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餐之力,能住壽命億百千劫,無數無量,復過於此,諸根悦豫,不以毀損,姿色不變,光顔無異。
如來前現瑞相,今説其因。「以一餐之力」,即指出施食是為主因。一餐是說至少,便得至大的勝果。所以佛弟子必須常以四事供養三寶,這樣的話,施與受者,得大福報。經中説食有九種:一、段食。二、觸食,六識觸對可愛境界而生喜樂,資養色身。三、思食,如想梅可以止渴。四、識食,地獄及無色界有情。以上四種為世間食。五、禪悅食。六、法喜食。七、願食。八、念食,如念三寶或六念。九、解脫食,小乘證四果,大乘證無生忍。這五種是出世間的食。本經所說一餐之力,乃指解脱食說的,所以能得色身自在。佛的色身,要住世多久就多久。能住壽命億百千劫,少至千年,最少至八十年,都可以。要多的話,無數無量劫,或復過於此,再多也可以。在住世時,諸根悦豫,没有老病苦,所以也就不會毀傷損害身體。而且始終保持紫金色的姿色,既光明又清淨,不會變動。佛身的光彩顔色,隨他的壽命長短,決定無有半點變異。這一段經文,佛雖然讚歎自己色身自在,同時也是用釋衆疑。因為佛剛才所現瑞相,從來未有,大衆心生疑怪。現在聽佛一說,便知世出世間一切事相,都有必然的因果。所現瑞相是果,佛的解脱一餐之力是因,何足為怪,大家要深信因果。本經自始至終,都在説明佛與衆生的二重因果,我們要把因果兩字,常掛心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