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前 言



Bg B45

   開悟本身沒有任何具體的目標,我們通常在講「明心見性」什麼是「心」?什麼是「性」?人家說你的心性不好、你的心性很壞,那只是一個抽象而已。其實什麼心、什麼性,我們根本無法去抓它。因為它不是一個東西、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所以開悟也是這樣。


   什麼是「開悟」?沒有一個東西可以將它表示出來,所以你抓不住 它,但是你可以了解。甚至於你可以了解自己、了解別人,有開悟或沒 有開悟,但是你無法向他解釋。因為這種不是用文字可以寫出來、用言語可以說出來的;這一定要親身體驗。如果要向你解說開悟、我是怎麼 開悟的,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宗教、派門的祖師大德他們所留下來的書,絕對沒有說:「我是如何開悟的。」因為它不是一個知識的問題。 他雖然無法向你解說如何開悟,但卻可以指引一條道路讓你走。就好像他用一根手指,直指月亮的途徑;告訴你月亮在那裡,指給你看。但是 不要只注意看指頭或抓著指頭,你一定要順著指頭的方向,去看他所指 的,那才是你需要的。要看到月亮,才能見到光明,看他的指頭只是一個工具而已。


阿底峽尊者是印度的大師、很有成就的修行者。 (西元九八二年出 生 ~ 一O五四年) 他一共在世間享年七十三歲。其實他可以活的更長壽,為什麼只活到七十三歲呢?這有一個典故。自從蓮花生大士創立西藏佛教,經過幾百年之後,西藏的佛教就開始混亂。因為西藏本來就有苯教 和它們的風俗,所以一般老百姓對真正的佛教、佛法都不認識。西藏國 王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很有心想要整頓佛教,想要教導老百姓正確 的修行方向,所以他四處打聽善知識。有人告訴他印度有一個大師,叫 做阿底峽尊者,這位是真正的善知識,你可以聘請他過來。


   當時阿底峽尊者要從印度到西藏,在古代交通是非常不方便以有汽車或飛機可坐,都是要靠走路翻山越嶺,越過喜馬拉雅山,這是很危險的。他當時有請示觀世音菩薩,在西藏是稱為綠度母,整個臉都是綠色的。我們中國稱觀世音菩薩,在大陸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就是綠度母。他就在綠度母面前向祂請示說:「我過去西藏好嗎?」而綠度母告訴他:「你去西藏,可以利益西藏眾生,但是你的壽命會減短,為什麼呢?因為你要替眾生擔當業力,所以壽命就會減短。你本來可以長壽,如果去西藏只能活到七十三歲而已;但是對西藏人而言,是非常有利益和幫助的。」阿底峽尊者就發大菩薩心,他說:「只要對眾生有幫助的,我自己的壽命減短沒關係,不管任何的困苦危險,我都要過。」所以就這樣去西藏。他去西藏 他去西藏之後,西藏 西藏的佛教就又再度興盛起來。


   西藏佛教本來是沒有任何派系的。阿底峽尊者在西藏復興佛法之後,稱他是噶當派,而噶當派一直傳到最後,就演變成為「噶舉派」(噶瑪噶舉);噶舉派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白教。蓮花生大士最先去的那個宗派稱為紅教「寧瑪派」,是舊派;因為紅教到最後,很多修行者都不守戒律,讓老百姓的印象很不好。於是宗喀巴大師就把它改革,制定戒律。如要在寺院修行,一定要出家才可以,所以它是屬於黃教,在西藏是稱為「格魯派」。西藏還有一個教派是花教,稱為「薩迦派」。所以西藏有四大教派:就是紅教、黃教、白教、花教。每一個教派都有很多成就的修行者。而西藏本身還有一個教派是黑教。所以有人說五大教派,是把黑教也算進來,但黑教是四大教派所不承認的。


   白教的教派、教法,完全是繼承於這個教法的。阿底峽尊者他講 《修心七要》,文字雖然只有 336個字,但是這等於我們大乘經典的《心經》 那樣的成名。這內容是講七隻指向月亮的手指,你不要被七隻手指迷惑,要利用手指,看它到底指向何方?當你看見月亮的同時,就要捨去手指 了。如同竹筏是要讓你渡河而已,過了溪流到彼岸時,就要把竹筏丟棄。 所以為什麼對那些證悟者來說,所有的經典都毫無任何意義了。 但是未開悟者,經典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 ,因為我們還需要借助經典來聞、 思。你如果像六祖 惠能,那經典對你而言就毫無意義了。 如佛陀《金剛經》說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未開悟之前一 定要學法、要聞思,但是當你真正開悟之後,就不可以執著法;不是叫你不用學,而是不可以執著那 那個法。


   阿底峽尊者他是一位很希有的師父,為什麼他是這麼希有呢?因為 他讓三位開悟的大師教導過。第一位是金洲大師。為什麼稱金洲大師呢?金洲就是現在的爪哇群島,在印尼附近,當時那個地方是稱為金洲。他去親近金洲大師,跟在身邊學習十四年,專門學習發菩提心。他教導阿底峽尊者,如何發勝義的菩提心,就是空性的智慧。


   第二位是法鎧論師。阿底峽尊者親近金洲大師有成就之後,大師就 要他再去親近法鎧論師。法鎧論師教導阿底峽尊者世俗的菩提心;因為 你要度眾生,一定要有世俗菩提心,也就是要有愛心和慈悲心。
   第三位師父也是第二位師父指引的,要他學完後,還要再繼續去親近慈瑜伽論師。他教導阿底峽尊者愛和慈悲,付諸行動的善巧,也就是要如何去承擔別人的痛苦。


   你如果真正證悟空性、有慈悲心, 又知道如何將你的慈悲心分享給別人, 當這三個層面都同時發生時,生命才能稱得上圓滿,才真正的成就。
   《修心七要》是西藏最根本的教義。你將會發現這最小的論典,是整個宗教的濃縮精華,有無限的價值;希望你們能用心聞思。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