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則國土淨
書籍目錄
一 ~ 八
九 ~ 十六
十七 ~ 二十四
二十五 ~ 三十二
三十三~四十一
四十二~五十
五十一~五十八
五十九~六十一
心淨則國土淨

心淨則國土淨



  舍利弗聽後,心中覺得很納悶,若說菩薩心淨則佛土淨,那麼世尊在作菩薩時,是否心意不夠清淨?才會感應到這個五濁惡世來成佛?世尊神通具足,當然知道舍利弗心念中有此疑惑,就對舍利弗說:
  「舍利弗!日月能夠發光,普照大池,你認為日月夠不夠清淨呢?而眼盲的人,卻說看不到日月的光芒。」


  「世尊!應該是眼盲的人因為眼晴有病的緣故,才看不到日月的光明,這不是日月光明有偏心,沒照到他們。」
  「舍利弗!這就對了!因為眾生有諸業障,所以被業障所障住的緣故,才看不到如來佛土的嚴淨,這並不是如來的過錯。舍利弗!我所化度的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在我看來,與他方佛土一樣地清淨莊嚴,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世尊為了證明自己所說的是真實不虛,於是即以腳指按地,頓時這個三千大千世界,變成無量功德百寶莊嚴的國土,與會大眾,皆歎未曾有!而且看到自己都坐在百寶蓮花上。世尊此時又對舍利弗說:「你現在所看到的佛土,是否夠嚴淨?」
  「是的世尊!以前沒看過的嚴淨國土,現在都看到了!」


  「舍利弗!我所化度的國土,本來就是這樣的清淨莊嚴,為了度化業障深重的眾生的緣故,才會示現出如此惡濁的穢土!猶如天上天人,共一個寶器吃飯,但隨每一個天人的福德不同,飯色也有差異。舍利弗!若人心淨,便可以看到這個國土是功德莊嚴的。」

Bg D16

  我們看到的這個娑婆世界,塵埃飛揚,處處不淨,山河大地凹凸不平,其實這種現象都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所感召而來的,不是那一個神祇故意作弄我們。同樣的這個地球,等到彌勒菩薩來成佛時,卻是黃金為地,人人高大端莊俊秀,根基深厚,悟性敏銳,深契大乘唯識妙理,這也是彌勒菩薩與當時眾生的因緣所感召而來的。


  佛陀教我們不只是去期待彌勒佛時代的降臨,而是告訴我們,現在就要積極地去開發自己潛在的佛性,清淨自己心地,若你能入於彌勒佛的淨地,現在就是龍華三會;若能入於彌陀的淨地,當下娑婆即變極樂淨土。你的冤親債主,即刻化為親朋好友;那就在於你能否轉識成智,怎麼『轉』呢?
  以下有幾個建議,願你能接受,才有可能『轉化』成功。


  1.這個娑婆世界,是一個「堪忍」的世界,所以事事都得先學會「忍」,把「忍」當作必修的課程,大至天氣的變化、世局的轉變;小至你周遭的人事關係、生活起居,都須用一個「忍」字通到底。
  2.民國初年的印光大師,教人家一個方法,如有遇到任何橫逆不順的事,都要觀想是前世自己所造的業報現前,不但不能去怨天尤人,還要去感謝今生今世能受報償還宿債,這個方法實在太妙極了,如能常常做如是觀想,何來怨氣沖天呢?何來冤冤相報?宿債何愁不能消除呢?


  3.對任何順境,都要心存「感恩」之心,可能是三寶加持之恩,可能是父母、師長、國家、眾生等所惠賜之恩,都以一句「阿彌陀佛」總持佛號代之,加以感謝。

  以上三點,您若能隨時隨地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勉勵自己,「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放眼望去,何處不是淨土呢?何日不是好日子呢?誠如有一首詩所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