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引 言

引 言

   禪宗一法,爲佛教最上乘的一著子。學禪者識得這一著子,任你成佛作祖,無礙逍遙;不識這一著子,不免頭出頭沒,沒有了期。


   昔日迦葉頭陀看見釋迦老子在靈山會上,拈著一枝花,普示大衆,當時無人領會,獨他識得這一著子,報了個破顏微笑,釋迦老子見了,深喜大事因緣,至此有了交道,遂將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雙手奉贈,累得大迦葉不得不爲西土禪宗的第一代祖師。


   菩提達摩初來中國,爲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傳也是這一著子。先到秣陵遇見梁武帝提示「廓然無聖」的第一義諦,遂將這一著子,親切拈出。惜梁武帝,執相味性,不能體會,遂成當面錯過,害得老達摩隱居嵩山,面壁九年之久,從此再未與聾盲的人通過消息。直到慧可二祖爲明己躬大事,奮發向上,務要透過這一著子,於是在達摩前,立雪斷臂,並道出了「覓心了不可得」的消息。達摩至此,才發現識得這一著子的人,遂將西來的大意,付託了慧可,然後隻履西歸,了却來此一段公案。由斯可見要想傳此一著子,實大非易。


   慧能六祖初在嶺南售柴時,聽客誦金剛經,早悟這一著子,所以後來在黃梅時,對五祖說:「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神秀大師不透這一著子,雖然說偈呈悟(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挨),却不得五祖衣鉢眞傳。臨濟禪師先未明白這一著子,苦挨黃檗三次痛棒,打得他昏天黑地,跑去找大愚和尚算賬。經過大愚點了他一隻眼,道出「黃檗老婆心切」,臨濟當下轉過頭來識得這一著子的去處,於是沒命的還擊了大愚一記飽拳,打得大愚人仰馬翻,他才吐出了一股累的冤氣。大家都知道靈雲禪師是見著桃花開得茂盛而悟道,須知他悟的卽是這一著子。


   他的悟道偈曰「三十年來尋劍客,幾番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又香嚴禪師聞著石頭擊竹之聲而明心,須知他明的也是這一著子。他的明心偈曰:「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搖至古路,不墬悄然機,處處無踪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長水大師不明白楞嚴經上的「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的妙意,親去參拜瑯琊禪師乞求指示,豈知瑯琊仍舊還了他個「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長水聆了這一轉語,當下桶底脫落,也發明了這一著子。


   以上所都是指明禪宗一法,或見色聞聲而悟道,或一舉一動而會心,直接了當,不沾泥水,機教相扣者,言下契證,因緣未熟者,不與囉嗦,從沒有牽絲扳藤之情事。雖然如是,卽今所說「學禪方便譚」一文,又怎麽生會呢?只以時臨末世,去聖日遠,衆生多障,難以悟證,須假方便,指示坐禪法則,依之學習,方可漸次契入。卽當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亦如是說:「…… 參禪方法,說了一大堆,也是葛藤 …… 古德接人,非棒卽喝,那有這樣囉嗦,不過今非昔比,不得不强作標月之指 …… 」是知法勿停滯,未可死板。如欲提撕倡導,當視時節因緣,所謂應病與藥,對機示教,是爲佛陀說法利生之規範,亦可爲吾人今日談禪說淨之效法也。


   去歲於十普寺講六祖壇經,今春講楞嚴經,時常提示佛家教外宗旨,以其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人人本具,個個現成,因吾人業習太深,慧根太淺,不能直下承當,殊爲遺憾!聽衆之中,有志學禪者,頗不乏人,累問初心學禪方法,以作試習體驗。我以法不孤起,有緣則應,卽將自己學習之經驗,及歷來親近善知識所聽得之開示,彙集起來,填成此文,以非禪宗究竟之義,故取名曰學禪方便譚,藉此供諸同學同參,作個參考資料,未敢云是,希過來人,有以證之,幸甚!


四二、雙十節 白聖寫於隱白山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