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二、總擧勸意/三、徵問五惡
書籍目錄
甲一、懸談
乙五、知經力用
乙七、翻譯及弘傳
丙一、譯人及譯本
丙二、宏傳
甲二、正釋
乙一、序分
丙一、證信序
丁二、聲聞菩薩會集
戊一、聲聞衆
戊二、菩薩眾
己二、歎德
庚三、歎三祇修證
辛二、廣歎
丙二、發起序
丁三、世尊歎許說
戊二、讚歎如來
乙二、正宗分
丙一、上求
丁一、勝緣
丁二、勝行
戊一、法藏因地
戊二、至心精進 
戊三、發大誓願
己三、立誓勉求
戊四、積功累德
己二、別明積功累德
庚二、修莊嚴法身行
辛六、福慧雙修
辛七、離惡修善
十、依正殊勝
壬二、正報殊勝
丁三、勝果
戊一、法藏成佛
己一、所成佛身
戊二、國土寶嚴
己一、先明彼土所有
己二、次明彼土所無
戊三、光明無量
己一、釋尊讚歎
己二、見聞獲益
己四、重明聞光利益
戊四、壽命無量 
戊五、聖衆無量
戊六、七寶諸樹
己一、明樹體相
戊七、道場寶樹
己一、明道樹體量莊嚴
戊八、樂聲演法
戊九、堂舍樓觀
戊十、七寶浴池
己五、明池水功用
戊十一、衣食自然
戊十二、顔貌端正
戊十三、總歎莊嚴
戊十四、華光出佛
丙二、下化 〔下卷〕
丁一、會五乘同歸一乘 
戊一、三輩往生
己一、佛國攝生總示
己二、正明三輩往生
庚二、别明上輩
庚三、别明中輩
庚四、别明下輩
戊二、十方稱歎
己一、長行
己二、偈頌
庚三、頌諸佛稱歎
辛一、諸佛共歎
辛二、頌釋尊獨歎
丁二、較勝劣勸修往生
戊一、補處菩薩 
戊四、菩薩修持
己二、自行修
戊五、菩薩功德
己二、别歎
庚三、四智具足
己三、喻歎
己四、合法
戊六、勸進往生
庚三、擧癡過
辛一、擧癡相
辛二、明癡過
壬二、别明
三、勉離惡修善勸進往生
庚一、略勉徵問
戊七、勸修十善
己一、略擧五惡 
己二、詳釋十惡,勸修十善
庚一、殺生惡
辛二、明殺報
庚二、偷盜惡
辛三、明盜報 
庚三、邪淫惡
庚四、口業四惡 
辛二、明口惡報
庚五、意業衆惡 
己三、結說五惡
庚二、結說惡報
戊八、重重誨勉
己三、示佛悲懷
丁三、見彌陀示當明信 
丁四、說疑城誡勿生疑 
丁五、示化益十方往生
戊一、先明此土菩薩往生
乙三、流通分
丙一、歎經勸學
丙二、彰說利益 
丁二、得果益 
庚二、總擧勸意/三、徵問五惡

庚二、總擧勸意/三、徵問五惡


   今我於此世間作佛,處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爲最劇苦,教化群生,令捨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上來佛對此土衆生嘉勉一番,接著擧出佛要勸衆生奉行之事,即是斷十惡與修十善,便可離苦得樂;更要念佛往生,必可了生脱死,成佛作祖。經文先略擧五惡,是針對五濁惡世而說;其實惡業無量無邊,總不出十惡所攝,我們不可望文生意,或削脚適履,固執為殺盜淫妄酒。不作十惡,即是修行十善,這是斷惡修善的總綱。五惡十惡為業因,五痛為現報華報,五燒為生報後報。娑婆世界,即是惡業因果,最為劇大痛苦的現場。佛示現出生在這五濁惡世的因果場中,無非要教化五濁衆生,令捨十惡的惡因,便可去除十惡的現報,永離三途惡道的後報。可是,如《地藏經》說:「閻浮提衆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雖然剛強難化,佛還是以大慈大悲,身教言教,拔苦與樂,必定要勸化閻浮衆生,降伏其惡心惡意,消化其惡業惡報。令能修持十善與念佛為因,則可獲得現世種種福德利樂的果,來生可跳出輪廻,度脫生死,往生極樂,得無量壽,一生究竟成佛,證大涅槃。

   佛言:何等五惡,何等五痛,何等五燒,何等消化五惡,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世尊自己徵問:什麽是五惡五痛五燒?要怎樣消化去除?如何修持善業?能得什麼利益?作為後面經語的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