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趣入方便
書籍目錄
第一部  道前基礎
第二部 共下士道
三、輕重差別
四、說明十善業
五、思維別業果
六、思維因果後如何正行
七、生起下士意樂的量
八、破除邪執分別
第三部 共中士道
四、分別思維六道痛苦
二、集業
三、死亡
四、結生
三、幾世圓滿
四、生起中士意樂的量
五、排除錯誤見解
六、抉擇能趨入解脫道的體性
四、如何對治煩惱
五、分別說明斷除煩惱
第四部 上士道
三、如何策發菩提心
四、略說七重因果
五、正式修習七重因果
六、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
二、已得守護
三、還出方便
四、願心學處
三、解釋學處次第
三、差別
四、實際財施
五、意念財施
六、小結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
三、如何攝受眷屬
四、解說四攝
三、止觀雙修的道理
四、次第決定的道理
三、住所緣時如何修
四、住所緣後應該如何修
五、引生住心
六、成就奢摩他
二、抉擇補特伽羅無我
三、抉擇法無我
四、差別
五、止觀雙修
六、修習毘鉢舍那成就的標準
總結
二、金剛乘的修習方法
二、趣入方便

二、趣入方便


   應當思惟生起智慧的功德及缺乏智慧的過失,有關具備空性智慧的功德及不具備的過失,詳見第二十五章。

1.具足智慧的功德

智慧是今生及來世一切功德的根本,如龍樹菩薩說,「智慧是現量可見及現量不可見的功德根本,為了成辦現前及後世利益,必須具備智慧。智慧是獲得人天果報及究竟解脫的根本,求解脫者應該先恭敬受持大般若佛母。」

智慧也是其餘五度的眼睛,如《攝頌》說,「具足智慧,五度才算獲得眼睛,稱為圓滿;如果唐卡沒有畫上眼睛,之後不能開眼,畫師就拿不到繪畫的工錢。」雖然打造的黃金首飾已經珍貴無比,如果再鑲嵌帝青等寶石,更加光彩奪目;布施到禪定這五種功德就像黃金首飾,如果再加上能夠揀擇正理的智慧,更顯稀有珍貴。具備智慧能清淨其餘五度,就像意識透過五根認識對境,才能分辨利弊得失,懂得進退取捨。如馬鳴菩薩說,「布施等五項福德,再加上能知取捨的智慧,如黃金飾品鑲上種種珍寶,更加燦爛。有智慧才能善知五度扼要,增廣及成辦修行功德,就像五根接觸五境,要靠意識來顯示作用。」說明信進念定慧五根,以智慧為主。只有智慧這位主人,才能善知施信等功德、慳恪等過失,懂得對治煩惱與增長功德的方便。如說,「信等五根以智慧為主,就像 五根仰賴意識觀察五境;具備體察功過的智慧主人,才能善巧斷除煩惱。」以下說明智慧結合五度的道理。

   布施度:菩薩現證無我空性的智慧,才能布施頭目手足,就像從藥樹取藥,完全沒有我慢及怯弱等分別念。

   持戒度:由於智慧,菩薩才能觀見輪迴涅槃所有衰損,為利益眾生而守護尸羅,保持戒律清淨。

   忍辱度:由於智慧,菩薩才能通達忍辱的功德與瞋恚的過失,調伏內心,不受有情眾生的邪行及眾苦的侵擾。

   精進度:由於智慧,菩薩才能善知應該精進的事情,積極修習學處,快速進道。

   靜慮度:由於智慧,菩薩才能依止正理,安住在以空性為所緣的真實靜慮,獲得最殊勝喜樂。

   由此可知,清淨五度必須仰賴智慧。如說,「菩薩開啟智慧眼,雖然將自己的身體血肉布施出去,卻像從藥樹取藥般輕鬆,沒有我愛執及我所愛執的分別,也沒有唯我能的高慢和我不能的怯弱。」又說,「菩薩以智慧眼,看到三界眾生困在牢獄裡,時時遭受三苦逼惱,因此誓願普救眾生脫離苦海。菩薩持守戒律不是為了自利,而是為了眾生。」又說,「具有殊勝智慧的菩薩通達忍辱功德,能做到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察法忍,避免煩惱敵傷害;就像心意調伏的象王,負載重物成辦事業。缺乏智慧的精進,因為不知正確方法,致使身心俱疲,最終墮入徒勞無功的苦邊;具有智慧 ……

…… 以下內文,請看原書。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