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釋 – 10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始計篇(計劃原則及奇襲)
第二章 作戰篇(動員原則及速戰)
第三章 謀攻篇(全勝原則及謀攻)
第四章 軍形篇(先勝原則及態勢優越)
第五章 兵勢篇(奇正原則及運動)
第六章 虛實篇(主動原則及虛實)
第七章 軍爭篇(機動原則及會戰)
第八章 九變篇(利害原則及地形判斷)
第九章 行軍篇(先知原則(一)及特種地形)
第十章 地形篇〔先知原則(二)及戰術地形〕
第十一章 九地篇(隔離原則及戰略地形——遠征作戰)
第十二章 火攻篇(火攻作戰)
第十三章 用間篇(情報戰)
原文注釋 – 10

原文注釋 – 10



始計篇第一 計劃原則及奇襲

(一)戰爭(作戰)計劃作業程序
   →3・計劃作爲指導要領
    →(2)軍事戰略指導要領 —— 奇襲

      A 戰爭第一特性認識 —— 詭道

       B 詭道實施要領 —— 創造奇襲

        (C)鬥「氣」 a・怒其氣

解:用種種方法激怒敵軍官兵,以攪亂其理性,使之陷于輕舉妄動,俾我有機可乘。

【闡述】   
   人性常是行爲和心意變化之動力,所以喜怒哀樂愛惡慾七情,乃人性弱點之所在,在軍事上若運用適宜,則可助作戰計劃之逐行。夫爲將多怒者,性多不堅,容易意氣用事,不忍受辱,此乃最好利用之弱點。但性寬者,則不宜用激怒之法。如漢四年,漢高擊楚將曹咎于河南氾水,曹堅守不戰,乃派將辱駡六日,曹怒渡氾水而戰,漢軍乘其半渡擊滅之,各自刎。但諸葛亮伐魏,司馬懿不戰,亮乃送婦人手飾與之,以辱之如婦人膽小怯懦,然懿無動于衷,激將之法,計不得售。茲再舉一戰例如后:
   隋末宋老生屯守霍邑(今山西霍縣),李淵望之出戰不得,李世民進言曰:「老生勇而無謀,可以 少數騎兵向之挑戰,誘之脫離守地,我卽造謠誣之投降于我,彼必畏左右奏報朝廷,豈敢不出戰哉?」卽派數百騎,先至霍縣城東數里,以待步卒;再遣李建成及李世民二人率數十騎至城下,舉鞭指揮,若將圍城之狀,并辱罵之。果然老生大怒,引兵三萬,分道出城。李淵建成列陣于城北,世民列陣于城南;建成兵少而却,世民立即引兵奔出,衝至老生大軍背後,活擒之。此唐太宗以怒撓人之戰法也。

        (C)鬥「氣」 b・驕其氣

解:採取謙卑懦弱態度,使敵發生驕傲之心理,而疏于戰備,俾我有隙可乘。

【闡述】   
   謙卑之方法頗多,有用言語者,有用物質者;如甘言卑辭,或重幣厚賂,或嬴師佯北,或以美女以惑其心,或以玉帛以驕其志。如越獻西施于勾踐,并率衆臣朝拜,王及列士俱有厚禮,吳人皆喜悅,以驕其氣也,後果爲越所滅。茲再舉兩戰例以供體會:
   (一)晉五胡後趙石勒稱臣于王浚,左右欲擊之。浚曰:「石公來,是奉承我,誰再敢言擊者,斬首!」并設酒筵款待之。石勒引牛羊幾萬頭而來,聲言呈上貢禮,使浚安心按兵不動,乃得進入薊縣城,在宮殿大廳上擒浚殺之,逐併吞後燕,此卑而驕之成功也。
   (二)秦末匈奴冒頓初登君位,當時東胡甚強,派人來要頭曼千里馬,羣臣皆云:「千里馬乃國之寶,不可予人。」冒頓曰:「與人爲鄰,何愛一馬乎?」遂予之。不久。東胡又派人來說,要一單于之閼氏(皇后);羣臣大怒,以東胡過狂妄,竟要皇后,擊請之。冒頓又曰:「與人爲鄰,何愛一女子乎?」又予之。又不久,東胡又派人來說:「貴國有荒地千里,希贈吾國。」冒頓卽問羣臣如何?羣臣答曰:「予亦可,不予亦可。」冒頓大怒曰:「土地,乃國家之根本,豈可送與他人?彼云予者,均爲我殺之!」冒頓遂憤而上馬,下令國中有後至者斬首。急襲東胡,東胡輕敵不備,擊滅之;冒頓乘威西 擊月氏,南供樓煩白羊河南,北侵燕(河北)代(山西北部),將秦蒙恬所奪得之匈奴地均收回。此 卽卑而驕之之法也。

        (C)鬥「氣」 c・勞其氣 

解:佚同逸,安樂意。敵軍兵力充實,補給豐富,取守勢以蓄養其銳氣,待機而動,謂之佚。我爲挫其銳氣,可以種種方法使敵不獲安靜之休養,并使之疲于奔命;是謂「勞之」。如長期施以空襲,或夜襲,或游擊,或擾亂敵後方,皆勞敵之法也。

【闡述】   
   茲舉戰例兩則以供參考:
   (一)公元前五一二年,吳王闔盧問伍子胥伐楚之計,子胥答曰:「楚國執政者,意向多乖異而不一致,均不願眞爲國家任患難負責任。我若編三個邊防軍以擾楚國,第一軍出擊,楚軍必全部出動而來,我卽囘師;楚軍回國,我第二軍又出擊,彼來我又歸;彼歸我第三軍又出擊,陷楚軍奔馳不休以勞之,且多方用聲東擊西之方法迷惑之;則楚軍必疲憊不堪,爾後以我大軍攻之,必可大勝。」因此楚爲吳國之擾亂,大喪元氣。此卽吳王勞人之法也。
   (二)唐玄宗時,史思明反叛,郭子儀李光弼擊之,子儀深溝高壘以待之,賊來則守,賊去則追;白天鳴金,以揚兵威,夜晚卽偷襲賊營,賊日夜均不得休息。如此者數日。子儀光弼議曰:「賊已疲憊,可出擊矣。」逐攻擊之于嘉山,大破之。此郭子儀之勞人也。

        (C)鬥「氣」 d・離其氣

解:親,卽與敵人合作之軍隊或國家,或敵人之重臣賢將,須設法離間之,使之互相不信任,上下猜忌,互相攻訐,去賢用愚,終使之陷于孤立,癱瘓,無爲等現象。

【闡述】   
   離間之方法甚多,有以利誘者,有以辯士馳說者。
   (一)如戰國末期,秦伐趙,廉頗堅守不戰;秦相應侯范睢對秦王曰:「廉頗老將多謀,欲老秦師,如此,秦將終不能得志于趙,故非施行反間計使趙罷黜廉頗不可。」乃使心腹門客,携千金間道入邯郸(趙都),厚賂趙王左右,并散布流言曰:「趙國將領惟趙奢最良,聞其子趙括勇過其父,若令爲將,誠不可當;廉頗老而怯,屢戰俱敗,失亡趙卒三、四萬,今爲秦軍所逼,不日卽將出降。」趙王因連失三城,已疑頗怯,信以爲實,乃以括代頗爲將。趙括爲秦將白起引誘出陣攻擊,被截爲數段,糧道被斷,括戰死,趙卒四十萬人降秦,一夜盡被坑殺,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盡變爲丹,至今號爲丹水,史稱長平之戰。此秦用離間之法,使趙撤良將也。

   (二)漢王與項羽相持于滎陽,絕糧,陳平進計曰:「項王忠耿之臣,不過亞父(范增)、鍾離昩、龍且、周殷等人,如大王能用數萬斤黄金行反間,間其君猜忌,項王爲人意忌信讒,必内相誅伐。漢舉兵攻之,楚必滅矣。」漢王甚以爲是,出黄金四萬斤與平,聽其使用,不用報銷。陳平乃用金遭反間至楚軍中造謠曰:「諸將鍾離昧等爲項王立下不少汗馬大功,然却無一人得分茅裂土而王,均願助漢以滅 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疑,卽遣使至漢探虛實;漢王乃備三牲以見楚使,忽佯驚曰:「我以爲是亞父之使者,原乃項王之使臣耳!」卽將三牲換爲粗草以進楚使。楚使同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滎陽,項王不聽。漢王乃得用陳平計,以二千婦女攻出東門,自己却從西門逃去,乃脫滎陽之困。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