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的本願
法然上人:「釋尊、來到世上、只是爲了說明阿彌陀佛的本願。(略)、所以、各位請早日、徹底的聞信阿彌陀佛的本願吧!無論怎樣的智者、愚者、都在深信彌陀本願的一念時、就能獲救。請認眞用心聽聞吧!法然上人,只說阿彌陀佛的本願這一件事、親鸞聖人便被阿彌陀佛的本願所救。
釋尊出世的宿願
親鸞聖人在「正信偈」中這樣教導:
「如來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
釋尊在三十五歲悟開佛覺、到八十歲逝世爲止四十五年間完全只爲了說明阿彌陀佛的本願一件事。那麼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
先對阿彌陀佛來解說一下。諦觀到三世十方實相的釋尊說大宇宙是「十方微塵世界」。在東西南北上下四維的十方方角上如同飄浮在空中的灰塵一樣、無限地存在著像地球這樣的世界。這些被稱爲大宇宙。如同恆河的砂粒一般、存在着無限個像地球這樣的世界。在那各個世界裡、都有佛出現並在那兒說佛教。
所以說,佛的數目也如恆河的砂粒那樣多 —— 被稱爲「十方諸佛」。大日如來、藥師如來、比如舍那佛及釋迦如來也是十方諸佛中的一佛。這些諸佛的「本師本佛」就是阿彌陀佛。「至尊無上的阿彌陀如來」

↑ 各階層的人們都來吉水參詣
無上殊勝的誓約
那麽,爲什麽阿彌陀佛被敬仰爲本師本佛呢?那是因爲阿彌陀佛所建立的本願是無上殊勝的,是諸佛的本願遠不及的非常優異的誓願。阿彌陀佛雖建立了有名的四十八願、但其中心是第十八願,用三十六個漢字表達其誓約簡明扼要的說,意思是:
「一定要救度所有人獲得絕對的幸福」
即使在法然上人的說法中也講到,「阿彌陀佛的本願立誓無論僧侶或是在家人、是男或是女、無論什麼樣的極惡罪人也一定救度他。」
彌陀立誓救度的對像是「一切衆生」。其他的佛雖也建立本願、但以一切衆生爲對象的本願、只有阿彌陀佛一佛。無論是日本人、或是美國人、都沒有差別、有錢人、或是貧苦人、是男或是女、沒有一個人不包含在這裏面。
親鸞聖人在開頭引用的「正信偈」裡、有一句「彌陀的本願海」,把阿彌陀佛的本願比喩爲海。由海的廣大來表現其對象之廣濶。即使只看誓約的對象也能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多麼的宏偉。如果看了內容就更加了解。「一定救助到絕對幸福的境界裡」的誓願。
所有的人都不斷地在追求健康、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結婚、孩子。有了就爲有而痛苦,如果沒有又爲沒有而痛苦。永遠無法脫離痛苦,衆生的存在就是如此的悲哀。當追求的東西得到時、雖然感到幸福、但那也只是一剎那之事。好像生病時、就不能爲以前的健康高興一樣,無論什麽樣的歡樂都不能長久。當面臨死亡時、以前的幸福都會像泡沫一樣消失掉。
無論如何也想救助、只一味追求泡沫般的幸福而痛苦地呻吟的我們,因此發起了大慈悲心的就是阿彌陀佛。看透了我們依靠一定會崩壞的幸福是絕對不可能獲救的。所以阿彌陀佛發誓「一定要讓所有的人都得到絕對的幸福」。
活着也可以 不在乎死活的心境
死也可以之身
絕對的幸福是指不管什麼時候死亡、都已註定能往生彌陀淨土的一種大安心、大滿足的幸福。因爲在世上已能明朗快活地生活、死後也一定往生淨土,所以這種心境是一種活也可以、死也可以、而且死也不成爲障礙的喜悅。
親鸞聖人在二十九歲獲救時領悟到;「彌陀五劫思惟之願、只爲親鸞一人」而感到欣慰。聖人又感到喜悅的說:「阿彌陀佛廣大無邊的大慈悲心、把親鸞一人拯救到這大 安心、大滿足的光明廣海中了。不勝感激阿彌陀佛的本願拯救罪惡深重的親鸞」
「請專心聽聞阿彌陀佛的本願吧!一定會有開朗滿足的世界。」就如法然上人所說,我們心須徹底專心聞信彌陀的本願、直到成爲眞實幸福之身。