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脱。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爲上。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爲作大安。假令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聖,數如恒沙。供養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譬如恒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光明悉照,徧此諸國。如是精進,威神難量。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衆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悦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隱。
這一段偈頌,是法藏菩薩所發無上菩提心的正願,無非上求佛身淨土,下以攝化十方眾生,也就是四弘誓願,分二節來説。
第一節願求佛果,願行佛因。法藏菩薩自稱:願我將來作佛,能相齊等於聖中之聖,法中之王。完全過度那分段與變易的,二種生死長流,而到達那常、樂、我、淨的,靡不解脫大涅槃彼岸,這是求佛果。為了完成如上的佛果,我願修行六度之因。例如以布施度,來調伏慳貪之意。還有持戒修忍,和精進不懈,像如是的修福行,是不夠的。我更要勤修三昧的禪波羅蜜,智慧的般若波羅蜜。這樣定慧具足的修慧行,那才是最為殊勝,無有再上的了。我誓願證得無上的佛果;更願普行六度,以此作為成佛的因,來達成此上求下化的大願。這十句,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屬於上求。在我修行六度之因,或已達到成佛之果。對於十方世界,一切衆生,所有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苦難,無量恐懼,我當義不容辭的,為一切衆生,作拔苦與樂。而且要使一切衆生,都能斷除所有的煩惱業障,獲得最大安樂。什麼是最大安樂呢?那就是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都得到佛果的大涅槃。我法藏所求佛的功德,及佛的大涅槃,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要給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最大安樂。這就是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屬於下化。
「假令有佛」,到「堅正不却」,這八句是校量,顯出發菩提心的超勝。假使有很多的佛,有多少呢?就算百千億萬吧!不但是佛,還有無量的三乘聖賢,都是息妄契真,果證無生的大聖。這些阿羅漢、辟支佛,及地上菩薩的聖僧,數目更多,有如恒河中的沙子。我發心都要去一一如法供養,而且他們所需要的一切,我都辦到。像這樣,供養的對象,是無量的無上福田。供養的財物,又是包括一切所需。我能供養的心,更是大得很,有多少斯等諸佛和聖僧,我一概要供養。這可以説,必定有世間最大的福報吧!但是,如果拿來與我所發菩提心的功德,互相比較的話,那就大大的不如,簡直無法相比。因為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求成佛之道,將來必然有成佛的果,佛果的功德福報,那是世間所有的功德福報,不能相比的。《華嚴經》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初心難,發心必能成正覺,是故我禮初發心。」這也很明顯的告訴我們,初發菩提心,比成佛還難,那它的功德,更加可貴。何況,我法藏發的心,是堅固不動,真正的上求下化大菩提心。非達到目的,我是永不退却的。所謂有願必成,有志竟成,我法藏有如是的絕對自信。
第二節願求淨土,顯攝衆生,也無非上求下化。譬如恒河中的沙子,多得難以形容,十方諸佛,亦復如是。有佛必各有世界,因此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算。像這樣無數的佛剎國土,都有佛的圓光,又名常光的光明,經常普照他自己的佛國;同時佛又互相放光,普徧照耀如此諸佛的國土,就像一室千燈,光光相照。這些諸佛淨土,都是佛在因地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一直如是願行相資,精進不息,始得成就如是莊嚴,清淨光明,不可思議。可是諸佛的清淨法身,圓滿報身,以及千百億化身,更是威德神通,難以測量,尤其不可思議。今天我法藏發願:假令我將來能得作佛的話,我所成的佛身,不但要與諸佛一樣,而且更超勝,圓光徧照十方佛土。我所修成的國土在一切佛的淨土中,是最莊嚴,最清淨,最光明,最超勝,要稱為第一,才滿我的願。怎樣算第一呢?那聽我法藏説吧!有國土必有天人大衆,衆要第一。在其國土中的眾生,都是希奇微「妙」,超過其他佛國的衆生。如本經後面説:彼國天人大衆, 皆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非天非人。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生彼國者,皆悉具足卅二相,這真是希有第一。再來,就是我修行成佛的道場,也要超勝其他佛國,絕對不能與我相比,這樣稱為第一。如本經說: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枝葉四布各二十萬里,衆寶合成,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還有我法藏以種種功德成就 莊嚴的國土,就有如大涅槃,具足常、樂、我、淨,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無法以語言文字來形容表達的。而在一切佛的淨土中,絕對無有可與我的淨土相等,可說 是獨一無雙的第一。
不過,我法藏要事先申明:將來所修成莊嚴安樂無比的淨土,不是為了自己享樂,也不是炫耀自己的才能。我的用意和目的,當然是為了拿這最好的世界,去攝受十方一切,輪廻生死,苦不可言的衆生。這完全出於慈悲的哀愍心,無非要度脱一切可憐愍的衆生,出離生死,都來生在我這無有衆苦,但受諸樂的極樂世界。凡是十方世界中,有聽到我成佛的名號,或有聽到極樂世界的淨土,希望來生我國的,人人都能滿願,命終決定可以生到我的淨土。不過有一個條件,那就必須至心信樂,內心非常歡悅,願生我國。好比如囚出獄,如病得醫,如溺得救,有一種死裡逃生的歡喜心。同時要有至誠老實,來稱念我的佛名。所謂一句彌陀無别念,這就是至誠清淨心,這樣念佛,才得生到我的國土。如果已生到我國,那不用説,人人都得到無比的快樂,所謂禪悅樂、法喜樂、解脫樂、涅槃樂,總説包括十方世界,所有一切快樂。同時也就得到最大的安穩,所謂阿鞞跋致。無論是戒定慧,若修若證,若身若心,若自利若利他,都是很快的,没有絲毫障礙,永不退轉,一直輾轉增上,直至成佛。這還有什麽,可以比生我的淨土更安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