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與座間有許多可做的事,例如禮拜、繞塔、繞佛、讀經等等,這裡主要是說正座已經很努力了,如果一下座就放任自己,那麼能生起的功德也很有限,因此下座需要:(1)繼續保持正念與正知的功夫,以免散失所緣行相;(2)閱讀和正修有關的經論,反覆思惟,以各種方法累積資糧,增加修法順緣,去除修法違緣;(3)戒律是一切根本,應該盡力理解律儀,守護律儀。具備安住所緣、積聚資糧、守護戒律,稱爲三合引導;其中第一項是正因,能種下證德的因;後二項是助緣,能長出證德的果。另外要學習四種正因資糧,才能引發奢摩他與毘缽舍那功德,四種資糧是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覺悟瑜伽,睡眠中如何修行。
1.密護根門
首先以什麼防護?要牢牢記住防護根門的法門,經常且慎重修習。護持正念,要先知道防護根門的方法,時時串習避免遺忘,接著想辦法增強正念憶持的能力。
要防護什麼?防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從哪裡防護?從喜歡和討厭的對境開始。
如何防護?
分為二種情況,第一是已經接觸後,如何守護?六根接觸六境產生六識,由意識判別喜歡或不喜歡,進而起貪愛心或瞋恨心,這時就要對治六境,不讓貪心瞋心隨境轉動。第二是尙未接觸前,預先防護。對於那些接觸後會產生煩惱的事預先防範,一開始就避免放縱根門去接觸,免得起煩惱。所謂「守護根門」,是指對六境不起分別心(取行相)、不作意喜歡或討厭(取隨好)。如果因爲忘失正念或煩惱熾盛而起貪等不善心,必須用第一種方法對治。取行相,是指故意接觸不應該接觸的事、或者六境現前,不小心接觸到。取隨好,是指六識引生貪等煩惱,即使當下沒反應,卻保留在意識裡,日後伺機出現;或者雖未親眼所見,但聽到別人描述,由意識執取而起分別都算。
防護的體性?從雜染的煩惱離開,令心安住在善與無記狀態;無記的體性屬非煩惱,如行住坐臥等,不列入善所緣。
2.正知而行
隨時覺察正在做的事,《瑜伽師地論》分爲二點,修哪些事?及如何修?
修哪些事?包括五行動業和五受用業。五行動業有(1)身事業,指往返村莊、聚落、寺院等地的威儀。(2)眼事業,指眼睛略睹及詳觀,不經意的看,稱爲略睹,屬於不自主;先作意再看,稱爲詳觀,屬於自主。(3)一切肢節業,指身體、關節彎曲及伸展等動作。(4)衣缽業,指受用及受持三衣及缽等威儀。(5)乞食業,指飲食等威儀。
五受用業指在寺院中的言行舉止,有(1)身事業:分爲行走、住、坐。行走,包括往返於經行④處、法友處或爲法而走等威儀;住,與法友、親教師、軌範師、上師等共住或面對的威儀;坐,在床鋪及法座上的威儀。(2)語事業,了解已受或未受的十二分教。對於已接受的教法,應如何讀誦、爲人解說或爲引發精進而與人論 議等言語上的威儀。(3)意事業,指靜默時的威儀,包括中夜就寢前、閒靜處思惟義理、九住心修止觀,甚至炎熱或疲倦等非時昏睡 蓋現起時,以經行或洗臉排除睡意等威儀。(4)晝業,白天的威儀。(5)夜業,指不該睡覺的初夜、後夜及應該睡覺的中夜,前者有身語意三業、後者只有意業。
要如何修?分爲總說及別說。總說,指對前面十件事正知而行,在行動及受用前先安住正念不放逸,應該用什麼態度觀察,應該用什麼方法觀察,就以此覺知根門。別說,指四種態度。
正知依處:應該以什麼行相觀察,就如是觀察。例如往返某處,應當依照律典先了解往返威儀,按照律典去做。
正知方所:應該以什麼行相觀察,就如是觀察。例如行走路線,要避開賣酒、賣身、屠戶、王宮、獵戶等五種不該去的地方。先知道能不能去,才進退有據。
正知時間:應該以什麼行相觀察,就如是觀察。例如中午前可以到聚落,中午後不能去,知道了才能如法去做。
正知事業:應該以什麼行相觀察,就如是去做。例如去別人家講經,要先起防護心謹慎威儀,包括行進間、到人家的威儀,要注意學處取捨。不管白天或晚上,都要隨時憶念該做與不該做的界線,靠正念正知的力量知所進退,時時反省根門是否違犯學處。若能這樣做,今生不會染著罪業,來生不會墮入惡趣,未獲的道證功德能迅速獲得。秉持正知,就是產生功德的正因資糧。
密護根門和正知而行,出於無著菩薩的論著。努力修習這二項正因,就可以增長一切善行,其他方法很難具備這種好處;尤其又有清淨尸羅、能迅速引發止觀所攝無分別三摩地的功德,實在應該好好學習。
④ 經行,指修行人在疲倦或昏沉時,在一定場所來回走動的行為,以調劑身心、恢復精神。
3.飲食知量
具有四個要點,不過少、不過多、消化後再吃、不帶著煩惱。不過少,吃太少則身體虛弱,沒有力氣修習善法。日中一食所吃的量,要足以支撐到隔天飲食,不會因為過度飢餓而起煩惱爲準。不過多,吃太多則身體沉重,如同身負重擔,造成呼吸不順、睡意濃厚,不能修行善法,也沒有力氣斷除煩惱。消化後再吃適當食物,可以避免舊疾復發、新病滋生。不帶煩惱、適量吃,對食物不起好吃、不好吃,有罪、無罪的想法。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貪愛飲食,應該思惟飲食的過患,作爲對治。有三種飲食過患,(1)因受用產生的過患,不管什麼樣的山珍海味,只要經過牙齒咀嚼,混雜著唾液,最後就像嘔吐物一樣。(2)因消化產生的過患,食物進入食道,在中夜或後夜消化,一部份變成身體血肉,一部份變成大小便等不淨物,囤積在身體下半部。每天要上廁所排掉糞穢,甚至可能病從口入。(3)因賺取產生的過患,分爲五種:
成辦過患:爲了賺取食物必須忍受寒冷炎熱及心力交瘁的痛苦;賺不到的時候,憂愁苦惱;賺到了以後,又要擔心被搶或遭竊,爲了避免財物喪失,鎮日牽絆辛勤守護,忍受著許多苦惱。
親友失壞過患:爲了錢財,即使親如父子也反目成仇。
不知滿足過患:由飲食而增長貪愛,小則與人爭吵,大則兩國爭戰,使百姓受苦。
不自在過患:爲了僱主或施主,必須勾心鬥角權謀算計,忍受種種痛苦。
惡行所生過患:爲了飲食及財富造作三門惡業,臨終才追悔罪惡,擔心死後墮入惡趣。
雖然食物有許多過患,但也有些許利益,不能隨便放棄。如果說食物可以維繫生命,光是爲了活命而吃,這樣還不夠。應該更進一步思惟,活著是為了修習清淨梵行,這些直接或間接爲我成辦飲食的眾生,也希望獲得殊勝果位,他們布施自己的血汗,我應該滿足眾生願望,使他們獲得最大果利。又應該思惟,如《集學論》所說,要利益施主及體內八萬四千隻蟲,我現在以食物爲布施,希望將來以正法攝受他們。又應該思惟,我為了成就一切有情的利益,現在受用飲食。《親友書》也說,「要把飲食當成醫藥,不要攙雜貪瞋癡三毒,不是爲了驕傲、我慢、身體強壯,而是爲了維繫生命,好好學佛,利益眾生。」
4.精勤修習覺悟瑜伽
《親友書》說,「國王!在白天、初夜及後夜要保持清醒,即使睡覺也不虛度,睡前秉持善念,在正念中安睡。」前二句講到白天及初、後夜,在正座及座間如法修行。不論經行或上座,要去除五蓋、淨修自心、不虛耗度日,照著前面的方法去做。修習覺悟瑜伽和密護根門、正知而行三者,都涉及正修和座間修持,這裡主要是談覺悟瑜伽之後,即使在睡眠,也不要白白度過空無善果。
如何睡眠?白天及夜晚的初二分要好好修行,中夜時分要好好睡覺,藉著休息調和地水火風,保持體內四大平衡。若能依法養護身體,對修習攝善法精進及饒益有情精進,將有莫大助益。臨睡前先走出房門洗腳,再進入屋內右脅而臥,將左腳疊放在右腳上,以獅子臥姿睡覺。獅子是力氣最大的動物,心高沉穩,能摧伏其他猛獸。探獅子臥姿修習睡眠瑜伽,具有降伏煩惱怨敵的大勢力及大無畏。其他臥姿遠遠不如獅子臥姿殊勝,如餓鬼屈臥、畜生伏臥、阿修羅仰臥、貪欲重的眾生是左脅,這些臥姿具有懈怠、精進不足的缺點,無法降伏怨敵。或說獅子右脅具有身體自在不鬆散、沉睡不失正念、睡眠不流於濃厚、遠離惡夢四個優點;其他睡姿有鬆散、失念、濃厚、惡夢四個缺點。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以什麼意念睡覺?要具備四種心念。(1)光明想,緣念光明相,使心充滿光亮而睡覺,避免睡時產生黑暗。(2)正念想,熟睡前還是要串習白天思惟的義理,延續正念的力量,讓心安住在善所緣境,即使睡覺也和清醒一樣。清醒時心隨善法而轉,睡覺時還能繼續修習善法。(3)正知想,靠著正念的力量,即使睡著也能立刻覺察斷除煩惱,不忍受煩惱作意。(4)三種起想:
不論什麼情況,都不會被睡眠障蔽,能精進攝持輕寐,就像受傷的鹿,睡得不沉重不逾時,時時保持警覺。
作念「我正在修習佛陀所開許的睡眠瑜伽」,以此心念努力引發修習意樂,遵照佛陀傳下的獅子臥姿,不任意調整。
作念「我今天修習瑜伽及善法,明天也要這麼努力」,由於善念相續,即使偶爾散亂及思念,仍能保持善品增上的功德。
若能依照上面的說法,如理修習日常生活各種威儀而不違犯,可以避免虛耗度日,白白浪費生命。以上是無著菩薩的解釋。學習本論,從親近善知識到毘缽舍那,除了修的主題不同,屬於不共修法之外,其餘在前行、正行、結行及座間,都要按照前面所說去做,這些是屬於共通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