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說,唯識學說到善惡法計有:
一、善的心理有十一種,所謂: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二、根本煩惱有十種,所謂: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
三、小隨煩惱有十種,所謂: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四、中隨煩惱有二種,所謂:無慚、無愧。
五、大隨煩惱有八種,所謂: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以上四十一條,分二大類:一類是善法,也就是道德的心理,有十一條。另一類是惡法,也就是不道德的心理,有三十條之多。如果,我們把這二大類的心理,代表當今世界的二大集團:民主自由與極權專制。假若這兩大集團,同在一圓桌上開會,討論人類的前途,何去何從。我們試閉目以思:究竟是善的,道德的一方力量雄厚呢?還是惡的、野蠻的一方力量雄厚呢?十一對三十,當然是惡勢力的煩惱集團佔絕對的優勢,這就是今日世界社會動盪不安之所由來,以及人類痛苦煎熬之所自出。
但是唯識學告訴我們:當我們對這些善、惡心理,有了徹底的認識,當我們起心動念之時,就可以馬上警覺:我現在起的是什麼心念?那一類的心念是可以讓它發展的?那一類的心念是應該予以遏止的?當知:我們一切的行為活動,皆聽命於心的指揮,心是萬事萬物的主宰。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只要我們能夠時時警覺而維持正常的、善良的、道德的心理,我們的德行一定會一天一天的增進!
我們要知道:佛法是重視德行的宗教,過著德行的生活,是作為一個佛弟子最起碼的條件。德行的深、淺、廣、狹,就是佛法大小階位的標幟。德行的修養,不是一蹴可及的,必須循序修持,才能漸入佳境的。而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每一法門都各有其修行方法,在此難以敘述。可是一切佛法,在德行的進修上,卻都有其共同的基礎,一切佛法,只有在這共同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假若離開這個基礎而高談闊論一切佛法,這種佛法,就成了虛無飄渺的空中樓閣,與我們毫不相關了。所以學佛要想進修佛法,對於此一共同基礎,必須特別注意,使它具備起來,然後在這基礎上面,去進修一切佛法,才容易成辦。那麼,這個基礎是什麼呢?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實,這兩句話就是「奉持戒法」的意思。因為戒有止持、作持。「諸惡莫作」是止持,「眾善奉行」是作持。
可是,「諸惡莫作」的惡是什麼?「眾善奉行」的善有那些?如果不分辨清楚,善惡不明,即使我們有心要過著德行的生活,卻也無從下手。如今唯識學以條分縷析,剝繭取絲的方式,為我們做了最簡明,也最詳盡的介紹,研讀了唯識學之後,使我們今後在起心動念或語默動靜之時,言行皆有分寸,皆有準則可循:存正去邪,取善去惡。譬如在汪洋大海之中,南針在握,不致茫然迷惘,誤入歧途,研讀唯識學之功德可謂大矣哉!
最後,我們再以因果律,來探討德行生活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全稱肯定的說:沒有一個人不願意離苦得樂的。而離苦得樂的關鍵處,卻操之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德行為。道德的、善良的行為,在當前雖不免要忍受一些痛苦或犧牲,但是其結果卻是快樂的、滿足的。反之,不道德的、罪惡的行為,或許可獲致眼前的享受與快樂,但是其結果卻是痛苦的、缺陷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快樂與幸福,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為唯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愛護自己和保護自己!所以從前波斯匿王曾經對佛說:「若能於身口意行善,是名愛己;若身口意行不善業,名不愛己」!佛回答他說:「實在是這樣子!若人身口意行惡,是名不愛己。為什麼呢?因為彼為惡者,雖有怨讎,不必速能有所傷害,但若自造惡業,則毀害甚深,由是能令作惡者,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則短命、多病、貧窮、下賤、家室不和,常遭毀謗等。是以自作惡業,名為不愛己」。
波斯匿王又對佛說:「若修善行,名為護己;若行不善,名不護己。」佛回答他說:「實在是這樣子!人雖以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圍繞自身,不名護己!為什麼呢?非內護故。若人身口意行善,雖無四兵,名為護己,有內護故。此內護者,勝於外護,名真護己」。由此可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雖是利益他人,實際上則是利益自己。反之,不止惡行善,雖是在利益自己,實際上則是損害自己。因此,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結論:利他即是自利,害他即是自害。學佛而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實有其因果上的理論根據。這兩句話,聽起來雖然平淡無奇,但是真理也往往寄託在平淡無奇之中。真正說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做到圓滿,卻還不容易呢!勉之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