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道生法師,因公開主張「闡提之人,也有佛性,可以成佛。」而不見容於同門師兄弟,回到蘇州虎邱山,結草庵自修。一日,在庵前聚石講法,講到慷慨激昂時,指著眾石說:
「眾生皆平等,人人都具有佛性,所以,人人皆可成佛,闡提之人,當然也有機會成佛,你們說對不對?」結果,眾石均應聲齊點頭,稱「是」。後來,大本涅槃經傳入中土,證實道生法師所說的話,真實不虛。
這就是留傳千古的故事:「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附註:

兩位好友,煮水泡茶,水開了,茶壺呼呼叫著,甲指著茶壺說:「茶壺多樂觀,雖然屁股被燒得通紅了,它仍然快樂地吹著口哨。」乙接著說:「這就是無情說法有情聽,情與無情合而為一了。」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本來這句話就是真實的,只因為你我的心靈閉塞,未曾悟覺,所以從我們口中說出來時,反而不真實感。試想:一隻狗,你打牠,牠就跑;桌子任你怎麼打它,它仍在原地。為什麼?因為狗是屬於有情,桌子是無情。
以世俗的分別觀念中,情與無情如何能成為一體呢?然而,青青翠竹,能向你說宇宙生命的訊息,鬱鬱黃花,它能顯示人間生滅無常的感觸,山河大地,都有它無窮無盡的妙諦與妙用,你若自性清明,自然有圓融的智慧,即能體會出,身心與宇宙萬物是合一的;你若無真實的禪心,無悟覺的慧眼,怎能看得到人間有情與無情,翻翻滾滾的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