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親近大德
玄奘大師在荆州講完後,又北遊相州,詢求大德,旨在深造。又到趙州拜謁道深法師,跟他學俱舍論,由於奘師智慧過人,只經一遍無不盡曉。 奘師有過目不忘的能力,雖然有些學了很久甚或上了年紀,都趕不上他。奘師對學問之道,善於將深奧的理論伏藏的玄妙,闡發出來,這尤爲別人所不及的。
這時長安城裏,住有法常、僧辯兩位大德,對於大小二乘及戒定慧學無不研究窮徹,兩人都是京城的法匠,緇素所依歸的對象。他們的道業,振威神州,聲譽遠馳於海外,一時前來求學的,好像雲一樣集攏來。奘師抵此後立即就去親近承教。這兩位大德,對奘 師也極賞識,歎爲「釋教門中的千里駒」,一時譽滿京都。
十二、結侶陳表
奘大師旣遍謁諸師,飽餐法味,但詳細研考,其中雖然各有所專,仍不免與聖典有所出入,使人有不知所從之感,奘師認爲除非精通梵文,方能辨別眞相。於是就發願西遊,以釋疑惑。同時想到過去法顯、智嚴等大德都能求法西域,導利群生,我人豈能使這一種高跡清風絕後,而不追趕上去,又豈是大丈夫的行爲呢!於是,結合道侶數人,陳表上奏皇帝,要求出國去印度留學,可惜未爲朝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