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末法時期的過患

7.
昔前吾之心識獨漂流,
隨業流轉為此受今生,
旋如自酥油中拔髮般,
棄諸所有孤零一人行。
小心!一個強大的敵人步步逼近了。那不是普通的敵人,而是無法被征服的敵人:死亡。不論我們如何滔滔雄辯或苦苦哀求,都不能說服死亡延緩幾年,甚至連一秒鐘也不行。即使是統領世上所有軍隊的最強悍的戰士,也動不了死亡一根汗毛。死亡不可能被巨額財富賄賂,也不會為銷魂美色所動。
你或許會想,最好花上十年時間試著在世界上找個地方,然後再花十年來修行佛法。但有誰能確定他可以再多活二十年?誰又能說他一定可以看見明天的日出?甚至誰能保證他會再吸下一口氣?當你在山上閉關生火時,不妨想想:「不知道明天是否能再這樣生火?」有些人在睡眠中死去,有些人在走路時死去,有些人在吃東西時死去,有些人死於戰爭,有些人英年早逝,有些人得享天年。生命的任何情境都可能造成死亡。百年之後,如今在世的又有幾人還活著呢?
我們獨自出生,也將獨自死去。即使如此孤單,也仍有影子相隨;在死後的孤獨裡,我們的心識仍有過去善、惡行為的影子隨行。到了進入介於死亡與下次投生之間的中陰時才開始修行佛法,就太遲了。如果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對自己的修行有信心,而且知道如何前往淨土,死亡之時就不會痛苦。
今天你好好活著,住在一個可以自由修行佛法的地方,沒有人禁止你的信仰,或不准你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因此現在正是為死亡做準備的時候。通常我們總是擔憂未來,用盡心力去確保未來不會窮困或缺衣缺食。但在未來的所有事情中,死亡難道不是最關鍵的嗎?因為害怕被暗殺,國王和總統有重重警衛保護,但對於能隨時進出且無人能擋的最致命殺手,我們又該怎麼辦?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沒有丈夫、妻子、朋友或同伴。現在我們有許多朋友舊識,可能也有很多敵人,但一旦死亡來臨,我們就會拋下他們,像從一大塊奶油中拔出的一根頭髮般光溜。朋友或親眷都束手無策;我們毫無選擇,只能獨自面對死亡。我們的肉身原本連一個針刺或一絲火花的痛苦都難以承受,如今卻要經歷死亡;我們的肉身被如此珍愛著,卻將變成親友亟欲儘早處理掉的屍體。
在中陰時,我們將赤裸裸、飽受驚嚇地帶著過去行為的重負孤獨躑躅,不知何去何從。在眼前,我們將面對深不可測的黑暗;在身後,有強烈的紅色業風掃襲;在四周,有死神閻羅 5 的使者圍繞吼叫著:「抓住他,殺掉他!」在那時,如果我們能憶念上師,即使只有一剎那,中陰恐怖的歷程都將消失,我們將投生清淨淨土,最起碼也可再獲人身。但如果我們的心背負著惡行的重擔,無法運用任何曾學過的法教,那麼投生善道的希望將全然破滅,如同從須彌山頂落下的一塊石頭,將無助地直墮三惡道。我們在這一生中,連最輕微的痛楚都難以承受,卻將陷入永無止境的折磨中。
5.死神閻羅:死亡之主,因果律的擬人化,能依仲生所作而決定其去處。
有權勢的人可能用強奪得到財富:敗德的人可能藉由強課重稅或剝削他人而致富。這些財富、權力和影響力,以及此生所獲得的任何短暫滿足,都將被棄諸身後;而為達到這些目的所犯下的惡行果報將持續下去,招致未來的悲惨境況。臨命終時,只有善、惡業果隨行,也唯有佛法能保護我們。如果我們現在忽視佛法,深陷在日常生活狹隘的俗務中,必然會被煩惱牽著鼻子走,不斷累積業債。沒有了佛法,我們將徹底無助。與其專務俗事,我們難道不該在此刻就儘可能地修行嗎?
這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不該猶豫不決。如果你想等以後有更多閒暇、年紀大些或找到更適合的地方再來修行,那麼你可能永遠都不會開始修行。如同帕當巴・桑傑(Padampa Sangye)所說的:
俟汝不再忙碌時,
永無修持佛法日;
值此當汝所思及,
聽瑞(Tingri)老鄉,速行之!
因此在臨死之前,利用尙餘的時日做些真正有益的事。如以下偈頌 8 所言,我們必須將心轉向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