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
空、無相、無願,是三三昧,亦名三解脫門,已在前面序分解析過。法藏菩薩,已明心見性。心性自清淨,諸法唯一心,是心作衆生,是心菩薩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還無二相。所修慧行,與般若相應,得證諸法空性,故名無作無起。諸經中説空,有説一空,如《大品般若》所説獨空。有説二空,即人無我、法無我。有說三種,即人空、法空、空空,及三解脫門。有說四種,如《維摩經》所説空、無相、無作、無起。有説五種,即本經現在所説。或有説七空、十空、十一空、十六空、十八空、廿五有空,開合不同,廣説則諸法無量,空亦無量。能於證悟真如淨心後,始得徹了諸法緣生無自性,皆是虛妄,唯是一心所現,如幻如化,名為觀法如化,故得一切法而自在。如《密嚴經》說:「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法皆如幻化,雖有非真。」因此法藏所修慧行,是不同地前菩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