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初 總釋名題
甲二 起教因緣
甲三 藏乘攝屬
甲四 歷明傳譯
甲五 別解文義
這部《楞嚴經》雖然只有十卷,卻將三藏十二部經的道理都歸納包含在裡面了。如果能夠把它研究精通的話,對整個大藏經就會有一個概念,對於佛法中大小乘各宗派的教理綱要,也都能夠瞭解。所以,《楞嚴經》號稱小三藏,其中的深奧義理,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
《楞嚴經》是一部組織結構很嚴密的經典,對於佛教修證綱要的教、理、行、果之前後次序,先談教理,然後談怎樣修行,再談如何證果位,對於修證的次第,談得很詳細清楚。除了談教理行果以外,其中還談到在修行中會遇到什麼魔障,並且告訴我們,這些魔障該如何去克服。《楞嚴經》是學佛修行的重要指南,應該要好好的研究其教理,並依之實修,期能修證無上佛道。
有一些學者認為《楞嚴經》是中國人所偽造的經典,可是從《楞嚴經》深奧的教理來看,如果我們中國的祖師大德,或研究佛學的人,有辦法造這部經的話,實在是很了不起!可是,從種種的資料顯示,這部《楞嚴經》並不是我們中國人所造的,因為這部《楞嚴經》還有梵文本,由是可以證明,是由印度傳入,而不是中國人所造的經典。
這部經自從唐朝翻譯到中國之後,就有許多高僧大德研究、註解。現在在大藏經裡面所能看到的註解,有《楞嚴經正脈疏》、《楞嚴經寶鏡疏》、《楞嚴經指掌疏》等等,不勝枚舉。而《楞嚴經講義》是近代的圓瑛大師所著作。據說圓瑛大師在研究《楞嚴經》時,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就用小紙條把它寫下來,貼在書房的牆壁上,等到研究通了,才把紙條撕下來,從貼滿紙條,到全部撕掉,表示圓瑛大師所不瞭解的道理都通達了,這樣他才開始註解《楞嚴經》,他所著《楞嚴經講義》,是既詳細又完善的。所以我就依據圓瑛大師的《楞嚴經講義》,再參考其他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講解這一部楞嚴經。
要講解《楞嚴經》正文之前,首先要解釋「經題」。因為經題是一部經典的總綱要,內中的經文,是依據經題所發揮出來的,整部經的要義,都萃集於經題裡,因此,要深究經中的妙理,先需瞭解經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