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結示勸修
伍、結示勸修

伍、結示勸修

Ai 7054930 640

 
 壹、戒之含義
 貳、受戒理論
 參、戒體相狀
 肆、觀想方法

   當我們知道受戒的殊勝,就應該對佛陀、對三寶有所感恩,看這段文:

  《資持》云:攬無邊戒法,歸無盡識藏,成善種子,作聖道基。翻無始惡緣,俱為戒善;變有漏苦報,即成法身。我等云何不自珍敬!佛恩深重,粉骨難酬;苦海導師,朽宅慈父。願從今日,盡於未來,竭力亡身,常贊三寶,廣度群品,少答聖慈。

   這一段文,我們分成三科來說明,第一段先讚歎「戒德高勝」:


受戒

   『攬無邊戒法,歸無盡識藏,成善種子,作聖道基。』 
   佛陀施設了這種清淨的戒法 —— 清淨的五戒、八戒、菩薩戒等等,重點是我們應該內心去領納。(「攬」就是「領納」)由於我們清淨的願力,把這些戒法儲存到我們的根本識中,成就一種無漏的善種子、一種菩提種子,來做我們成佛的基礎。不管我們今天的能力有多少,起碼先把這個基礎蓋好,跨出了第一步。


   這樣子有什麼好的因、果呢?『翻無始惡緣俱爲戒善』,過去十法界有情、無情的境界,本來都是我們放逸造惡的對象,現在開始有願力以後,這些就變成是我們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所緣境,本來是惡因緣,轉成我們持戒的因緣,這就是:
「戒善」—— 每一個境界,都是我們持戒的增上緣。


   這樣的「因地」有什麼好處呢?『變有漏苦報即成法身』 我們就能 夠轉變這種痛苦的果報,而成就安樂的法身,「我等云何不自珍敬!」 
   這個戒體有使令我們「離苦得樂」的力量,這種力量是誰給我們呢?

受戒 4

   我們今天能夠如法的受戒乃至持戒,是因爲佛陀出世制定戒法。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佛陀對眾生最大的恩惠是:佛陀爲我們制戒。這個恩惠太大了!

   佛陀是我們生死苦海的導師,是三界火宅的慈父。如果今天佛陀不為我們安立這種出離痛苦、得到安樂的方便法門,大家就沒有離苦得樂的希望了,所以我們應該感恩佛陀的出世和制定戒法。最後:

受戒 5

   我們願意從現在開始「常讚三寶」,從現在開始要隨順三寶來修行,成就自利的功德,而且成就大悲心,隨緣盡分對有緣的眾生開導三寶功德,令其了解,來報答佛陀的恩惠。

   以上是我們在受戒之前,從整個生命因緣的方向 —— 一個是「痛苦的因緣」,以其及從雜染的因緣、清淨的因緣,這樣的改變轉化中,「戒體」在這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一個大綱的說明。今天就爲大家報告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