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須知
這當中有三段的開示: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隨妄,還淪生死。」
「戒」在我們的修行當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呢?道宣律祖作一個簡單的定義說:「戒是警意之緣也。「戒法」在我們的修行當中,它有警覺我們心念的功能,『警』就是「警覺」,它包含二個內涵:
一、自我反省:我們過去還沒有受戒,會造作一些殺盜淫妄的罪業;現在受了戒,偶爾起顛倒,可能也會造殺盜淫妄的罪業,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受了戒之後,你有反省的力量,你會有慚愧心!也就是說:雖然你造了罪業,但是你內心當中會產生慚愧心,你内心有一種清淨的力量,會訶責你自己。這種慚愧的力量,就會折損罪業的力量。所以,受了戒之後,你内心「自我反省」的功能,會不斷地出現。
二、調伏:前面是一種自我的反省,反省到自己有過失,戒體就會發揮「防非止惡」的功能,能調伏我們邪惡的煩惱。
所以,當我們心中成就了戒體,當我們出現過失時,就能產生反省調伏、對治的力量,這個就是「戒」的一個基本定義。這個基本定義,我們再把它開展出來:
『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這是說到眾生的內心相貌,無始劫以來 ——「隨妄興業」。
在大乘經典上說,我們眾生的心,有二種的相貌:一種是「清淨心」一種是「妄想心」;一種是隨順於「眞實功德」的清淨心,一種是隨順於「無明」所變現出來的妄想心。
凡夫「心」跟「境」接觸時,往往是願意隨順妄想 ——「隨妄興業」,造了許多生死的罪業;「動與妄會」,這個「動」就是經常的和妄想結合一起;「無思返本」,很難產生自我反省和調伏的力量。
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不受戒,在造作罪業的時候,沒有辦法將它停
止;當煩惱的力量出現,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 「我的個性就是這個樣子!」面對煩惱的生起,一點辦法都沒有。「無思返本」,凡夫就是有這個困擾,明明知道煩惱不好,就是沒辦法。
那怎麼辦呢?『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隨妄,還淪生死。』
佛陀以大智慧的光明,看到我們凡夫的內心,有這樣的問題,面對煩惱,無能爲力。佛陀怎麼做呢?「樹戒警心」,佛陀因此而制定身口意的戒法,幫助我們更能眞實的自我反省、自我調伏,使令我們不再隨順妄想,不再遭受生死果報的苦痛。
意思是說:佛陀制戒,表面上是要我們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口業: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不惡口 …… 其實,佛陀的本意,是要我們內心當中產生「防非止惡」的功能,幫助我們「調伏煩惱」,這就是佛陀制戒的目的。
下一段,把「戒」的內涵,作一個大概的說明:
《業疏》:問:一切善作盡是戒不?
答:律儀所攝善作名戒;自餘十業,但單稱善,不名為戒。
提問:如果戒法是引導我們斷惡修善,那是不是所有善法的造作,比如布施、印經、放生、做義工..·等等,都屬於「戒」嗎?如果不是,那修善和持戒有什麼差別呢?
以下回答:『律儀所攝善作名戒;自餘十業,但單稱善,不名爲戒。』所謂的「戒」,一定是佛陀出世後,祂所制定的律儀,才能叫做「戒」;其餘的十善法,只能稱爲「善法」,不能稱爲「戒」。
像我們中國的孔夫子、孟子,也制定了很多趨吉避凶之道在引導我們,好比《易經》也是講如何趨吉避凶,但是這些都只能稱爲「善法」,因爲「戒是佛制」,只有佛陀能制戒,祂才有足夠的智慧,幫助我們調伏煩惱,其他聖賢所制定的這些法,只能稱做「善法」,不能叫做「戒」。
那麼,佛制的「戒法」與一般「善法」有什麼差別呢?
《濟緣》—— 戒有二羲,一、有本期誓;二、遍該生境。餘善反之,故不名戒。
佛陀制定的戒法,在實踐上,有二個特殊的內涵,是一般善法所沒有的:
第一個、有本期誓
當持戒的時候,我們心中有一種「願力」在引導,就是內心當中有一種要增上的願力。比如說:我們今天到菜市場去,看到這些可憐的刀下眾生,會刺激我們的憐愍心,我們會想去救拔這些眾生;但是你不可能二六時中、二十四個小時,永遠守持著要:「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願力,不可能。你可能偶爾遇到眾生苦惱的境界,帶動你的悲愍心,你才造作一些善法;這樣的善法因爲沒有願力的攝持,是沒有力量、很難相續的。不像一個持戒的人,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作爲生命的引導。
由「願力」引導所造的「業力」,這種力量才大!
第二個、遍該生境
前面是講「心力」的強,這裡是講「量」的廣大。我們在修善的時候只能面對現前的境界修善,你去布施、放生…就是面對眼前的境界;但是持戒不同,持戒是面對「十法界的衆生」;就算這個眾生暫時不現前,而你內心當中,還是願意對他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 不管他有沒有現前。因爲你在因地,是對十法界有情、無情境界發願的,所以你持戒的心量是廣大的。
『餘善反之,故不名戒』
一般的修善,心中沒有願力,所緣境也非常的狹隘,故不名「戒」。
又《業疏》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求,故使來世受不淨果,如牛羊豬狗衣食麤惡。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
這段文,道宣律祖把「持戒」和「不持戒」的情況,做個比較:
『若不持戒,得財施者』:世間上有一種人,他內心當中沒有戒法,換句話說,他沒有戒體,內心沒有一種增上的目標,當然就「心隨妄轉」,隨順煩惱的活動 —— 起善心時,就隨順善心;起惡念時,也只好隨順惡念,內心當中善惡不決定;但是也會做一些布施的善業,這種人在因果上,是怎麼回事呢?
『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求。』
因爲內心當中沒有想要增上,不想要解脫生死、成就佛道,所以即使造善,也是爲了追求五欲的安樂。他希望把這些善法,求得今生的名聞利養、或者追求來生的五欲果報。這樣的因地,以佛法來說,是不清淨因。
不清淨因,『故使來世受不淨果』,來世招感不清淨的果報。什麼叫做「不淨果」呢?『如牛羊豬狗衣食麤惡。』相信修善能夠得到安樂果報,但是這種安樂的果報,是一種不清淨的安樂果報。舉個例子,好比說你不持戒,就墮落到畜生道的牛羊豬狗;但是因爲你修善,你雖然在牛羊豬狗當中,你的物質環境非常豐裕,這也是可樂果報。但是以人道來看,這個果報是不清淨的、不莊嚴的。所以,如果我們不持戒只有修善,因地不清淨,就很容易招感不清淨果。
反之:『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
如果我們能夠如法的持戒、如法的發願,有這種清淨願力的攝持,心中能夠放棄惡求 —— 放棄對五欲果報的追求,因地能夠「清淨行絕」,在果地上就能夠成就五乘的功德,乃至於成就佛果。這是說明持戒跟修善的差別。
在《大智度論》〈持戒品〉中,龍樹菩薩說過一個有關持戒的故事:
佛世的時候,當時在橋薩羅國有一個大商主,有大福報力,帶領很多商人到大海尋寶,得到很多珍寶,他就把珍寶敬獻給波斯匿王。波斯匿王得到這些珍寶,內心非常歡喜,就傳喚要賞給他後宮的夫人。
就叫侍者把所有夫人請出來,一一將珍寶賞給這些夫人,卻不見他的第一夫人,「茉莉夫人」沒有現前。波斯匿王問說:「爲什麼茉莉夫人沒來呢?」侍者回答說:「夫人今天正守八關齋戒,不能碰觸珍寶。」波斯匿王聽了瞋怒,於是令人再去請。
但是當他看到茉莉夫人現前時,身相莊嚴、光明巍巍大威德,心中的瞋心就消滅了,並對她起恭敬心,問說:「夫人啊,妳今天是修何法門,有此威德身相?」茉莉夫人回答說:「我沒有修什麼法門,今天是六齋日,我奉持佛陀的八關齋戒。」這時候,波斯匿王對持戒就生起歡喜心和恭敬心,問說:「爲什麼妳持戒有這麼大的功德?」茉莉夫人說:「這個問題不是我所能回答,應該去請教佛陀。」
於是波斯匿王就領著茉莉夫人去晉見佛陀,就如是如是報告:「茉莉夫人爲什麼持一日一夜八關齋戒,就有此威德?」佛陀說:「波斯匿王,如果你今天把印度十六個國家的珍寶,全部集合起來,你看這個珍寶多不多?」波斯匿王回答說:「那就很多,我憍薩羅國的珍寶加起來,就不得了,何況十六個國家!」佛陀說:「縱然你把所有的珍寶拿來布施,這樣的功德,也比不上茉莉夫人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爲什麼?因爲持戒發自內心:有本期誓、遍該生境。
你今天以珍寶布施佛陀,第一個、心中沒有清淨業力的引導;第二個、你的所緣境只是十方諸佛當中,其中的一尊佛。而我們持戒是遍緣法界:第一個「願力清淨」;第二個「願力廣大」。因地廣大,福報就廣大!這一點,我們應該要把「持戒」與「修善」的差異,作一個揀別,這是我們在學習戒法之前的基本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