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說到我們的心理活動,雖然十分複雜,然而最顯著的有八種,所謂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我們研究唯識,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先要清楚這些名相之意義,以及了解安立這些名相的所以然,而後進一步研求唯識義理,方可勢如破竹,不會觸處生障。
那麼這八識的名稱,唯識學者是如何安立的?相宗綱要說:「前六從依得名,第七相應立號,第八功能受稱。」此義云何?今分述如下:
甲、前六從依得名
眼識 ── 依於眼根之識,名為眼識。
耳識 ── 依於耳根之識,名為耳識。
鼻識 ── 依於鼻根之識,名為鼻識。
舌識 ── 依於舌根之識,名為舌識。
身識 ── 依於身根之識,名為身識。
意識 ── 依於意根之識,名為意識。
此處有三點說明:
1、前五識所依之五根,皆是色法。第六識所依之意根,則是心法。
2、前五識所依之五根,雖然都屬於色根,但有淨色根與浮塵根之差別。淨色根又名勝義根(清淨四大所造),浮塵根又名扶根塵(扶持淨色根之塵埃)。此二種不同根中,五識所依,唯是內在之淨色根,不是外在的浮塵根(浮是虛浮不實的意思)
3、浮塵根不能發識,只能為淨色根之所依,例如盲人,雖眼根具足,卻不能見物,可知彼眼之淨色根壞了,雖有浮塵根(眼球)亦不能生見物之識。唯淨色根乃能發識,淨色根略與生理學上所言神經相似。
或問:前六識生起活動,不但要有所依根,同時還要有所緣境,所謂「根境和合生識」。那麼前六識為何不約所緣境立名,叫做色識、聲識、香識、味識、觸識及法識呢?
成唯識論卷五回答說:前六識也可以隨境立名的。但是這只是在凡夫未自在位時可以,因為在未自在位,眼識只能攀緣色境,耳識只能攀緣聲境,乃至意識只能攀緣法境,所以把前六識稱為色識、聲識乃至法識,並不會有名相混濫的過失!
可是,一旦到了聖人自在位中,諸根互用,此時一根發識緣一切境,所謂「耳處能做鼻處佛事」等,則一識可得諸識之名,而不偏局於色識、聲識等名,如此,前六識的名稱,則有相濫的過失,故但可以依根立名。
再進一步說,前六識之所以依根立名,乃因為六根對於六識之生起,具有五種強而有力之助力。那五種呢?
一、依於根 ── 前六識必須依託六根,才能生起活動。即有了根,識才會來依附,並且借助根之力量,攀緣所要攀緣的境界,譬如第六識所依之意根,雖是無形之心法,但第六識也仍依附在無形之根中,方能生起活動。可見根與識關係十分密切!至於外境,則絕無被識依附之可能。
二、根所發 ── 前六識之生起,完全是由六根所引發的。一旦根有了損壞變異,識隨即起了變化。譬如:根若增益,識之作用即敏銳分明;根若損減,識之作用即暗昧不明。古註說:「如迦末羅病,損眼根故,所見青色,皆以為黃。」(按:迦末羅,病名,譯曰黃病。)可見根與識關係之密切!至於外在的色等諸境,不論再怎樣的增損變化,絕對不會影響到內在心識的視聽等能力!
三、屬於根 ── 前六識各繫屬於六根。因為識所依根,恆時不斷,什麼時候,識要依它生起活動,就什麼時候可以依它生起。至於識所緣境,如花瓶、鐘聲等,則容易變壞、間斷,不能經常為識所依,所以色種子不如根種子,給予識種子生起現行的力量來得大!古註說:「七於六有勢力,謂六種子隨七種子,七種子生起現行時,六方得起。」這是說:意根給予第六意識助力,第六意識方得生起,若無意根的幫助,第六意識必定不生。可見根識關係之密切。
四、助於根 ── 識對於所依根,也有相當大的助力!譬如:識若領受樂境,即可增益內在色根,使根亦有愉悅之感覺。反之,識若領受違境(如眼識接觸強烈之光或輻射線等),即會損傷內在色根。古註說:「第六俱無漏故,第七損有漏成無漏。」可見根識關係之密切。
五、如於根 ──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各如根所緣境」,如眼根映攝青色,眼識亦必攀緣青色,決不會緣其他境色!再一種說法是:譬如眼根是有情類故,眼識亦必如根,成為有情類!眼識必不隨境,而成為無情類!古註說:「六七亦爾,唯內攝故」(意識亦如意根,唯是內在心法所攝。)
根識之間,由於有著上面這五種特殊的意義:「依、發、屬、助、如」,可見內根較外境殊勝,因此前六識依根立名。
或問:「若前六識依根立名,那麼前六識皆依意(即第七識)而轉,則前六識都應該叫做意識才對,何以單單第六識名為意識呢?」
答曰:「雖然前六識皆依意而轉,但前五識是以意為共依(共依者,彼此同依,非一識依,如既為眼識所依,又為耳識所依。)唯第六識以意為不共依(不共依者,唯一識依,非餘識依。如眼根只為眼識所依,不為耳等識所依。)今隨不共依立意識名。
總之:前六識皆隨不共所依而立名,因此決定不會有名稱相濫的過失!
八識得名所以,前已略說前六識,即所謂「從依得名」,今續說第七識和第八識。
乙、第七識相應立號
怎麼說第七識是相應立號呢?原來第七識在一般凡夫位上,叫做「染汙末那」(以別於聖位的「清淨末那」)。今先說「末那」,再說「染汙末那」。
末那,梵語,翻成中國話叫意。意即是思量。說到思量,八個識皆有思量,何以單此第七識名為思量呢?這則要加上「恆」、「審」二字以分別之。即:
前五識 ── 非恆非審思量。
第六識 ── 審而非恆思量。
第八識 ── 恆而非審思量。
第七識 ── 亦恆亦審思量,即第七識從無始來,就在生死流中,相續不斷地活動,未曾間斷(恆義);它的行相雖極沉隱,可是它緣第八識見分時,卻極細微深刻,肯定無疑,執以為我(審義)。
正因為第七識之亦恆亦審,思量意義特別殊勝,所以叫做末那。成唯識論卷四:「是識聖教別名末那,恆審思量勝餘識故。」
再者,在凡夫位為何「末那」上面又加「染汙」二字呢?這是因為第七識從無始劫來,即與四種根本煩惱相應故。所以唯識三十頌說:「四煩惱常俱」。那四種呢?
一、我癡 ──「癡」即是無明。我癡,就是指第七識不明白無我的真理,迷於自心所變之我相以為真實。
二、我見 ──「見」就是推度之意。以慧為體。然於中有別,即:以正慧為體,作正確之推度叫正見。反之,以染慧為體,作錯誤之推度,叫邪見。這裡的我見,即是邪見,謂第七識邪推度故,妄執第八見分為我。
三、我慢 ──「慢」就是心不謙下,陵蔑他人。我慢,就是指第七識仗恃所執的我,高高在上,旁若無人。
四、我愛 ──「愛」就是貪愛。我愛,就是指第七識耽著所執之我,無一時捨離。
第七識由於與上述四種煩惱相應,所以特名為「染汙末那」,或「染汙意」。當知:一切眾生,所以自無量劫來,即處在六道輪迴之中,不能解脫,其關鍵所在即在第七識的執我上面,由於第七識之我執,生煩惱障,覆蓋真智,迷惑顛倒,造業受苦,循環不已,遂使眾生在生死流中不能自拔!總之:第七識之我執一天不破,吾人生死即一天不能解決!因此,學佛而想了生死的話,如何斬斷第七識執我之繩索,應該是最重要的課題!
丙、第八識功能受稱
唯識云:第八識由於具有三種功能,所以名為阿賴耶。那三種功能呢?即能藏、所藏及執藏。茲略述如下:
一、能藏 ── 是說第八識具有能含藏無量劫來,善、惡、無記、有漏、無漏等一切法種子之功能,並令其歷劫不壞。所謂「假如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第八識中所藏一切法之種子,只要遇到因緣和合,就會招感果報。反之,假使因緣不和合,那麼,第八識中之種子,雖經百千劫,乃至無量劫,也是不會消滅的。
由於這些種子是所藏的,所以稱第八識為「能藏」。
二、所藏 ── 是說第八識為一切雜染法(即有漏法)所依所藏之處。易言之:即前七轉識起惑造業之後,能薰其種子於第八識中。前七轉識是能薰,能藏其種子於第八識中,所以稱第八識為「所藏」。
研究至此,我們應當有所警覺,即:我們一天之中,眼耳鼻舌身意等之造業,雖然剎那間即已經過去了,然而並非消滅了,只是從現實的存在而轉化成另一種形態 ── 種子。譬如:物質從「質」轉化為「能」,質能互變卻是永遠不消滅的!試想:我們一天之中,前六轉識起心動念,動身發語,造種種業,由於第七識念念執我,遂令前六轉識所造之業多惡少善,即使是善,也是有漏善,因此前七轉識所薰之種子,當然是以染汙惡穢者居多,吾人一天之中所落下之惡穢種子,即已不可勝數,何況是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八識田中,所落下之惡穢種子,可謂無量無邊。假使這些種子,有體相的話,真是盡虛空界,也不能容受!可憐眾生,將來果報如何,不言可知。如是因,如是果,禍福無門,自作自受,不必怨天尤人!
三、執藏 ── 執藏,含有堅持不捨之義。如世間之寶藏,必為人所堅守看管,此第八識亦然,必為第七識堅持為我。所謂「我」,有常住、不變的意思。凡夫位中的第八識,乃隨先世引業所牽,往來六道,猶如車輪,變形易貌,本來沒有常住不變之義,然而第七識卻在這似常、似一的第八識上面,執之以為是我。是以我們平素從早到晚,行住坐臥,飲食起居,一切時間,一切空間,無不記著有我:我的身體、我的衣服、我的財產、我的眷屬……無論何時何地,都有彼此之分,人我之別,這就是「執藏」的意義。
總之:第八阿賴耶識,就意義來說,雖有如上所述的三個名字:能藏、所藏、執藏;但是,若就識體上來說,卻還只是一個,即第八阿賴耶識。即:賴耶對種子言,名為「能藏」;對前七識言,名為「所藏」;若只對第七識言,則名為「執藏」。
雖說阿賴耶具有以上三種意義,但成唯識論卻以「執藏」是阿賴耶之正義。亦即賴耶之所以名為賴耶,全由第七識執著第八識為我而來,一旦第七識我執不再起現行(小乘四果或大乘八地),則第八識即不再名為阿賴耶,由此可見「執藏」之過失是多麼重大!
就「我」字分析講,一邊是手,一邊是戈,
手裡拿著戈,不自殺,便要殺他。所以誰將我當為
我,即是闖著鬼。破除我見,證小果,斷分段生死。
(慈舟大師開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