉聲,俾使神經得到充分地休息。


 (三)可以攝取的食物:
 1・養肝湯。
 2・福康燕麥片、蓮藕汁(參閱目錄條 “食療法” 章節)
 3・餐後飲用些許無種葡萄汁,若欲嘔吐時則餵其飲用無種葡萄汁與炒鹽食品。
 4粟調理 ── 利用高麗菜、胡蘿蔔、山芋、鷄骨、鷄皮加水入鍋再上火,沸騰後改用文火燉煮,再取其雜炊湯飲用。


 (四)盡量避免的食物:
 1・香辛料、葱類、青辣椒、蘿蔔泥。
 2・燒烤物(吐司、烤肉、燒魚等)。
 3・酸物目前仍應避免(話梅、醋、檸檬、蜜柑、養樂多、美乃滋)。


 (五)為了避免令千金的病情惡化,餐食的均衡極其重要而攝取的理想比例為肉一、魚一、蔬菜(胡蘿蔔、馬鈴薯、高麗菜)二。
 (六)每日用餐量之比例為:
 1・早餐三(以肉類為中心,配以蔬菜、水果)
 2・午餐二(以魚類為中心,配以蔬菜、水果)
喜悅的消息:
 3.晚餐一〔蔬菜、水果、蒸稀飯(參閱目錄條 “食療法” 章節)
 (七)餐後飲用蓮藕汁淡化的梨蜜薑湯。


  以上處方所幸宮腰女士能恪遵我所説的注意事項,經過一年半的時間,於前日獲致令人喜悅的消息:



  聞此佳訊莫不令人感到欣慰,想來能夠克服病痛,消除症狀實為樂事。

  當疲勞過度,心理壓力過大,重複錯誤的飲食生活時,身體便會開始發生警告以告知病症的來臨,因此我們至少要能掌握自個身體所發出的注意信號以防範大病於未然。


  基於上述原因,吾人決定出版本書,願諸位能從中習得中國二千年來的「行醫」智慧,維護個人和家人的健康,享受青春、長壽之樂。更盼各位在有所獲益後能轉告諸親友,使天下人都健康、安樂,此為吾人由衷的企盼。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