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矩
八識規矩

八識規矩

唐 三藏法師玄奘集
明 憨山沙門德清述

   八識規矩者。初玄奘法師。糅成唯識論就。窺基法師因見本論十卷。 文廣義幽。乃請法師集此要義。將八識分爲四章,每章作頌一十二句。 將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識位下。有多寡之不同。條然不紊。故稱規矩。 然論雖十卷。其義盡此四十八句。包括無遺。可謂最簡最要。爲一大 藏教之關鑰。不唯講者不明難通教綱。即參禪之士。若不明此。亦不 知自心起滅頭數。所謂佛法之精髓也。但窺基舊解。以論釋之。學者難明。故但執相。不能會歸唯心之旨。予因居雙徑寂照。適澹居鎧公。 請益性相二宗之旨。予不揣固陋。先依起信會通百法。復據論義。以此方文勢消歸於頌。使學者一覽了然易見。而參禪之士不假廣涉教義。即此可以印心。以證悟入之淺深。至於日用見聞覺知。亦能洞察生滅心數。但此頌近解已多。皆得其宗。但就機宜。或以此爲一助。以隨文難明。故先提大綱于前使知綱要。則於頌文不勞細解。亦易會矣。

   大綱者。謂一眞法界圓明妙心。本無一物。了無身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對待。妄想分別之緣影乎。原此心境。皆因無明不覺。迷一心而爲識。唯識變起見相二分。故見爲心。相爲境。故緣塵分別好醜取捨者。皆妄識耳。若了心境唯識。則分別不生。分別不生。則一心圓明。永離諸相矣。今以未悟一心。故須先了唯識心境。生滅心行則當下消亡。一心可入。故唯識必須先知大綱。方可安心入觀耳。此頌大綱。單舉八識心王。緣境之時。境有好醜。故心所從之執取。起憎愛取捨。故作善作惡。善惡爲因。故感苦樂二報。則業力牽引受苦受樂。衆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此中開列八識。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 造業有強弱之不一。分別皎然。使學者究心。了知起滅下落。易於調治。不致盲修瞎練。不是徒知名相而已。衆生日用見聞覺知。不離心境。其能緣之心。具有三量。量者量度。揀非眞智。今妄識對境。便有量度。故心有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以第一念現前明了。不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如鏡現像。名爲現量。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名爲比量。比度不著。名爲非量。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而所緣之境亦有三。謂性境。帶質境。獨影境。現量緣性境。性者。實也。謂根塵實法。本是眞如妙性。無美無惡。以心無分別。 故境無美惡。是爲性境。帶質境者。比量所緣。若比度不著。則爲非量。其帶質境。有眞有似。以六七二識。各有所緣。故若六識外緣五塵。比度長短方圓美惡等相。屬第二念意識分別。故爲比量。此長短等相。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名似帶質。以是假故。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亦名有質獨影。乃意識所變。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若緣空花兔角等事。名無質獨影。若散心所緣。又有夢中境界。及病中狂亂所見。皆是非量。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明了意識雖通三量。現多。比非少也。若七識緣八識見分爲我。中間相分兩頭生。以能所同一見分所變。故名眞帶質境。此心境之辨也。以心境對待。境有逆順好醜。則能緣心依之而起憎愛取捨等見。故起惑造業。染成善惡二性。故感將來受苦樂二報。故心王有苦受樂受。若不起善惡。屬無記性。則平平受。因此受亦有三。所以三界衆生上下升沈。輪迴苦樂不忘者。皆由唯識内習熏變。發起心境。故三量三境三性三受。由是不能出離生死。皆心意識之過也。故論云。衆生依心意意識轉。今唯識宗。因凡夫日用不知苦樂誰作誰受。外道妄立神我。二乘心外取法。故佛說萬法唯識。使知唯識。則知不出自心。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故參禪做工夫。教人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正是要人直達自心本無此事耳。今八識頌而稱規矩者。只是發明心境。其所作善作惡。皆是心所助成。以各具多寡之不一。故力有強弱之不等耳。此唯識之大綱也。其心所法。 已見百法。今預列心境。則臨文不必繁解。恐礙觀心耳。參禪若了安心妄境。皆唯識所現。則用功之時。內外根境一齊放下。不逐緣影。 能所兩忘。絕無對待。單提一念。攝歸自心。則一切境量分別。皆剩法矣。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