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達空,撥因果,
莽莽蕩蕩招殃禍。
棄有著空病亦然,
還如避溺而投火。
〈永嘉證道歌〉
上述生、老、病、死苦,以及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佛教又總而歸結爲「五盛陰苦」或「五受陰苦」。「五陰」亦即「五蘊」,是構成「人」這一假合之存在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色陰」主要是指人的身軀以及身外的對象;後四陰則是指同一「心」的不同功能,代表全部精神活動、心理活動。「五盛陰苦」是說人的一切物質存在以及一切心理精神活動都是「苦」的體現。佛教對其中的「受苦」論述最詳盡,這裏略作介紹。
所謂「受」是指主觀對客觀的感受。按照一般的理解,人有種種感受,「苦」祇是其中之一。佛教也把「受」分爲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俱舍論》說:
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此復分別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乃至意觸所生受。
這就是說,「受」是指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觸所引生的感受,這些感受可分三大類: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大乘百法明門論義疏》則從另一個角度界定了「受」:
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二非欲故。
所謂「順、違、俱非境」,是指對個人有利、不利和無利害關係的三種不同境況。「受」就是由感觸這三種境況而相應產生的三種主觀感受,即樂受(合欲)、苦受(離欲)、不苦不樂受(「二非」即既不合欲也不離欲)
.感觸對自己有利的境況會產生樂受。
・感觸對自己不利的境況會產生苦受。
・感觸與自己無利害關係的境況而產生不苦不樂受。
但佛教又認爲,這三種感受歸根到底都是苦受,它們祗不過是構成「苦受」的不同層次而已,「樂受」實質上是不存在的。它指出,世俗人所說「樂」,就其「眞實義」而言,都是於「苦」中取「樂」,即「於異苦中生樂想」。於苦中取樂,這對於世俗的我們來說,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能於辛苦中、艱苦中、愁苦中、痛苦中感受到人生之樂,這必須有堅定的人生信念、遠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否則是不可能產生這種感受的。
但在佛教看來,按照一般世俗人的生存方式,所說於苦中取樂,這祇能是一種自欺欺人的主觀想像和自我安慰而已。因爲世俗的人們不懂得佛教眞理,不知修行戒、定、慧三學,不能於人生的種種問題上大徹大悟,所以他們所感受到的苦就是苦,不可能自動轉變爲樂。
佛教進一步指出,就算人們眞正感受到了樂,那也是短暫的、虛假的,它很快會轉變爲苦。
因爲在一般人那裏,樂總是保持不久,就會被自己斷送掉。因而樂中有苦,便成了人生的永恆定律。例如,物質享受是一種樂,但過份追求物質享樂,又會產生苦,諸如欲求不得之苦、追求不當之苦等等。凡是過份追求物質享樂的人,對這兩種苦都不會陌生:
・欲求不得之苦:過於重視物質享樂的人大多都是貪得無厭的,他的物質欲望永遠填不滿,因而在別人看來,他腰纏萬貫,應有盡有,應該是很快樂的了,但他自己卻樂不起來。相反,他時時會在膨脹的物欲支配下而感受到欲求不得之苦。
・追求不當之苦:追求不當之苦也往往是與過份追求物質享樂緊密相聯的。當正當的追求方式不能滿足一個人膨脹的物慾時,他就會採取種種不正當的方式去索取,無權者或是偷竊或是搶劫;有權者或是貪污,或是受賄。而這些追求方式最終都會招致種種痛苦的感受,輕者丟官丟職,重者身陷牢獄。
這不是樂中有苦、樂轉變成了苦嗎?這種人,當其行徑沒有敗露之時,他會津津有味地品嚐著、享受著那些不義之財,此爲樂;一旦行跡敗露、東窗事發,他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此爲苦。即使僥倖能終身不露蛛絲馬跡者,他的心靈也不會安寧。他會時時擔驚受怕,白天坐立不安安,夜晚噩夢不斷。他時時都很心虛、很敏感,祇要人家一說到「賊」,就以爲是在說他;袛要一聽到警笛聲,就懷疑是不是要來抓他。這不也是苦嗎?老子說:
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就是這個道理。對於禍轉化爲福,佛教沒有發表多少議論;但對福轉化爲禍、樂轉化爲苦,無論是佛陀本人還是歷代大師都曾無數次地告誡過眾生這一道理。佛教認爲,求樂乃是「受諸苦惱」的最直接原因,故曰「樂爲苦門」、「樂受是眾苦本」(見《成實論》)。其實,這個道理,我們一般人也不難理解。試想,親人相聚是樂,情人團圓是樂,但相聚團圓之後又要分離,這不又是苦嗎?欲望的滿足是樂,但欲望滿足後的空虛不又是苦嗎?得到名位、金錢、愛情是樂,但這些東西遲早會離自己而去,這不又是苦嗎?如此說來,世上還眞沒有不與苦聯繫在一起的樂。
樂受是苦,苦受當然是苦,這是不言而喻的。至於不苦不樂的感受,佛教認爲,它其實也是一種苦,這是一種平淡無味之苦、空虛無聊之苦。人生是一次旅行,人生的歷程是一段旅程。按照佛教的說法,在這段旅程中,人們對順境的感受是樂,對逆境的感受是苦,對既非順境亦非逆境的感受就是不樂不苦。對一個旅行者來說,這種既非順境亦非逆境的境況喻示著甚麼呢?
喻示著他在這段路途上既未前進也未後退,既未有所得也未有所失,既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或者換一種說法,因爲他沒有前進,所以無所謂後退;因爲他無所得,所以也就無所謂失;因爲他沒有努力爭取成功,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失敗。這樣的人生之旅意味著甚麼呢?意味著他在原地踏步,意味著他的旅行實際是處於中止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他生活的時間在變,他人在變老、心在變老、生命在變老;然而他生活的空間沒有變,他的旅行毫無進展,他這段時間的旅程幾乎等於零,可以忽略不計。
但這段距離等於零的旅程卻花費了他一定的時光,花費了多少,就等於他的生命縮短了多少,也許是十年,也許是二十年。一個原本有八十年時光的生命,卻被白白地耗去了十年、二十年,這種感受難道不應該是痛苦的嗎?也許這種感受他一時間未曾體會到,因爲此時的他並沒有多少生機、活力和清醒的意識,他處於昏昏庸庸、麻木不仁的狀態。祇有處於這種狀態的人纔會在短暫的人生之旅中,駐足於某一點上,不去跋涉、不去攀登、不去領略前面的美景和山巓的風光,卻白白讓時光流逝了許多。然而他終究會有醒悟的時候,終究會體會到這段空虛無味的人生經歷是令人痛心和痛苦的,這便是不苦不樂的感受中所包含的痛苦。
另一種人生之旅也會讓人產生不苦不樂的感受,這就是旅行既沒有前進或後退,也沒有中止,亦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在某一範圍内不斷地轉圈子,不斷地做迴圈旅行。他走了不少路,但他走的軌跡不是直線,也不是曲線,而是首尾相連的圓圈。這裏的景色也許很美,但再美的景色看久了,也會感到乏味。而他就這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這裏打轉,沒有發現,沒有驚喜,當然也沒有危險,因爲他對這裏已經太熟悉了。他感到每天的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一樣的,每年的景物也都是一樣的。
物換星移,他感覺不到;生命流逝,他也感覺不到。或者他感覺到了,卻無力去改變。他的人生之旅就定格在那兒,即使生命延長幾十年,他還是在那裏轉圈子,還是那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著過去的足跡。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感受是甚麼?是平淡乏味,是空虛無聊,是缺乏生機和創造力的悲哀。這種悲哀較之其他痛苦,程度也許輕一些,但卻是持久的天天都能感覺到的一種苦受,一種來自不苦不樂之感受的苦受。
這樣看來,人生的一切感受,痛苦也好、快樂也好、不苦不樂也好,都離不開一個「苦」字,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三受皆苦」。
人生有這麼多的苦,有生、老、病、死苦,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最及三受之苦。人生就是一大苦聚,人的生命就是一個苦的聚合體,就流逝在一條苦澀的河流中。這就是佛教對世俗人生的理解,對世俗人亦即沒有覺悟、未獲解脫者的人生格調的理解。
那麼,這些苦又是怎麼來的呢?是誰造成的呢?佛教對此亦做了深刻的剖析。佛教通過十二因緣以及因果報應之說,解剖了人的生命歷程,分析了人生之苦的根由,展示了眾生是如何一步步創造自己的痛苦,而又一步步走向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