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説此頌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爲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佛告阿難,時世自在王佛,語法藏比丘,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願世尊,廣爲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我聞此已,當如説修行,成滿所願。
「說此頌已」,是結前生後。「而白佛言」以下,是法藏菩薩請示修行,分三段來說。第一段法藏菩薩請法。「唯然世尊」,是對世自在王佛説:我法藏今為菩薩道,已真實發了無上正覺的菩提心,願上求下化,早得如佛。願佛為我廣説,如何修行的經典,和能得成就的法門。我當依教如法修行,才不致於盲修瞎煉,徒勞無功。我修行菩薩道,是必須依照我剛才所發的菩提願。攝取一切佛國,所有清淨莊嚴,建立我願求的無量莊嚴,最為清淨微妙的淨土。令我於今生今世,便可速疾成就「正覺」的佛果。
其次,我將成佛的名號,及莊嚴安樂的淨土,來攝化衆生。就是要在十方世界,勸衆生念我的佛名,歡喜要生到我的淨土。這樣我必定去接引,都能生到我的國土。便把他們無量劫來,生生死死,勤苦的根本,和輪廻不息的果報,一齊都拔掉了,永遠没有眾苦,但受一切的快樂。我這種發心,可以説都勝過其他諸佛,要怎樣去修行,才能滿願,才稱合我的願心呢?
第二段世自在王佛欲説先拒。並以稱讚法藏菩薩,使其生起歡喜心,尊重想。佛對他說:如汝所請問如何修行淨土法門,及如何可得莊嚴佛身佛土的勝果,是不用我來説的。因為汝已親近過無量諸佛,高才勇哲,久修梵行,受持佛智,世間的人,都無法與汝相比,汝自己當然會知道。
可是,法藏菩薩,究竟與衆不同,他没有絲毫的自滿,或自以為是。我們只要看他前面所發的菩提心,就可想見,他不是泛泛的菩薩,他是一個「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心菩薩。尤其是他確實能知恩報恩,尊師重道。所以他對佛禀白說,這是第三段殷重再求。我要所修所成的佛身淨土,所攝化衆生的事理因果,其中的要義,那是非常弘廣,而又非常深奧的。這是如來甚深行處,有誰能知。這非是我法藏,所能知見的境界。唯願世尊,廣大的,詳細為我開示,敷揚演説,諸佛如來,如何修行成就淨土之行。我法藏聞佛説了以後,當然會如佛所説,老實去思惟修行。這樣才能成就圓滿我所願求的,清淨佛身,和莊嚴淨土。令一切衆生聞名稱念,發願往生,了生脱死,離苦得樂。我們由此可知,淨土法門,是知難行易的,正與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說,知難行易學説,大致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