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是我聞:
這是阿難尊者親自聽聞佛說:
一時,薄伽梵
一時,世間最尊貴的,最受人敬仰的世尊,
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
住在最殊勝,最光曜,七種寶物所莊嚴,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重重無盡無邊的世界,
無量方所妙飾間列,
令我們清楚的看到無量不可思議的地方都經過巧妙的彫飾,文彩井然間列,美不勝收,
周圓無際,其量難測,
放眼不見周圓的邊際,它的範圍很難目測,
超過三界所行之處,
這是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凡夫所遊行的處所,
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是最殊勝的,出世間的善根,發大願起修,
最極自在淨識爲相,
到最後轉雜染意識爲自在的清淨識,任令淨識變現的淨土形相,
如來所都。
是如來所依止的所在。
這所在無所不在,衆生若心淨便也在,
諸大菩薩衆所雲集,
所以有很多大菩薩如雲湧來集會,
無量天,龍,藥叉,
還有很多天道中的天,畜生道中的龍,鬼道中的藥叉鬼,
健達縛,阿素洛,
三十三天尋香氣作樂的樂神健達縛,阿素洛又叫做阿修羅,也都來集會,
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
食龍的金翅鳥叫做揭路荼,三十三天的歌神緊捺洛,
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畜生道的蟒神牟呼洛伽,等等, 人及非人經常跟從世尊,
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聽聞佛法,以廣大的法味滋潤身心,令心情喜悅,令身體快樂,
現作衆生一切義利,
示現榜樣,作一切有意義,令衆生得利益的身教,
蠲除一切煩惱纏垢,
如捐除一切名聞利養,男女淫欲,睡眠,遊戲,多食,瞋恨,愚痴等煩惱纏垢,
遠離衆魔,
遠離種種不善、惡知識及魔衆,
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
依止於無比莊嚴,唯有如來堪能莊嚴的處所,
大念慧行以爲遊路,
念念都念眞如智慧,以眞如智慧爲遊行之路,
大止妙觀以爲所乘,
就在這遊路上乘止觀之車,
大空,無相,無願,
駛入沒有時間空間的畢竟空,無所得相,也無一切衆生可度之願,
解脫爲所入門,
如是三解脫之門,
無量功德衆所莊嚴,
安住在無量功德所莊嚴,
大寶華王衆所建立大宮殿中。
無量大寶花王所建立的大宮殿中。
是薄伽梵最清淨覺,
世尊已經證得究竟的,清淨的,無上正等正覺,
不二現行,趣無相法,
身心清淨,顯現不二的行止,身語意行都趣入無貪瞋痴相法,
住於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住於佛住,與一切佛平等 無高下,福德智慧圓滿具足,
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
所到之處都無障礙,法輪難轉能轉,遍行無礙,
其所安立不可思議,
他所設施安立的四諦法,不可思議,滋生無量法門
遊於三世平等法性,
通行於三世一切佛世界,平等法性無二無別,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爲教化一切不同種類的衆生,化無量身,遍一切世界,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鬼道,
於一切法智無疑滯,
畜生道,地獄道,說種種差別法,於一切法智無疑滯,無論是人天行,
於一切行成就大覺,
聲聞行,獨覺行,菩薩行,佛行,都能使他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於諸法智無有疑惑,
而且,是人天根性便爲說人天法,是聲聞根性便爲說聲聞法,是菩薩根性便爲說菩薩法,
凡所現身不可分別,
沒有疑惑,凡所現顯的化身雖有形相差異,却都是佛身,不可分別他的好壞,
一切菩薩正所求智,
如是成就,是一切菩薩正努力修行所要求的智慧,
得佛無二住勝彼岸,
這種智慧,是得佛無二住,最殊勝的涅槃境界,
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
圓滿不相間雜,如來解脫生死的究竟妙智,
證無中邊佛地平等,
證入沒有中間沒有二邊,諸佛平等的佛地,當知,佛地極於重重無礙的法界
極於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
盡虛空性不可思議,窮未來際不可說。
與無量大聲聞衆俱,
世尊與無量數有成就的聲聞弟子一起,
一切調順,皆是佛子,
一切煩惱都已經調順,都是從佛法中再生,如同佛子,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貪欲,瞋恚,愚痴三毒已斷,
善能正受種種三昧,善能正觀真如,
戒善清淨,趣求法樂,
善能持戒,身心清淨,戒定慧成就,趣求一切法樂,
多聞,聞持,其聞積集;
樂於多聞,聞必受持,受持必不忘失;
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
善思法義,義說諸法,善作度眾事業;
捷慧,速慧,利慧,出慧,
敏捷的智慧,反應快速的智慧 猛利的智慧,出離煩惱的智慧,
勝慧,抉擇慧,大慧,
勝解第一義的智慧,抉擇是非善惡的智慧,深謀遠慮的大智慧,廣知世出世間的智慧,
廣慧,及無等慧,慧寶成就;
及如實知的最高等智慧,種種差別智慧都已成就;
具足三明,
自識宿命無數劫事,彼終生此,此終生彼,宿住隨念智證明,衆生行惡入地獄,行善生天上,死生智證明,生死已盡,梵行已立,
逮得一切現法樂住;
所作已辦,自知不再受生死支配,具足三明六通,證得身心自在,現前得住種種法樂,
大淨福田,威儀寂靜無不圓滿;
無愧信衆供養,福田清淨,六根寂靜,威儀圓滿具足,
大忍柔和,成就無減,
難忍能忍,柔和無諍,成就日增無減,
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已善於奉行如來聖教,教化眾生,做人天師表。
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衆,
還有無量數大菩薩衆,
從種種佛土而來集會,
從種種不同的佛土而來集會,
皆住大乘,遊大乘法,
都安住於大乘中,朝成佛的目標修行,遊戲大乘佛法,不捨敦化衆生,
於諸衆生其心平等,
對於柔順衆生和下劣衆生,其心都平等看待,
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
捨離世間分別及出世間不分別,種種煩惱心裡分別,
摧伏一切衆魔怨敵,
摧伏貪瞋痴,摧伏擾亂修行的魔衆
及引誘其退墮的惡知識,
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
並遠離一切聲聞獨覺的自度心態,以大悲大願心作意,
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從廣大的法味中攝取喜樂,滋養身心,令止觀自在,
超五怖畏,
超脫五種怖畏,一者布施不惜身命,二者如法說如義說不怕惡名、誹謗,三者不怕壯志未酬身先死,四者爲度化衆生不怕三途苦,
一向趣入不退轉地,
五者於大衆前不怖畏,說法自在,已經趣入菩薩第八不退轉地,於佛法不再退轉,
息一切衆生一切災橫地,
已息統一般眾生的一切意外災禍,
而現在前,其名曰:
而現在前的大菩薩衆,爲首十位,他們的名號叫做:
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
解釋甚深勝義及密意都無缺失的 解脫深密大菩薩,
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
善問大菩薩,
法涌菩薩摩訶薩,
說法如涌泉,滔滔不絕的曇無竭大菩薩,
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
智慧善巧而清淨的善清淨慧大菩薩
廣慧菩薩摩訶薩,
廣慧大菩薩,
德本菩薩摩訶薩,
功德林大菩薩,
勝義生菩薩摩訶薩,
成就第一義大菩薩,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
觀世音大菩薩,
慈氏菩薩摩訶薩
人類平均壽命到達八萬四千歲時將下生成佛的彌勒大菩薩,
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等而爲上首。
文殊大菩薩等而爲上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