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名義
書籍目錄
唯識名義

唯識名義

隔條

   我們研究唯識,先應明白唯識二字的含意,蓋因讀佛經之困難,起初即在不了解名字之定義,故隨處生障。若名義了解,則亦勢如破竹,實無難事。今依唯識論典所言。唯識之名義,簡介如下。文分二大段,先明識義,後明唯義。識之意義為何?

想

   第一:識並非有質礙之物,但指功能──唯識論言,識有三名,即心、意、識。此三皆指功能,都無質礙,與一般人所言之肉團心或腦筋,截然不同。心是積集義,意是思量義,識是了別義。以上三名,八識皆得通說,各有上述之三種功能。若隨勝顯,則唯獨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現行故。唯獨第七名意,恆審思量第八為自內我故。前六名識,了別色聲等六塵粗顯境故。

   又此八識,一概稱之為「能變」,所謂「能」即勢力生起,運轉不居,所謂「變」即生滅如幻,無有實性。總而言之,所言「識」者,不過一能變之功能,不居之幻相而已。

   第二:識並非局限於根身,乃交遍於法界──前謂識與腦筋、肉團心截然不同,不但是一無質礙,一有質礙而已。尤其重要者,乃在於識交遍於法界,而腦筋、肉團心則只局限於根身。或問:如何證明?答曰:譬如吾人遊山玩水,所見至遠,所聞至廣,凡所見聞之處,都是眼識、耳識及意識之所在。試想:此所見聞者,在腦府內?抑在腦府外?腦府大小僅數方寸,與所見聞者比較,如爪上塵與大地土,其非腦府之能力所及,抑奚待言?

   識之功能既非腦府所能範圍,而又不可以數十百千里限制,故其量必同虛空而無極,故謂:「遍法界」。又人之法界,眼識遍焉,耳識意識遍焉,其餘五識亦遍焉,是曰:交遍法界。

   第三:「識」為種子之現行,而其現行也必待緣──識為功能,方其未起,不曰「識」而曰「種」(潛在之功能),「種」已「現行」,則不曰「種」而曰「識」。然而識之現行,實待四緣:

   一、因緣:譬如吾人張開雙眼,陡然了別案上之筆硯等影像。此了別影像之功能,是為眼識。然則眼識之生,必有其能生眼識之功能,此即種子,是為因緣。
   二、增上緣:又此眼識起時,必托眼根及色塵。設一盲人,根或闕壞,雖有種子,識亦不起。則此眼根為生起眼識之增上緣。
   三、所緣緣:假設案上,無有筆硯等物,則必不能見筆硯等之影像,此筆硯為生起眼識之所緣緣。
   四、等無間緣:又一根,同時不能生二識。必前念識滅,後念識方得生,此前念識為後念識生起之等無間緣。

   以上四緣具備,識始生起。眼識如是,餘識亦然。

   其次,再略談唯義。

   唯有三義,即決定、顯勝、簡持。
   決定者,決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也。
   顯勝者,心王勝,心所劣,今但顯勝,不彰於劣,故云唯識。
   簡持者,簡去我法二執,持取依他起,圓成實二性也。此即唯識論所謂:「唯言為遮離識我法,非遮不離識心心所等」。大乘佛法曰:「轉煩惱障,得大涅槃。轉所知障,得大菩提。」二障具生,由於我法二執。茍不執我法,即無二障。可見遣障得果,還是只有破執。故唯識云云,但遮所執,所執既除,識亦隨遣。若執實有諸識可唯,亦成法執,同於所破。

既六塵等皆不離識,心外無法其理明矣。
若汝跳得出這個圈圈,許汝不信唯心。
若跳不出,應須敬信唯心法門,

如或不信,埋沒自己,生死時長。
(唯識開蒙)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