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與小船
書籍目錄
一 ~ 八
九 ~ 十六
十七 ~ 二十四
二十五 ~ 三十二
三十三~四十一
四十二~五十
五十一~五十八
五十九~六十一
大船與小船

大船與小船



  從前在南投國姓鄉的鄉下,要蓋棟房子,算是一件大事。首先,需存夠了錢;再來,就是去找一位自認為可靠的「土水師」。為什麼要找「認為可靠的土水師」呢?這是因為傳說有些不肖的「土水師」,如果你招待他,讓他覺得不滿意時,就會在蓋房子的過程中,動些手腳,讓你全家住得不安寧。以下就是隔壁村的「土水師」張先生,告訴我他當學徒時遇到的實際例子:


  那是民國四十五年的事,張先生同他的師父應一位李姓人家之請,起造一棟「五間起」的新房子,從房子位置的選定、量測、起建、完工入厝,都是由張先生的師父一手籌畫、監造。有一天中午時分,工人都在午休,張先生看到他師父在新建房屋的客廳(即後來要供奉神明及祖先的地方),自言自語地說:


  「明知我最愛吃的東西,卻不作給我吃,就別怪我了!」隨即在壁上畫了一條船,而後立即用石灰覆上,張先生看了,以為這是起造房屋時,「土水師」必須做的一件事,等他師父走後,也依樣畫葫蘆,在相對的那一面牆壁上,畫了一條比他師父畫的還要大,船頭方向剛好相反,但他不知道講什麼話比較好,就自言自語地說:「感謝東家顧我來工作,我才有錢可以賺。」畫完後也一樣用石灰把它敷蓋上。


  完工入厝那一天,李家熱鬧滾滾,大宴親朋好友,張先生也託他師父之福,被請到上席,等賓客都散去,李先生也算清張先生及他師父的禮金後,李夫人從廚房拿出一大袋的東西,交給張先生的師父說: 
  「這是師父最喜歡吃的東西,請帶回家慢慢享用。」
  回程走到半路上,張先生的師父因好奇想知道,到底李夫人送給他什麼東西?打開包裹一看,立刻楞住了,好難過地自言自語說:「我錯怪了人家的好意!」


  在張先生追問之下,他師父才說出原委:「我平時最愛吃雞鴨的砂囊,這事李家是知道的,但自從我們到他家中工作以來,我都沒吃到半個,我以為李太太故意不作給我吃。沒想到卻是李太太每天將所宰殺的雞鴨砂囊,全數用鹽醃漬起來,她怕當時端出來,會被其他工人搶去吃了,才如此用心良苦。我卻起了誤會,在他家廳堂上,畫了一艘船,且把船頭朝外,讓他家錢財天天流失。」


  張先生看到他師父難過的樣子,就大膽地告訴他師父說:「我看到師父畫船,我也照師父的樣子,在另外一面牆壁上畫了一艘比師父畫的大上三、四倍的船,不知道會出什麼問題?」他師父連忙說:
  「還好!你畫了,是否同時畫的?」
  「師父畫完,我接著就畫。」
  「那就好!那就好!小船運出,大船加倍運進來,李家一定愈來愈旺!」
  事過多年,師徒二人再次造訪這位李姓人家,果真人丁興旺,五穀豐登,事事如意。

Bg D5

  人們常喜歡用自己的心意,去度量他人的所作所為,這在唯識學上說,都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作用,又因第六意識是受第七末那識「我愛、我見、我痴、我慢」等所支配,判斷的結果,自然不夠客觀,也不會正確。


  如此就無法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襟,對任何事都起分別、計度、好惡、取捨,這就是下次輪迴的因。我們常聽說的「打佛七、打禪七」,並不只是念佛念七天或坐禪坐七天的意思,而是在打我們自己第七識中的「我愛、我見、我痴、我慢」,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才能真正做到民胞物與,天地與我同體而了無差別。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