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佛與禮懺
我們知道中國佛教在東漢末年到魏晉時叫「翻譯吸收期」,這時代約共五、六百年之久。隋唐稱爲「光大」的時代,中國不只是吸收而且能夠發揚光大形成中國佛教特色,在晚唐時進入中國佛教的第三階段,唐武宗時中國佛教受到一大慘重打擊,稱爲「會昌法難」,此次會昌法難後中國佛敎的義學就衰了,(義學是特重研究教典教理的,較重學理。)天台、華嚴、唯識、三論都是義學的佛教,這種佛教在會昌法難後,寺廟經典被摧殘破壞得非常嚴重,再來就邁入宋代,宋代人才凋零,經典又被摧毀散失了,於是就進入「篤行」的時代,其中有兩宗最盛,第一是禪宗,再來就是淨土宗,這兩個宗派最初是互相諍論,批評很激烈如水火不能相容,到宋朝出現一位很了不起的禪師將他調和,這位就是永明延壽禪師,他在佛教史中首倡禪淨雙修,他做了四首「四料簡偈語」,非常有名。第一道: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講到修行,必是禪和淨,如果有禪的成就,沒有淨土的修行,十個會有九個靠不住,永明禪師說縱使明心見性的禪師,死後和投胎前中陰身的轉變,會受到隔陰影響,陰境現前,靠不住,正念散失,還會墮落惡道,這句話告訴我們,有禪無淨土,對了生死還是靠不住。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第二首是修禪無成就,修淨土有成就,萬個修萬個去,只要去了極樂世界,見到了阿彌陀佛,何愁不開悟呢?參禪的人最怕不開悟,所以這兩段一對比顯然修淨土可靠。這使淨土地位更高更穩定。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
現世爲人師,來生作佛祖。」
第三首是禪淨雙修的人,境界最高了,所以對禪淨加以融通匯合,首倡者應歸永明禪師,他是禪淨雙修的。第四首:
「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
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最後是說既無禪之開悟,也沒有淨土的往生,那種人會生死不了墮落惡道地獄中,萬劫千生,無人可依怙。禪宗是靠自力,淨土是仗他力的,自力不容易成辦,他力可靠,在永明延壽禪師大力弘揚之下,中國佛教徒講修行,無不是參禪兼修淨土,由永明延壽禪師的會合,兩個宗派便沒有那麼衝突了。
永明禪師又寫了一部很有名的書,就是「宗鏡錄」,宗鏡錄共有一百卷,相等於一部大智度論,他又出了一本「萬善同歸」,可見這時宋朝有一現象,佛教宗派趨於融和的思想,禪宗、淨土宗趨於融和外,連三敎同源思想也出現,所謂儒釋道三教同源。在魏晉此三教思想是互諍的,到隋唐還是次序分明,各自條理井然,來到宋明後,佛教本身宗派也趨於融和,對外與儒家道家老莊也產生融和,所以我們也別怪元朝會出現「白蓮教」主張三敎同源。佛教本身許多大師也在倡導萬善同歸,在「萬善同歸」書中說儒家、道家、佛敎都是萬法歸一,歸到一個最高境界,這代表宋代中國文化思想的某種意識型態,也反映了中國民族性的另一面。
宋朝還有兩個高僧,一位叫遵式,一位叫智圓,這兩個人最先說出「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人。修淨土的人禪宗說是心外求法,往生到他方去,參禪的人說一切法不離自心,淨土的人爲了對付禪宗這種批評,便說彌陀是自性中的彌陀,淨土是唯心中的淨土,這「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兩句話的意義,在印度佛教經典中並不明顯。
念佛與禮懺
這兩個人還有很大的頁獻,他把淨土做成拜懺、淨土懺、大悲懺等。中國佛教拜懺風氣之盛是由宋代高僧提倡而轉興旺。中國人喜歡超度,這可說是儒佛合流,儒家說「慎終追遠」,父母或前輩死了,總要給予厚葬,中國古人重厚葬,印度人不厚葬,中國人重視厚葬從殷商就有了,到了孔子又主慎終追遠,配合佛敎死後還有輪迴的信仰,中國人的孝道和佛教的輪迴、靈魂觀念合流,形成超度經懺特別興盛,成爲中國佛教特色。也只有中國才是這樣,據我考察這是儒家佛教合流的民間習俗,根深蒂固淵源悠久。儘管有人批評他迷信,可是死後的問題是一切人共同面臨,無可避免的。所以我說經懺在中國,一定看好的。這種經懺和誦經超度是宋代之後特別流行於佛敎及民間,這可看出佛教在中國的深入普遍了。在最早的時候,祖師大德悲愍一般人不會修,才編成這拜懺的懺式,「經」是佛說的,「懺」是祖師設的,所以經懺沒有什麼不對,祖師大德領導信衆跟著禮念拜懺也都是修行,也有受用。
宋朝還有一位道鏡大師,他寫了一本書叫「念佛鏡」,特別強調欣厭之心,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厭不一不生極樂。」厭離心不專一就不會生極樂,就是欣求極樂、厭離娑婆輪迴三界之心,要特別有欣厭。在阿彌陀 經還說要修「福德因緣」,修福德因緣對人間現實福樂也不能完全否定的;家庭的和樂,孝養父母,修布施持戒種種功德,印度的淨土經論都有提到,由於善導大師說稱名念佛是正業,其他是別業,再加上欣厭之心,點點滴滴的,中國淨土宗的信仰就與印度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