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彼佛國中,諸聲聞衆,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是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
佛又對阿難說,極樂世界中,一切先證聲聞果的大衆,身體經常都有光明,不過只有一旬,就是兩手平伸的寬度,大約一丈。如果是菩薩,那就不同,身體光明,常照百由旬遠,等於四千華里的周圍。可是菩薩中有二位菩薩,又不止此,他的威德神通智慧所發出的光明,最為尊貴,在一切菩薩中是第一無二,能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除了彌陀,就如同十方諸佛,圓光普照一個佛土。
阿難聽了,生起萬分敬仰心,便問這二位菩薩是什麼名號,好向他瞻禮學習。佛説: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他們二位,都不是他方世界的菩薩,就在我們這個娑婆穢土,修菩薩行,命終往生極樂的菩薩呀!依據《觀音授記經》,及《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所述:(二經同本異譯)極樂世界,即過去無量劫前之「無量功德寶莊嚴普現妙樂世界」,時有佛名獅子遊戲金光王如來。有勝威王,即阿彌陀佛之前身。有二童子,從王二脇所生二蓮華中化生。右脇生者名寶嚴,即觀音前身。左脇生者名寶上,即勢至前身。是二大士於彼佛所最初發無上菩提心,此後復供養十方無量諸佛,被不思議鎧,具足無量殊勝功德。
諸位想想:一生補處,就是等覺菩薩,只此一生,便要成佛。如在此土修菩薩行,捨身受身,未有已時,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到達等覺位。今修淨土法門,唯餘一生,次即補佛,所以彌勒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藥王、藥上等諸大菩薩,無不願生極樂,我是何人,豈可不求生耶!
釋尊舉觀音、勢至二大士為最勝,且説明其在此土修行然後生極樂。可知東西二土交相攝化,娑婆為華,極樂為果。往生極樂得忍又為華,迴入娑婆度生又為果,果必因華,華不異果。何以故?諸佛菩薩,依於衆生而發起菩提心,依於菩提心而成淨土。若離衆生,則無菩提,亦無淨土;是則衆生淨土,兩不相離。淨土的眾生,心心可以作佛,衆生的淨土,念念可以往生。故觀世音菩薩云:「誦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大勢至菩薩云:「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此皆與無量壽佛同行同願的大菩薩。這是四十八願中第廿七願的功德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