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原文注釋 – 1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始計篇(計劃原則及奇襲)
第二章 作戰篇(動員原則及速戰)
第三章 謀攻篇(全勝原則及謀攻)
第四章 軍形篇(先勝原則及態勢優越)
第五章 兵勢篇(奇正原則及運動)
第六章 虛實篇(主動原則及虛實)
第七章 軍爭篇(機動原則及會戰)
第八章 九變篇(利害原則及地形判斷)
第九章 行軍篇(先知原則(一)及特種地形)
第十章 地形篇〔先知原則(二)及戰術地形〕
第十一章 九地篇(隔離原則及戰略地形——遠征作戰)
第十二章 火攻篇(火攻作戰)
第十三章 用間篇(情報戰)
四、原文注釋 – 1

四、原文注釋 – 1



謀攻篇第三 全勝原則及謀攻

   「謀攻」卽用謀略去擊破敵人,以達到戰勝之目的。本篇之中心思想,在減少兵力之消耗,保全戰力,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以獲「全勝」爲目標,是第二篇之姊妹篇。

(一)大戰略指導方針 —— 不戰而屈人之兵

解:「軍、旅、卒、伍」依司馬法:「一萬二千五百人爲軍,五百人爲旅,百人爲卒,五人爲伍。」「凡用兵之法則:能『全存』敵國不遭戰火之蹂躪,而我仍可獲得勝利之果實,乃戰略指導之上策;反之,若血戰千里,擊破敵國,則爲戰略指導之下策。兩軍對壘,不經鏖戰,而能『全存』敵人不傷一兵一卒屈服于我,是爲上策;反之,若衝鋒陷陣,殺人盈野,擊破敵軍,卽爲下策。推而至于與敵人旅、卒、伍作戰,均以不經血戰,『全存』敵人,而將敵屈服,是爲上等之戰略;反之,併力將敵擊破而殲滅之,是爲下策。因爲敵人雖被我殺得一兵一卒不留,但我所付出之代價,亦必可觀,『破』人亦卽『破毀』自己。所以縱然百戰百勝,不能稱爲好辦法中之最好策略;不經血戰而能屈服敵人,始乃好辦法中最上等之戰略。

【闡述】   
   本節屬于大戰略之理論範圍,亦中國自黄帝至春秋兩千年來文化結晶所產生之偉大軍事思想,是中國歷史和環境所孕育出之戰爭理則;能隨時代之演進而適應類似環境之需要,在大戰略之論理上實有其絕對性;而是從現象之眞實性中,用理智、智慧、和倫理觀念并哲學思維等所探討出之戰爭哲理。

   循「全勝」之觀念,孫子倡導「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戰略運用,乃「謀攻」藝術之最高境界。有人 懷疑孫子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非戰主義,尤其在反攻前夕,而談「不戰」,似大逆不道;因此,諱疾忌醫,不敢去深入探討,僅就字義表面去解釋,未將全篇之思想連貫起來體會其精神之所在,實誤解殊深!須知孫子乃不折不扣,百分之百之攻勢主義者,豈「非戰」哉?須知「不戰」卽是戰,是「不流血之戰」,乃戰略之術語而已。十三篇中甚少論及防禦問題,蓋均「攻勢」運用之法則。彼正在鼓勵吳王用兵稱霸,否則不以兵戎相見,專以冷戰屈人之兵,服人之國,何必寫此血淋淋之十三篇哉?他祗可稱爲謀略家,不配稱爲兵聖矣。如云:「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故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屈人」、「拔人」、「毀人」、「全爭」,口口聲聲一直在喚「打」,喚「殺」,聲不絕耳,誠十三篇之「殺聲」有震野之感!故「不戰而屈人之兵」者,是一種術戰,在以極少人員及物資之損耗,以獲得價廉之勝利耳,實戰略指導之最高理想境界;卽不打硬仗,以鬥智之方式而屈服敵人。若說對于國家之政策,主張不用戰爭手段解决即可達到目的者,祗說對一半;因爲孫子認爲:如以「不戰」不能達到目的時,則必須用「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之血腥壓力來殲滅敵人以獲致大勝。故「不戰」祗是手段,并非目的;有人以目的視之,則誤解矣。

   春秋時代共二百四十二年,史書所記載之戰爭,卽有二百一十三次之多。強大之諸侯常以尊王攘夷爲幌子,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滿現象之諸侯亦明目張胆爲所欲爲,強欺弱,衆暴寡,互相攻伐併吞;爭城以戰,殺人盈野,爭地以戰,殺人盈野。一百七十餘國,有經過戰爭之殘酷裁判,而在歷史銀幕上消失者,有被人說說嚇嚇割地稱臣者;所存僅十餘國。孫子在此充滿戰爭氣氛之農業社會及封建意識生活形態之中,始反映出他偉大之戰爭理論;如第二篇與第三篇之軍事思想,均爲時代精神所孕育。在近代亦激盪出兩個偉大之戰爭理論,一個是德國克勞塞維茨之「絕對戰爭論」,一個是英國李德哈達之「間接路線」;現特將此兩人之理論精粹作一探討,亦正可說明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戰理奧義。

   克勞塞維茨生于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正拿破崙飛揚拔扈之時代,彼曾參加拿耶及滑鐵盧之戰,非常欽佩拿氏之軍事才能;所以拿破崙時代之戰爭性質和形態,對之發生了重大影響。他體會到戰爭已不復以人數少而耗費大之軍隊,專從事于據點爭奪,企圖截斷敵人之供應線,以流血較少而代價較小方法,來取得戰果之一種小心謹慎之過程。而戰爭已成爲大量軍隊之決鬥,在此決鬥中,速率和集中以及優勢力量之因素,又再度成爲決勝之關鍵;勝利是以血買來,完全之勝利,必須將敵人力量殲滅,方能確保。此卽克勞塞維茨之無限戰爭論,或絕對戰爭論之精義。他幷否認尙有其他巧妙之方法,可以不必大量流血,卽足以解除敵人之武裝和制服敵人者;惟武力決鬥,乃戰爭藝術之正當趨勢。但彼未注意,此種觀念究爲國家之利益計,抑僅在代表古代俠士之風?彼之盲目信徒,應用此種理論之結果,至促使將軍們一有機會卽去尋求會戰,而再不想創造其他有利之機會矣。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卽不講求藝術,惟互相包圍,互相砍殺是尙。竟使繼承克氏暴力決鬥思想之德意志,彼之祖國,終遭此種思想賜予亡國悲慘之命運。克氏地下有知,應痛悔其非耳。

   茲再一探李德哈達對戰爭觀念之立論;彼乃現代軍事理論家,身經第一第二兩次大戰之現實啓發,從其論述中,可知彼幷非主張以更新而更有效之殘殺或破壞手段,以從事戰爭之理論家;而是勸告人類,應覺悟戰爭之無益性和消耗性,必須從眞實之歷史事實中,去探求戰爭之理論和倫理,然後以更理智之態度,去進行戰爭。所以他說:「戰爭之目的,爲獲得一個較好之和平;如祗專心集中全力去追求勝利,不顧及其後果,必至精疲力竭而反不能獲致和平之實惠。戰爭雖是一種違反理性之行爲,如要達到 目的,其進行之際,必須受理性之控制;如失去理性之控制,則必致衝動、亂動而盲動,其結果當然覆 軍殺將禍國殃民矣。歷史證明,文明國家之滅亡,由于敵人直接攻擊而造成者甚少;由于己身腐化,加之戰爭中耗盡國力所造成者甚多。故戰略之運用,以不經過兇猛之戰鬥,而獲得决定性之戰果爲上策。」故其論大戰略之最後結論云:「惟有不戰,然後始可削弱野蠻主義之精神;而戰爭祗有更加強其野蠻,正如火上加油而已。」所以他是一位研究如何減少戰爭損害,甚至儘量避免戰爭,以取得更好和平之典型人物。

   由以上兩氏之軍事思想,可知克氏受拿破崙以會戰爲致勝唯一手段之影響甚鉅,而運用暴力與精神意志力于極限;李氏則以研究二十五個世紀之戰史爲依據,并經歷第一、二兩次大戰及德國施行暴力戰爭遭致敗亡之結果作爲警惕。所以他以極端悲天憫人之心境,主張用戰爭以外可行之手段以達到國家政策之 目的爲至善,而對戰爭行爲表示之消極。但彼二人所持理論之重點,正爲我偉大軍事思想家孫子之 「兵法十三篇」所包容無遺。孫子既不鼓勵戰爭以無限暴力以達到最後目標,亦不規避戰爭而主不戰, 專以其他手段解决國際間問題;他是主張「慎戰」和「善戰」,而是在戰爭中講戰爭問題。他將戰爭實 施之過程分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伐謀,儘先用流血以外手段以達到國家政策致勝爲目標,是爲上策 ;第二階段是伐交,利用鄰國力量,以壓力制敵以達到致勝爲目標,是爲中策;第三階段是伐兵,在伐 謀伐交不克成功時,惟兵戎相見,以會戰獲取勝利爲目標,是爲下策;第四階段是攻城,乃爲最笨拙之 辦法,是下下策。窺其思想不走極端,以現實爲對象,以國家戰略與軍事戰略交互運用之謀攻藝術爲獲 取「全勝」之策略,無過與不及之弊,此乃克李兩氏理論所望塵莫及者;所以,稱之爲古今中外全世界最偉大之兵學家實無愧焉。

   茲在理論上探討「不戰而屈人之兵」之眞正意義;它是一種最積極而完善之攻勢戰略運用,以不經過流血而獲得勝利之果實,爲其最高之理想;并以極少流血而達到會戰之勝利,乃孫子兵法全書思想精 神之所在。所以在國家戰略運用上,固然要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爲最高指導之法則;卽在野戰戰略運用上,亦儘量少經惡戰以屈人之兵,作爲用兵作戰之思想指導準則。因此,要出其不意,攻其無備;要乘虛蹈鍛,形人而我無形;要利而誘之,亂而取之;而強而避之,怒而撓之;要捷如風,動如雷霆;要勢險節短,如彍弩如發機。其方法雖多,其目的則一也;卽以減少損傷之奇襲,以屈人之兵而獲取勝利。如諸葛亮火燒博望坡,擊退曹軍十萬雄師?如唐李愬雪夜以萬人奇襲蔡州而擒吳元濟,皆可謂戰術上「不戰而屈人之兵」之運用。是故「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哲理高妙,更覺孫子兵學思想之深邃而偉大!茲再列舉十策,作爲運用「不戰而屈人之兵」謀略之參考:

   一、對受了迷惑而意志不定者陳利害以曉之。二、對來降者,布恩信以結納之。三、對爲人所欺蒙而失誤者,明以大義屈服之。四、對震恐者,揚聲以脅迫之。五、用辯士說服之。六、用奇計以誘之。七、堅壁清野,以待其衰。八、奪隘守險,以斷絕其援兵。九、以夷狄攻夷狄。十、以盜賊攻盜賊。在以下句段中另舉例說明之。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