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現在許多有心學密宗的人,常苦於法海浩瀚。雖然也曾聽聞修學,但不知抉擇實踐的重點與次第之法要,無從正確入手。因此,沒有辦法生起眞實的相應功德。
修學密宗,最主要的是皈依上師、三寶與發菩提心。因爲人生無常,苦、空、無我,尤其是六道輪廻,更爲痛苦!如果想要了脫生死痛苦,得到究竟安樂,非先皈依上師、三寶不可。不皈依上師、三寶,則不能得聞顯密佛法,有了聽聞佛法的機會,而不自思惟修學,則永久不能得到成就。所以想要速得成就佛道,一定要先皈依上師、三寶與發菩提心。如果只有皈依上師、三寶,不發大菩提心與廣修福慧二種資糧,也不能得到成就。因爲成佛必須要有福慧具足,所以佛陀稱爲「福慧兩足尊」。
秘密法云:「未修二資糧(福慧)而求成佛,是欲煮沙出油,倘資糧如芥子芝蔴,則積幾許當得幾許;如以奶取酥,雖多少不同,終必有得。發心廣大,則圓滿無缺。」龍樹菩薩云:「福慧二資糧具足,則成報、化二身,再通達空性,則證法身矣!」
學密宗除了注重皈依三寶與發菩提心之外,更重於上師。如果對上師之身口意不恭敬,就是犯了金剛罪,不但所修學的一切密法不得成就,而且還要墮落金剛地獄。這一點,應該要特別注意!因爲修學密宗的人,必須要聽從上師的指導,供養上師。但其中最大的供養,就是身、口、意的供養。你把你的罪業身供養上師,換成了佛的法身,你就不能再去做殺、盜、淫的罪業;口供養上師之後,換成聖人的清淨口音,你的口也不能再造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等罪業;你的意(心)供養上師以後,你的心便換成本尊的大菩提心,不能再有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罪業心。要把你的身、口、意三業,變爲佛(本尊)的身、口、意三密。這樣就是學密行者的身口意,與本尊的身口意合一(無二),你就是佛 (本尊),本尊就是你,你既是佛(本尊)本尊就是你,你既是佛 (本尊),還能造出身三、口四、意三的十惡罪業嗎?上師有這麼大的恩德,所以弟子必須要身、口、意都聽從上師的指導。
專修密宗者,又重於自認有罪,自知慚愧。因爲罪障能夠障礙學佛的菩提路。學密宗的人,必須要時時持鏡自照,如果與三門(身、口、意)清淨相合,再加上精進修持,很快就可以得到即身成就。如果發現自己有點罪業,便應當時時懺悔對治,不可以不滿百年之身,常作千年之計劃。
阿底峽尊者云:「第一善知識,能自呵斥過患者是。第一口訣,能自觀過患是。第一良友,能照見罪障之心是。第一行持,心與法相合者是。」
宗喀巴大士云:「人生無常,一切皆苦,求菩提道,非從皈依發心不爲功。」因此,西藏根桑澤程仁波車(佛爺)所著「密宗法義精要」這本書的內容,從「人身難得、念死無常、觀六道痛苦,乃至依止善知識,皈依上師、三寶與發菩提心。」等都有詳細說明,眞是一本希有難得的法寶,可以說是初學佛法的導師,也是修學密宗的準繩 —— 指南。
中華民國七十年(1981年)元月十日
釋 廣定序 於佛教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