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破除邪執分別
書籍目錄
第一部  道前基礎
第二部 共下士道
三、輕重差別
四、說明十善業
五、思維別業果
六、思維因果後如何正行
七、生起下士意樂的量
八、破除邪執分別
第三部 共中士道
四、分別思維六道痛苦
二、集業
三、死亡
四、結生
三、幾世圓滿
四、生起中士意樂的量
五、排除錯誤見解
六、抉擇能趨入解脫道的體性
四、如何對治煩惱
五、分別說明斷除煩惱
第四部 上士道
三、如何策發菩提心
四、略說七重因果
五、正式修習七重因果
六、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
二、已得守護
三、還出方便
四、願心學處
三、解釋學處次第
三、差別
四、實際財施
五、意念財施
六、小結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
三、如何攝受眷屬
四、解說四攝
三、止觀雙修的道理
四、次第決定的道理
三、住所緣時如何修
四、住所緣後應該如何修
五、引生住心
六、成就奢摩他
二、抉擇補特伽羅無我
三、抉擇法無我
四、差別
五、止觀雙修
六、修習毘鉢舍那成就的標準
總結
二、金剛乘的修習方法
五、破除邪執分別

五、破除邪執分別


(一)破除心未趨入聖教的邪見

   有些心性不成熟,又不懂得趨向經教聖言及論釋教典的愚者,因爲沒有通達「一切經論都是教授」的意義,他們主張正修時不應該思惟觀察,應該止住修,不可分別作意;認爲觀察修是聞思做的事,分別作意屬於有相執著,會障礙成佛。

   這種論調完全不知修道扼要,簡直是胡說八道,以下說明破斥理由。

   1.《莊嚴經論》說,「佛教的修習次第是先聽聞義理,由聞所成 慧如理思擇,產生思所成慧,再生起以真實義爲對境的修所成慧。」這裡說明思所成慧是從如理作意的聞所成慧而來,修所成慧是從如理作意的思所成慧而來,最後證得空性智慧。聞所成慧,以資糧道爲體性;思所成慧,以加行道爲體性,靠著止觀雙運獲得聖解作意,產生世間修所成慧;修所成慧,以見道爲體性,靠著現證空性獲得出世間修所成慧。

   修習的內容必須先依止上師聽聞義理,由他力產生粗略的瞭解,再根據聖教正理如理思惟,由自力獲得定解。透過聞、思抉擇義理,遠離疑惑,這個串習的過程稱爲「修行」。因此屬於觀察體性的「思擇修」和非觀察體性的「止住修」,就像修行的雙翼,缺一不可。由此可知,光是聞思抉擇義理這件事,就有止住修及觀察修二種。如果說修行只有止住修,觀察修不算修行,等於是把全世界的穀物都說成只有手上一種麥子一樣,非常不合邏輯。

續讀下文 ……

   2.聞所成慧要靠聽聞,思所成慧要靠思擇,修所成慧要靠實修。 那麼修所成慧的前行是什麼?就是修習「思所成慧」所確定的義理,所以說修慧從思慧而來。聽聞的愈多,聞所成慧就愈多;聞所成慧愈多,能思惟的內容就愈豐富,能成就的思所成慧就愈多;思所成慧愈多,能修習的義理就愈精彩,能成就的修所成慧就愈多。修所成慧愈多,能滅除的過失愈多、能生起 的功德愈多,所以經論說「聽聞及思惟對修行相當重要」。

   如果說聞思所決定的義理,不是爲了修行,而是爲了開闢廣大外解,增長外在知識;在正式修行時,還要另外修一些和聞思不相干的東西。這就好像賽馬前先規劃一條路線,等到真正起跑,再跑到另外一條路,和前面講的完全無關,不是很可笑的事嗎?這種邪見完全破壞了聖教建立三種智慧次第成就的 道理,不但指鹿爲馬,還把不必多聞當成善巧教授。他們自己不通達要道,還四處宣揚學不學經論對修行沒有影響,更惡劣的是把多聞和思擇當成修行障礙。這些邪見勢力在藏地愈來愈堅固,甚至漸漸形成宗派,實在是很危險的事情。

   3.串習聞思所決定的義理,雖然不直接等於修所成慧,卻是修行 重要的環節,兩者並不矛盾。如果硬要說相違,那麼凡夫在初禪未到定以前,應該沒有資格談修行。因爲欲界眾生,除非是達到第八住心的境界,才可能成辦修所成慧,其他欲界根本沒有修所成慧可言。這個道理,在《阿毘達磨論》會多次提及。

   所謂「修」,如《明顯文句》說,「修,是使意念成爲所修的法或體性。」例如修慈悲,是讓心生起與慈悲相同的體性;因此許多大譯師把修行翻譯成修道或串習。如《現觀莊嚴論》說,「見及串習諸法道理。」說明修行等於串習。又如至尊彌勒菩薩說,「即使在加行道、見道和修道的階段,仍須再三觀察、再三思擇。」說明連大乘聖者都要反覆觀察義理,我輩凡夫卻把思惟和修行當成相違的事情,不是很可笑嗎?不只如此,修清淨信心、四無量心、菩提心、無常、苦諦,也要靠不斷的觀察和思擇,這個過程就是修行,修行的法門無量無邊,《入行論》和《集學論》也說,「爲了自修的緣故,我造這部論。」表示和道次第有關的內容都算修行。《集學論》說,「因此對於身體、受用、福德,要時時修習捨、護、淨、長四法。」說明對身體、財物及善根要分別修習捨護淨長,與此有關都是修行。希望未來談到修行時,不要將定義弄得很狹隘。

 身體的捨,是練習捨身的心,在修行程度還不夠時,不能任意捨棄生命;身體的護,是保護身體,避免受到違緣干擾;身體的淨,是不讓身體造作惡業;身體的長,是藉由身體修集善因,種下來也增上生的因緣。受用的捨,是實際將財物布施出去:受用的護,是尚未碰到殊勝福田時,要保護財物不散失,不任意浪費;受用的淨,是以正當手段賺取財富;受用的長,是多行布施,種下未來財富增長的因。善根的捨,是將善根迴向給眾生;善根的護,是保護善根不被瞋心破壞;善根的淨,是避免受到世間八法的影響,將善根用於希求短暫人天果位及現世快樂;善根的長,是隨喜自己與他人功德,使善根增長。

(二)破除不知思擇修的邪見

   又有人說,一切分別都是有相執著,會障礙成佛,必須捨棄觀察修。

   這種說法是最下劣的邪執妄語,前弘時期支那堪布提出這種論調,後來被蓮花戒論師破斥。破斥的理由,後面再詳細說明。執持這種邪見,會造成輕視教典、聖教隱沒的嚴重後果。因爲聖教中所有的道理,都要靠觀察慧來思擇;既然實修不必思擇,就不必把經論當成修行指導,就不會尊重經典,直接造成聖教消失。針對這種邪說,自宗認爲,修行有思擇修和止住修二種,什麼情況應該思擇?什麼情況應該止住?以下說明。

   1.思擇修:對善知識有清淨信心,了解暇滿人身意義重大、生死無常、輪迴過患、菩提心等道理,必須靠觀察修。這些議題可以強力轉變心性,產生正確知見,如果不思擇,就無從避免做出與正法相違的舉動,例如不尊重上師、不知人身難得而荒廢時日等等。生起定解,唯有仰賴反覆思惟再三觀察。例如,悅意境出現時,內心不斷強化可愛的一面,引發強烈貪欲;怨敵 出現時,內心不斷強化討厭的一面,引發強烈瞋恨。修習善知識、無常等道理,不論初期境相是否明顯、力量是否強大,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種保任的功夫,讓所思惟義理在心裡逐漸形成堅固定解,這就是思擇修的力量。

   2.止住修:當心不能安住,就要想辦法讓心穩定,不要東奔西馳,這時候需要止住修;經常起心觀察,自然無法安住,所以要修止。

(三)破除不知止觀的邪見

   不懂止住修和觀察修的人說,只有做學問的學者,才要修觀;在深山苦行的孤薩黎,修止就夠了。

   這是錯誤的觀念,二者都要止觀雙修。學者也要修止,孤薩黎也要修淨信、四無量心、菩提心等。不管顯密,許多經典都談到雙修止觀的原因,必須「藉由觀察慧修行」。不觀修或少量觀修,絕對無法引發清淨智慧,清淨智慧才是聖道命根。不僅如此,即使是那些已經生出些許智慧的人,不繼續修觀絕不可能輾轉增上,再有進步。

   修道的最高境界,如馬鳴菩薩說,「最高的智慧是遍智。」唯有佛陀的遍智,才能無雜染、正確揀擇世俗諦的盡所有性與勝義諦的如所有性。修錯的徵兆,就是修得愈久,妄念愈多、念力愈遲鈍、分辨善惡的取捨能力愈差。修對的徵兆,就是對三寶身語意功德差別了解愈多,信心愈強;對生死過患體悟愈深,出離心愈大;懂得用各種角度去看解脫利益,求證無上果位的願心才會更加寬廣;對菩提心及六度等菩薩學處了解愈透徹,信心才會源源不絕,好樂精進不退轉。要知道,一切善行都要靠觀察慧思擇義理,才能引生功德。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正確了解觀修的道理,不要隨邪知邪見起舞。


 孤薩黎,意為具善,指遠離人群,獨自在偏遠處專事向内修行的人。

(四)破除理解太過狹隘的邪見

   一些把修行看得很狹隘的人說,思擇太多會障礙禪修,無法獲得堅固三摩地定。以下說明,錯誤之處。

   1.如果說修習令心安住某一所緣境時,還沒有獲得三摩地定,又 更換新的所緣境,這種經常更換所緣境的人,當然無法生定。此時應該修正,這點我也同意。但是在禪修前,就把思擇修當成禪修障礙,那實在是不了解先賢論師解釋引發三摩地定的道理。

   例如一位技術純熟的煉金師,反覆將金銀丟到火裡燒熔,再放到水裡洗煉,以淨除雜質、使它柔軟,才能隨心所欲塑造所要的耳鐺飾品。同樣的,想要淨除煩惱、隨煩惱及惡行,必須藉著觀察慧思惟惡業果報及輪迴過患的道理,產生恐懼心及厭離心,這個程序就像用火燒金,先讓意念遠離黑法,去除污 垢。然後修習親近善士、暇滿人身、三寶、善業、菩提心等,藉著觀察慧思惟各項功德,使相續受善法滋潤,增長淨信,這個程序就像用水洗煉金,令心歡喜趨向白法。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隨心所欲,不必花費太大力氣而成辦止觀功德。

續讀下文 ……

   所以說,觀察修不但不會成爲修止的障礙,反而有助於獲得修止的無分別定。如無著菩薩說,「就像技術精湛的冶金師徒,淨除金銀內的雜質,必須重覆火燒水洗,才能得到柔軟質純的金銀;再加上善巧的技術及完備的器具,就可以任意打造莊嚴飾品。同理,瑜伽師要避免受貪等煩惱侵擾,必須先厭離煩惱,才能避免趨向惡品;想要趨向善品,必須先愛樂善法,才能好樂行善。當這些基礎都穩固了,心自然安住在止品或觀品,不被外境騙轉,輕鬆達到所要成辦的功德。」

   2.心無法堅固安住在定境上,主要是有二個障礙,沉沒和掉舉。 如果能強烈持續的憶念三寶功德,就很容易斷除屬於癡分的沉沒;由功德門觀見三寶功德以策舉自心,是沉沒的對治品,這是許多具有證量的論師們提出的見解。如果能強烈持續的憶念無常、苦等過患,就很容易斷除屬於貪分的掉舉。掉舉,是貪分所攝的散亂心,經論中常常稱讚厭離心是對治掉舉的最好方法。從修習親近善知識到行菩提心,能思擇的法義愈多,就愈容易成就智者所歡喜的禪定三摩地。不只是止住修,觀察修也要遠離沉掉二種過失。

   傳授道次第的先輩們,不管傳授到哪個階段的善所緣,爲了讓弟子對該法生起定解,除了舉出很多經論說明,還會引證前賢語錄,環繞在同一個主題,使義理深植弟子心中。如經論說,「真正善於說法的上師,爲真正善於聽法的弟子開示法要,在兩相具足的法會中,必定可以生起改變弟子心性的力量,這不是靠弟子自己打坐或閱讀可以做到的。」這個說法非常正確。所以不應該分別這是修的時候要做,那是聞思的時候要做,好像彼此不相干一樣;認爲記持義理屬於聞思,與正修無關,就是一種邪分別。能夠理解一切講說都是修行的人,實在很少見了,針對這點可以再作解釋或專書討論。

   3.了解「一切至言現爲教授」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把握思擇修?姑且不論尙未學習經論的初學者,就連那些顯密修很久的人,也常常把修行當成自己、把經論當成對方,好像修行和經論一點關係也沒有。本想再深入解釋,但限於篇幅只好暫停,接下來談上師如何次第引導已經如理懂得依止善知識的弟子。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